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段颎率军击败侵犯边塞的鲜卑,讨伐东郭窦等获胜,追击羌人部落

作者:段颎

 

段颎率军将侵犯边塞的鲜卑全部斩获,后讨伐东郭窦等,获胜。
段颎字纪明,是武威郡姑臧县人,他的祖先出自郑国的共叔段。段颎是西域都护段会宗的从曾孙。年轻时便学习驰马射箭,喜游侠,轻财贿,长大以后,改变了年轻时的志向,爱好古学。
段颎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宪陵园丞、阳陵令,任内便显示出治理的才能。后迁任辽东属国都尉,当时鲜卑侵犯边塞,段颎就率军赶往边塞。因为担心鲜卑会因惊恐逃走,于是派驿骑假送玺书诏令段颎退兵,段颎在路上伪装撤退,并在退路上暗设伏兵。鲜卑认为段颎真的撤退,于是率军追赶。段颎于是集合军队还击,犯边的鲜卑,全被斩获。段颎却因假造玺书,应该受重刑,因为有功,经过讨论,被罚至边境抵御敌人。刑期满后,被征为议郎。这时太山、琅邪的东郭窦、公孙举等聚众三万人起义,攻掠郡县,朝廷派兵剿讨,数年都不能平息。
公元156年(永寿二年),汉桓帝诏令公卿选举有文武全才之人为将,司徒尹颂荐举段颎,于是以段颎为中郎将。段颎率军讨伐东郭窦、公孙举等,大获全胜,斩杀东郭窦、公孙举,获首万余级,余党有的逃散,有的投降。朝廷封段颎为列侯,赐钱五十万,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郎中。
 

 

段颎率军击败羌族部落,剩余的羌人部落联合向段颎攻击,战斗持续四十多天。
公元159年(延熹二年),升为护羌校尉。正值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个羌族部落侵犯陇西、金城边关,段颎率兵及湟中义羌的一万二千骑兵出湟谷,将其击败。又追击渡黄河南逃的余部,使军吏田晏、夏育招募勇士先登,用绳索吊引,再战于罗亭,大胜,斩杀其首领以下共二千人,俘获一万余人,其它都逃走了。
公元160年(延熹三年)春天,剩下的羌人又与烧何大帅率军侵犯张掖,攻陷巨鹿坞,杀害属国的官吏百姓。又召集他们的同种一千多个部落,集中兵力向段颎的部队在拂晓发起攻击。段颎下马与他们大战,战斗到中午,刀折矢尽,羌人也撤退。段颎追击,边战边追,白天黑夜战斗,割肉吞雪。持续四十多天,至到黄河的源头积石山,出塞二千余里,斩杀烧何大帅,斩俘五千多人。又分兵攻石城羌,杀死溺死一千六百人。烧当羌九十多人投降段颎。又杂种羌驻扎白石,段颎派兵进击,斩首俘虏三千多人。冬天,勒姐、零吾种包围允街,杀害掳掠官吏人民,段颎排营救援,斩获几百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主席少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段颎简介

段颎(jiǒng)(?—179年),字纪明。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段会宗从曾孙,东汉时期名将。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并称“凉州三明”。段颎少时学习骑射,有文武智略,最初被举为孝廉,为宪陵园丞、阳陵令,有治理之才。后入军旅,戍边征战十余年,历任中郎将、护羌校尉、议郎、并州刺史、破羌将军。与羌人作战先后达一百八十次,斩杀近四万人,最终平定西羌,并击灭东羌。以功封新丰县侯,食邑万户。建宁三年(170年),段颎被征入朝,历任侍中、执金吾、河南尹、司隶校尉等职,他党附宦官,为其捕杀太学生,因而得保富贵,增邑四千户,并两度任太尉。光和二年(179年),权宦王甫罪行被揭发,段颎受牵连下狱,不久在狱中饮鸩而死。后经中常侍吕强上书追诉段颎的功劳,灵帝下诏让段颎的家人归还本郡。

中文名
段颎
别    名
段纪明、段太尉
国    籍
东汉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
逝世日期
公元179年(东汉光和二年)
职    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与羌人交战180次,斩杀近4万人 
击灭东羌,平定公孙举叛乱
官    职
太尉
封    爵
新丰县侯
典    故
折节向学
地    位
凉州三明之一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