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寿昌
沈寿昌“济远”号受到日军的“吉野”号突袭,沈寿昌带领船员奋力反击,不幸被炮弹击中身亡
1894年夏,日本出兵朝鲜,占领军事要地,战争一触即发。李鸿章派“仁”字军5营东渡入朝,“济远”等舰护航。7月25日拂晓,“济远”完成任务,由牙山返航。驶抵丰岛海面时,遭到日舰“吉野”等的突然袭击。管带方伯谦舵入舱房,置全舰于不顾。沈寿昌和二副柯建章“在天桥上站立,请令开炮,尚迟不发”。在此关键时刻,沈寿昌当机立断,“屹立司舵,并指挥炮手还击”。双方炮战1小时20分。正在激战时,日舰一弹飞来,命中“济远”望台,沈寿昌被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在此次海战中,正是因为沈寿昌面对强虏,英勇无畏,视死如归,才鼓舞了军心,全舰官兵前仆后继,拚死搏战,最终击伤“吉野”,得以安全返航。
沈寿昌的纪念碑建于上海铁道大学校内,是北洋海军的爱国将领,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海军将领
沈寿昌墓址纪念碑1997年建于原上海铁道大学校内。沈寿昌系清末北洋海军爱国将领,时任北洋中军左营都司,济远舰帮带(副舰长)兼领大副。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1894年7月25日),济远舰在朝鲜牙山口外半岛海域执行任务返航时,遭日本舰队突然围攻,沈寿昌冒着敌人炮火,立于望台指挥反击,击伤日舰两艘,但济远舰望台亦被日舰击中,沈寿昌头部中弹阵亡,年仅29岁。他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海军将领,其遗骸埋于沈寿昌墓址纪念碑附近。青少年参观或举行活动须事先与校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