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阚泽
阚泽勤于钻研儒学,封为都乡候,受人称赞,阚泽去世后,孙权感到悲痛惋惜。
阚泽考虑到经传文章太多,很难得以全部应用。于是斟酌各家之说,节选三《礼》文字及各家注解以此教授两宫(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为他们拟定了出入及与宾客会见的礼仪。每逢朝廷讨论重要之事,有经籍方面的疑难之处,总是征询咨问他的意见。阚泽因为对儒学的勤奋钻研,被封为都乡侯。
孙权曾问他:“书传的诗赋,哪样最美?”阚泽想借机譬喻以治乱的道理开导孙权,于是回答说贾谊的《过秦论》最好,孙权便览阅这篇文章。
各官署都存在一些弊端,孙权打算增添律令条例,来控制臣下,阚泽每次都说:“应该依照礼仪、法律。”他的平和正直,都是如此。
虞翻称赞阚泽道:“阚生矫杰,超过了扬雄。”又说:“阚子的儒术德行,又是当今的仲舒(董仲舒)啊!”
公元243年(赤乌六年)冬,阚泽去世。孙权为此痛惜感悼,几天都吃不下饭。
阚泽性情谦虚严谨,做事慎重,对待人都以礼相待。
阚泽性情谦逊恭谨、笃实慎重,官府的小吏们,招呼他提问对答,他都以礼相应。有人非议他的短处,他也从不反击,表情上显出自己不足的样子,非议之声也逐渐穷尽。
历史评价
虞翻:“①阚生矫杰,盖蜀之扬雄。”“②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仲舒也。”
孙登:“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朱育:“其渊懿纯德,则太子少傅山阴阚泽,学通行茂,作帝师儒。”
陈寿《三国志》:“严、程、阚生,一时儒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