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元春
苏元春与法国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自此惨遭骂名,广受指责
广西边防建设工程结束后,苏元春于1899年5月9日奉命进京觐见,受到在紫禁城骑马的礼遇。沉浸在殊荣之中的苏元春,接着又奉命办了一件窝囊事。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领土的高潮。法国占领越南后,瞄准了华南。他们知道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港)是个天然良港,便虎视眈眈,强行“租借”。正在京城的苏元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与法国谈判。
清政府一味满足法国的野心,反复强调“可了则了”。苏元春暗喜,于1899年11月16日与法国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大好河山租借给法国,且租借地大大超出广州湾范围,面积达广州湾的10多倍,租借期为99年。
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前身,曾是法国殖民地)被租借,根子在清廷。但作为当事者,苏元春被钉在耻辱柱上,遍遭唾骂,有口难辩。1925年,闻一多先生有感于七处国土被列强抢掠,比之于《诗经·邶风》中七子求母,在美国纽约写下催人泪下的《七子之歌》。诵读其中如泣如诉的《广州湾》篇,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指摘苏元春。
苏元春与王之春不和,被上奏克扣兵饷而锒铛入狱,最终客死异乡
签约租地,背上骂名后,苏元春便一蹶不振,大祸临头了。
苏元春在广西任职时间太长了。为防尾大不掉,清廷欲将其调江南训练新军,后又与湖北提督夏毓秀对调,均因当时广西会党、游勇汹涌澎湃,需要久历战阵的苏元春弹压,调动未成。
1902年,王之春就任广西巡抚后,与苏元春不睦,便弹劾苏元春“日久玩忽,侈然自大……通匪济匪,弊难数举,游匪之乱,苏始酿之”。未几,御史周树模亦劾苏元春征剿会党、游勇不力。于是,清廷谕令新任两广总督岑春煊查办苏元春案。
岑春煊本与苏元春有过节,在“纵兵殃民”的基础上,奏苏元春克扣兵饷、题诗造反。苏元春遂被革职,锒铛入狱。
入狱后,苏元春自我辩白申冤,还有不少人为之上书辩诬,清廷均未采纳,仅将其死罪改为发配新疆充军。
苏元春服刑期间,有人状告岑春煊“冤屈能员”,清廷令新任两广总督张人骏复核,结果证明苏元春系蒙冤受诬。1908年6月13日,已服役4年多的苏元春获释,归途中新病旧疾并发,医治无效,死于迪化(今乌鲁木齐)。1909年,清廷为苏元春平反,开复原官,并将生平战功付史馆立传。 苏元春服刑时,年届花甲,尚无子嗣,拜把兄弟袁世凯送一婢女王氏给他为妻。苏元春去世后,王氏携未满周岁的儿子苏承赐扶柩归葬于贵州镇远羊坪(今岑巩县新兴城区对面羊坪苏家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