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卫瓘出身官宦世界,年轻时袭父爵位,魏国时历任尚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任征东大将军等职

作者:卫瓘

 

卫瓘出生官宦世家,继承其父爵位任尚书郎,卫瓘办事公平公正,历任通事郎等。
卫瓘出生于儒学官宦世家,高祖卫暠在汉明帝时是著名的儒士。父亲卫觊,任曹魏尚书。由于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受到邻里、亲朋的称赞。他10岁时丧父,从小便磨炼自立的能力。先世袭亡父的爵位閺乡侯。年仅二十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
当时魏国法度严苛,权臣专政。但卫瓘则坚持秉公办事,不亲不疏,尤其是涉及大大小小的诉讼,总是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令人信服。十年间历任通事郎、中书郎、散骑常侍等职。
公元260年(景元元年),魏元帝曹奂即位后,卫瓘官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后转任廷尉。

 

 

西晋建立后,卫瓘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所到之处都很有治绩。
益州平定后,朝庭中议论要加封卫瓘,卫瓘说:“克蜀之功,这都是各位的功劳;而邓艾、钟会二将则是自取灭亡。”坚持不接受赏赐。之后担任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的职位,不久即转任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进封菑阳侯。
公元265年(泰始元年),司马炎建立西晋,这是卫瓘倍受晋武帝信任的时期。先转任征东将军,不久进爵为菑阳公。
公元269年(泰始五年),都督青州诸军事,又兼任青州刺史。后加号征东大将军、青州牧。所在之处都有政绩。
公元271年(泰始七年),任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兼任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
公元276年(咸宁二年),朝廷听从卫瓘之前的意见,设立平州,后以卫瓘兼督平州。卫瓘在任内又离间北方部族,为朝廷解决了边害。
晋武帝闻知后,对其大加奖赏,赐其一子爵亭侯。卫瓘乞求将这个爵位封给自己的弟弟,但还未受封他就去世了,于是封卫瓘子卫密为亭侯。卫瓘六子都没有爵位,全都让给自己的两个弟弟,远近之人都称赞他这种行为。
公元278年(咸宁四年),入朝为尚书令,加侍中。
公元282年(太康三年),又升任司空,仍领尚书令、侍中。又领太子少傅,晋武帝将其女繁吕公主下嫁与卫瓘第四子卫宣。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假装你不曾赞美她的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卫瓘简介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田续杀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与贾后对立。不久,贾后唆使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卫瓘一门,享年七十二岁。卫瓘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中文名
卫瓘
别    名
卫伯玉
国    籍
曹魏→西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出生日期
公元220年(曹魏黄初元年)
逝世日期
公元291年(西晋元康元年)
职    业
将领、书法家
主要成就
参与灭蜀,平钟会之乱
主要成就
东降乌桓,西间力微 
卫氏书派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
《顿首州民帖》《丧服仪》《论语注》
官    职
太保、录尚书事
封    爵
菑阳公
谥    号
追    赠
假黄钺,兰陵郡公
典    故
卫瓘抚床、一台二妙
籍    贯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阳高县东)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