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伏生
关于伏生文献记载方面的相关介绍
南陵无双谱
尘嚣其上竟焚书,劫后壁藏方有余。皓首传经众人叹,蓬门积德万年欤?
当年博识胸中授,今日观花网内锄。但得流光霎时老,何妨一笑曳青裾。
汉书·儒林传
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张生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征,弗能明定。是后鲁周霸、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云。
秦始皇时期,下令焚烧诗书,伏生将《尚书》藏在墙壁里
秦时为博士官,对《尚书》有深入的研究。秦始皇焚书时,他将《尚书》等书藏于旧宅墙壁之中,而后流亡他乡。汉定后回乡自求其书,已损失数十篇,仅存29篇。至汉文帝时,国家四处征求能通《尚书》研究者,竟然无人能应。闻他能治《尚书》,遂召前往,他已90余岁,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错等人到他住地学习,既以教于齐、鲁之间。西汉时,精通《尚书》者,多出其门下。撰有《尚书大传》,早佚,现存《尚书》28篇,相传由他传授而存。
伏生所藏的《尚书》原本以秦朝流行的小篆写成。他传授时则改用了汉代的隶书,后被称为“今文”。传说伏生还作《尚书大传》,但事实上是他去世后他学生张生、欧阳生以及后来的博士们编辑的。该书已佚。清陈寿祺著有辑本,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