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顺帝驾崩后李固为梁皇后所倚重,受到梁冀的嫉恨,与被李固免职的官吏联合诬陷李固

作者:李固

 

顺帝驾崩后,立乐安王之子为帝,对于朝政,李固提出的建议,梁妠大多采纳。
公元144年(建康元年)八月庚午,顺帝驾崩,由太子刘炳即位(即汉冲帝),由太后梁妠临朝听政。同月丁丑,任命李固为太尉,与太傅赵峻、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顺帝驾崩后,梁妠认为扬州、徐州盗贼盛强,害怕消息传出会造成大乱,让中常侍诏李固等商议,想等到所召的诸王侯到齐再发丧。李固答道:“皇帝虽然年少,还是天下之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么?古时秦始皇死在沙丘,胡亥、赵高隐瞒而不发丧,最后害死扶苏,以至亡国。近来北乡侯(刘懿)薨逝,阎皇后兄弟和江京等人也一起掩秘,便有孙程杀人之事。这是天下之大忌,一定不可以做的。”梁妠听从,当天晚上就发丧。
李固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有德,想立他为帝,对梁冀说:“今当立帝,应选择年高而有德的,任亲政事的人,希望大将军审详大计,学习周勃立文帝、霍光立宣帝,而不能像邓太后、阎太后利用君主幼弱的做法。”梁冀不听,于是立了乐安王之子、八岁的刘缵(即汉质帝)。朝廷准备为冲帝选择墓地,修建陵园,李固说:“现在处处都是盗贼,军事费用浩大。如果要重新修建一个象宪陵那么大的陵园,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而且,年龄幼小,可以在顺帝宪陵之内修建一个陵园安葬,依照殇帝康陵的制度。”梁妠听从。
这时梁妠因为连遭不幸之事,将朝廷大权交给三公等辅佐大臣,李固所提出的建议,梁妠大都予以采纳。凡是作恶的宦官,一律被排斥和遣退。天下人都期望政治清平,然而梁冀却对此深恶痛绝。
 

 

质帝在一次早朝时称梁冀是“跋扈将军”,梁冀听到对质帝痛恨,毒死质帝。

顺帝时所任命的官吏,多数不按常规次序。等到李固当政时,奏准免职的有一百余人。这批被免职的官吏,既对李固怨恨,又迎合梁冀的意旨,于是共同写匿名信诬告李固。奏章呈上后,梁冀面见梁妠,请求将奏章下交有关官吏查办,梁妠没有听从。
质帝年幼,但聪明智慧,曾在一次早朝时,眨眼看着梁冀,说:“这是跋扈将军!”梁冀听到以后,对质帝深恶痛绝。让质帝身边的侍从把毒药放在汤饼里,给质帝呈上。药性发作,质帝非常难受,派人急速传召李固。李固进宫,走到质帝榻前,询问质帝得病的来由。质帝还能讲话,说:“朕吃过汤饼,现在觉得腹中堵闷,给朕水喝,朕还能活。”梁冀这时也站在旁边,阻止说:“恐怕呕吐,不能喝水。”话还没有说完,质帝已经驾崩。李固伏到质帝的尸体上号哭并弹劾侍候质帝的御医。梁冀担心会泄露下毒的真相,对李固非常痛恨。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被温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固简介

李固(94年—147年),字子坚。汉中城固(今属陕西) 人。东汉中期名臣,司徒李郃之子。年轻时便博览古今、学识渊博,屡次不受辟命。后被大将军梁冀任命为从事中郎,后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成功平息两地的叛乱,之后对朝廷屡有谏言。历任将作大匠、大司农、太尉,顺帝驾崩后为梁皇后所倚重,但受到梁冀的忌恨。质帝驾崩后,与梁冀争辩,不肯立刘志(即汉桓帝)为帝,最后遭梁冀诬告杀害。

本    名
李固
别    称
李太尉
字    号
子坚
所处时代
东汉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时间
公元94年
去世时间
公元147年
主要作品
《议立嗣先与梁冀书》《遣黄琼书》等
主要成就
安定荆州,不畏权贵
籍    贯
汉中城固(今属陕西)
官    职
太尉、录尚书事
特    征
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