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刘歆是西汉今文学之异军,是东汉古文经学之宗师,他的学识受到古今学者的赞誉

作者:刘歆

 

刘歆的主要作品有《山海经》、《七略别录佚名》等
个人著作
1、《山海经》 西汉·刘向 刘歆 吉林摄影出版社。
2、《七略别录佚名》 西汉·刘向 刘歆 上海古籍出版社。
研究著作
1、《刘向评传》附《刘歆评传》徐兴无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刘歆是汉高祖刘邦四弟刘交的第五世孙,也是刘向的儿子
刘歆是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也是刘向(字子政)之子。
刘歆的六世祖名交,字游,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在刘邦抚定三秦,与项羽争天下时,刘交一直随侍左右,很受亲信,所以在汉高祖六年被封为楚王。四世祖刘成有子五人,长子礼嗣,其余诸子皆封侯。吴楚七国之乱,刘戊兵败自杀。其子刘富,因反对叛乱,事前已奔逃京师,得以更封为红侯。富子辟强,学问出众,但不肯出仕。辟强子德,为刘歆祖父,在昭、宣之世任宗正,赐爵关内侯,又封为阳城侯。刘向为德之次子,12岁时就以父荫任为辇郎,20岁为谏大夫。其后曾任散骑宗正给事中、光禄大夫,领校中五经秘书,刘向“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年72卒。刘向学问渊博,著述宏富,撰有《尚书洪范五行传论》、《五经要义》、《世说》、《列女传》、《列仙传》、《新序》、《说苑》等百余卷。刘歆的祖辈多数都有做学问的传统。到刘歆成人之时,虽家世不如当初显赫,却仍凭着一个宗室的牌子在朝中占一职位,“家产过百万”。
人物评价
刘歆,是西汉今文学之异军,是东汉古文经学之宗师。
成帝之初,亲信大臣就推荐说“欲通达有异材”。
章太炎说:“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顾颉刚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
刘歆的卓越学识确实是为古今学者同声赞誉的,然而,他又是帮助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的最主要人物之一,政治上与王莽的不光彩事业捆在一起,而受到后人的唾弃。
刘歆完成的《三统历谱》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天文著作,它的内容有编制历法的理论,有节气、朔望、月食以及五星等的常数和位置的推算方法,还有基本的恒星位置数据。可以说,它包含了现代天文年历的基本内容,因而《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中国在春秋时代已经发现了岁星超辰问题,但是没有提出超辰计算法。刘歆分析了《左传》等史书中关于岁星位置的记载,提出了岁星每144年超辰一次,数值虽然并不准确,但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科学的态度探索岁星超辰规律的十分宝贵的尝试,为在思想上实现天文学从神学向科学的伟大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旳、收不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刘歆简介

刘歆,字子骏,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刘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西汉后期的著名学者,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他是第一个不沿用“周三径一”的中国人,并定该重要常数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后因谋诛王莽事败自杀。

中文名
刘歆
别    名
子骏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沛(今江苏沛县)
出生日期
公元前50年
逝世日期
公元23年
职    业
经学家、数学家
信    仰
儒家
代表作品
《七略》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