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山涛每次得到的赏赐都很少,阁东大牛轶事典故简介及其文献记载简介

作者:山涛

 

晋武帝每次给山涛的赏赐都很少,山涛在朝中很有威望,和峤等人都为他歌颂功德。
晋武帝每次赏赐东西给山涛,总是很少。谢安便以此事问子侄们是什么原因,谢玄答道:“这应该是由于受赐的人要求得不多,才使得赏赐的人忘了给与得很少。”
阁东大牛
山涛由于受到器重,并且在朝廷中有威望,年纪已过七十岁,还照旧担当重任。一些权贵家子弟,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都一起给他歌功颂德。于是有人在阁道的柱子上题道:“阁道东边有大牛,和峤在牛前,裴楷在牛后,王济在中间挑逗纠缠不得休。”有人说这是潘尼干的。
 

 

山涛文献记载简介。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世说新语》
《资治通鉴》
《三国演义》
《两晋演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仅有的回忆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山涛简介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
司马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司马炎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未几,卒,谥曰康。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袁宏在《名士传》中称山涛等七人为“竹林名士”。山涛前后选举百官都选贤用能。在武帝下诏罢除天下兵役时,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他的论点很精湛,众人都认为“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后来天下混乱,州郡无力镇压,果如山涛所言。

本    名
山涛
别    称
山司徒、山公
字    号
巨源
所处时代
三国魏→西晋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时间
205年
去世时间
283年3月3日
主要作品
文集十卷
主要成就
选拔贤才,建议时政
籍    贯
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
官    职
司徒
封    爵
新沓伯
谥    号
地    位
竹林七贤之一
典    故
山公启事、璞玉浑金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