作者:李特
李特祖父李虎带领巴氐人归附曹操,授任将军之职。
李特是巴氐人,巴人的一支。巴人是古巴人的简称,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内的,部分叫板楯蛮,南北朝时因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曹操时,首领李虎率族众五百余户归附,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羌氐族聚居区域)驻军监视,李虎为缓和与氐人的矛盾,遂号为巴氐。
西晋元康(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五胡十六国之一的成汉政权前身)。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巴氐是一个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五胡十六国时期,巴氐和五胡有时被统称为六夷。
賨布,是巴人专门向朝廷缴纳的一种捐税,賨人是汉人称呼巴人的叫法,賨人自称仍然为巴人。
李特身材魁梧,善于骑马射箭,性情沉稳刚毅有度量。
辛冉、李苾:“李特兄弟并有雄才。”
常璩《华阳国志》:“特、流乘衅险害,雄能推亡固存,遭皇极不建,遇其时与!期倡为祸阶,而寿、势终之,《诗》所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者也。长老传谯周谶曰:‘广汉城北有大贼,曰流曰特攻难得,岁在玄宫自相贼。’终如其记。先识预睹,何异古人乎!历观前世伪僣之徒,纵毒虔刘,未有如兹。每惟殷人丘墟之叹,贾生《过秦》之论,亡国破家,其监不远矣。
房玄龄等《晋书》:①“雄武善骑射,沈毅有大度。”;②“李特世传凶狡,早擅枭雄,太息剑门,志吞井络。属晋纲之落纽,乘罗侯之无断,骋马属犍,同声云集,歼殄蜀、汉,荐食巴、梁,沃野无半菽之资,华阳有析骸之衅。盖上失其道,覆败之至于斯!”
司马光《资治通鉴》:“特,庠、流,皆有材武,善骑射,性任侠,州党多附之。”
张大龄《晋五胡指掌》:“李特兄弟虽包藏祸心哉,令处置得宜,不过雍梁间一大侠。饥民流寓,何代无之,备御之策,发赈之政,殊未之闻,而顾使特小惠得行,盖已倒持太阿之柄矣。朝议纷纷,独云无使入剑阁,不知纵入剑阁者谁也。既纵之入,又驱之出,司马氏之远略,一至是乎!当其凭高抚膺,叹刘禅之庸材,是高隼解其条笼,巨鱼舍之大壑,况有赵廞授以兵柄,辛冉激而成乱,罗尚首鼠进退,李苾、冯该前后纳赂,是拱手而授之以蜀也。贤哉,龚壮,可谓智士,忠孝两全,蜀人不多得也,仇耻既雪,荣利亦远,壮一出而李氏有亡形矣。夫特、雄皆不御之才,乘机际会,凭恃天险,且难永世,不知谯纵何所能为,而敢效井蛙之鸣,奋螳臂之勇,以抗衡於中国也。呜呼!徒苦生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