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皓
孙皓父亲孙和死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后被封为乌程侯,吴景帝孙休去世后,丞相濮阳兴等人推荐孙皓继位。
赤乌五年(242年),太子孙和的次妃何姬生下庶长子孙皓,孙皓的祖父孙权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他起名叫“彭祖”。
至赤乌十三年(250年)其父孙和在二宫之争中太子之位遭废黜,徙故鄣(治今浙江省安吉县),太元二年(252年)又封为南阳王,再迁至长沙(治今湖南省长沙县)。建兴二年(253年),宗室孙峻又杀死当时执政的孙和妻舅诸葛恪,将孙和押往新都(治今浙江省淳安县),随后赐死,孙和正妃张妃也跟随殉情自杀。何姬说:"如果都死了,谁来养遗孤呢?“于是孙皓和他的三个异母弟一起被何姬抚养大。
永安元年(258年)十月,孙休即位,封他的侄子孙晧为乌程侯,并且聘娶滕牧的女儿滕芳兰为正妃。在前往封地途中,一个叫住在西湖的叫景养的人给孙皓看相后说他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孙皓心里很高兴但是不敢向外人泄露。
永安七年(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群臣尊孙休的朱皇后为太后。虽然孙休有儿子,但当时蜀汉刚灭亡,再加上交阯(郡治今越南北宁市)发生叛乱,东吴国内大为震惊,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彧以前担当乌程令的时候,与孙皓关系很好。便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说孙皓才识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又更加好学,遵守法度,于是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这一年,孙皓二十三岁。
孙皓降晋后被封为归命侯,在洛阳去世。
孙皓归晋来到洛阳之后,被赐号为归命侯,得到晋武帝接见,面对晋武帝的问话,孙皓不卑不亢,说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晋武帝,当遭贾充讥讽剥人面皮时,孙皓反唇相讥贾充背主弑君、奸回不忠。之后,孙皓便在洛阳居住,有一回晋武帝与王济下棋,王济问孙皓:“听说你在吴国时剥人面、刖人足,有这回事吗?”孙皓回答说:“作为人臣而失礼于君主,他就应当受这种刑罚。”其实是讥讽在皇帝面前坐姿不正的王济。
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时年四十二岁 ,葬在洛阳的北邙山。滕皇后亲自为他写了哀悼文,文章甚是悲痛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