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在战中脸部受伤后,只有嵇邵保护他。
嵇侍中血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晋军在荡阴战败,惠帝脸部受伤,中三箭,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司马颖的军士把嵇绍按在马车前的直木上。司马衷说:“这是忠臣,不要杀他!”军士回答道:“奉皇太弟(司马颖)的命令,只是不伤害陛下一人而已!”于是杀害嵇绍,血溅到司马衷的衣服上,司马衷为他的死哀痛悲叹。等到战事平息,侍从要浣洗御衣,司马衷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晋惠帝司马衷没有才能,在位时无法解决政治问题,而是在贾后和谋臣的献策下通过考验。
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太子,他的母亲是晋武帝的皇后杨艳。作为次子他被立为太子是因为他的哥哥司马轨很早就死了,也有说是晋武帝为了将来传位给他宠爱的聪明孙子湣怀太子司马遹。司马衷一般被评价为“甚愚”或“白痴”,这个说法可能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晋惠帝司马衷显然无法解决他统治时期的政治困难,造成了八王之乱,他本人成为他人的傀儡,最后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其次晋武帝司马炎亲身经历了曹魏的兴衰,因而对皇朝继承人的能力和成长非常关心,但在《晋书》中记载武帝也多次对晋司马衷的能力表示怀疑并多次对他的能力进行考验,而司马衷则在太子妃贾南风及谋臣的献策下通过了这些考验。
不过,有研究认为,司马衷即使无法对付当时的政局,但从今天的医学概念来说他不能算作是一个白痴。虽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晋书·司马衷》中对司马衷时期的大事虽然有很多报道,但对司马衷本人的言行、作为和决定却所言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