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预
唐德宗时,为古代六十四名将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杜预。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杜预。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包括“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32] 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杜预。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杜预亦位列其中。
杜预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历史人物。
杜预长辈、兄弟、妻子、子孙后代家庭成员简介及杜预墓址简介。
长辈
八世祖:杜周,西汉御史中丞,以执法严格著称于世。
七世祖:杜延年,西汉官员,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举家迁居杜陵,成为京兆杜氏始祖。
五世祖:杜笃,东汉学者。
祖父:杜畿,曹魏官吏和将领,官至尚书仆射。
父亲:杜恕,曹魏官员、学者。官至幽州刺史,后被弹劾而贬为庶人。
堂兄弟
杜斌,堂兄,西晋黄门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
杜植,堂弟,杜有道之子。
妻子
高陆公主,司马昭妹妹,司马懿第二女。
子嗣
杜预有四子,分别是杜锡、杜跻、杜耽、杜尹。
杜锡,继嗣,西晋官员,官至尚书左丞。
杜耽,获封亭侯,西晋凉州刺史。盛唐著名诗人杜甫的先祖。
杜尹,曾任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太守。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先祖。
后代
孙子:杜乂,继嗣,曾任丹阳丞。亦是外戚,是晋成帝成恭皇后之父。
曾孙:杜悊。
曾孙女:杜陵阳,即成恭皇后,晋成帝司马衍的皇后。
后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杜牧。
杜预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杜楼村北,陇海铁路以南,东与首阳陵相近,西可顾望京城宫阙,南有洛河,北有伯夷叔齐墓。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杜预是简殡薄葬理念的倡导者,他向子孙们交代,死后建墓的仪制一切从简,“用洛水圆石,开遂道南向,仪制取法于郑大夫,欲以俭自完耳。棺器小敛之事,皆当称此。”
如今墓址仅存一座墓碑,该墓碑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偃师县令朱续志所立,上面有“晋当阳侯杜公讳预之墓”的题字。墓址之南有杜预后世子孙、唐朝诗人杜甫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