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夫差
有关吴王夫差的历史文物很少,吴王夫差盉就是夫差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件青铜酒器
吴王夫差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吴国君王,他的故事流传至今,但有关他的历史实物已经是少之又少。而吴王夫差盉,就是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件青铜酒器。
这只盉,高约27.8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24.9厘米。整个盉通体上下都由龙纹进行装饰,表明了它出身高贵,应该是春秋时期某诸侯国的宫廷用具。这件盉的顶上有盖,盖上有系,套在链上的一端,另一端与提梁上的小系相接。
整个器物上最突出的是盉的弧形提梁,采用了一个龙的造型,提梁内部是中空的,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而成,这被称为透雕交龙纹。盉的腹部呈扁圆形,圆口深腹。盉表面上也饰有变形的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整个器型极为规整而优美。
这件青铜器造型古朴典雅,堪称中国春秋晚期青铜铸造的上乘之作。吴王夫差盉上还刻有一勾铭文,它不仅标志着此盉的身份,更揭示了两千多年前这位君王的一段情感故事……
盉的肩上有一周铭文,铭文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盉。
吴王夫差铍是矛,记器为吴王夫差自做,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矛,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
春秋后期。刺击兵器。器身与剑身相似而稍短,中线起脊,脊上有血槽,两面血槽后端各铸一兽首。骹中空,骹口扁园。通体满是菱形几何暗纹。基部有错金铭文两行八字,记器为吴王夫差自做。冶铸精良,花纹优雅,保存完好可与越王勾践媲美。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吴王夫差剑有两件,均为春秋末期的青铜剑,以及有关吴王夫差的影视剧介绍
以下两件吴王夫差剑是春秋末战国初所制青铜剑的代表性制品。
其一出土于湖北襄阳蔡坡12号墓中,剑首残缺,剑柄为圆筒形,剑锋锷已腐蚀.残长37厘米、宽3.5厘米,配有漆木鞘,剑身铸有篆书阴文二行10字:“攻玫(敔)王夫差自乍其元用”,出土时剑在鞘内。
其二出土于河南辉县东南的战国墓区,剑身宽5厘米,全长59.1厘米,满布花纹,锋锷仍很锐利。剑身铸有篆书阴文10字:“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两剑刻字的内容相似。
相关影视剧
战国红颜1998 年
争霸传奇2006年
卧薪尝胆2007年
西施秘史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