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阳子居大肆置办庄园招收奴仆,为人高傲唯我独尊经老子点化后谦卑有礼不娇不作

作者:老子

 

老子的弟子阳子居在家乡大肆置办土地招聘奴仆,好不张扬

一日,老聃骑牛行至梁(今河南开封)之郊外,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大呼“先生”。老聃闻声,睁开双目,发现是弟子阳子居。
阳子居,魏国人,入周太学,闻老子渊博,曾私拜老子为师。没想到在梁会与老子相遇,阳子居慌忙从高头大马上翻身而下,掀起锦绿长袍,跪拜于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来,扶起阳子居,与之相并同行。
老聃问道:“弟子近来忙于何事?”
阳子居施礼道:“来此访先祖居,购置房产,修饰梁栋,招聘仆役,整治家规。”
老聃道:“有卧身之地、饮食之处则足矣,何需如此张扬?”
阳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静,行需松弛,饮需素清,卧需安宁,非有深宅独户,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独户,不招仆役,不备用具,何以能撑之?招聘仆役,置备用具,不立家规,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修身何需深宅?腹饥而食,体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寝。居家何需众役?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而体损。”
阳子居知己浅陋,惭愧道:“弟子鄙俗,多谢先生指教。”
老聃问。“安居何处?”
阳子居道:“沛(今江苏沛县)。”

 

阳子居对待别人总是昂首挺胸,一副高傲的样子
老聃说:“正好相伴同行。”阳子居很高兴。欣然与老师结伴向东而行。行至难水,二人乘船而渡。老聃牵牛而先登,阳子居引马而后上。老聃慈容笑貌。与同渡乘客谈笑融融;阳子居昂首挺胸,客人见之施之以座,船主见之奉茶献巾。难水过,二人骑牲继续前行。老聃叹道:“刚才观你神态,昂首挺胸,傲视旁人,唯己独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阳子居面带愧色,恳言道:“弟子习惯成自然,一定改之!”老聃道“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阳子居听后,一改原来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骄亦不媚。老子赞曰:“小子稍有进!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不自然,则合于道矣!”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果可以海枯石烂依然爱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老子简介

老子一般指李聃(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县,一说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中文名
李耳
别    名
李伯阳、老子、老聃(dān)
国    籍
中国(周朝春秋)
民    族
华夏族
出生地
春秋时期楚国苦县
出生日期
约公元前571年(庚寅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471年
职    业
哲学家、史学家
信    仰
道家
主要成就
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性命双修 
道家学派创始人
代表作品
《道德经》、《老莱子》
尊    号
太上玄元皇帝
庙    号
圣祖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