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陆宗舆因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约”引得群众的谩骂,北洋政府被迫免了他的职。他的私宅“静园”原为溥仪的居处

作者:陆宗舆

 

陆宗舆在“五四运动”爆发后被斥为卖国贼,被北洋政府免职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的“静园”,原名“乾园”,始建于1921年,是与张园齐名的一所宅院。“静园”的主人陆宗舆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底至1916年任驻日全权公使,这期间受袁世凯委派,同日本秘密谈判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陆宗舆被群众斥为卖国贼,北洋政府迫于压力将其免职。就这样,陆宗舆到了天津作起了“寓公。1921年在日租界建起了3千多平米的豪宅,并取名“乾园”,含有“浩瀚乾坤、汇聚一园,人杰地灵、颐养千年”之意。

陆宗舆的私宅“静园”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和“淑妃”文绣的居处

1927年7月清逊帝溥仪由张园迁居于此,为取静观变化、静待时机之意,便把"乾园"更名为"静园"。静园约占地6667平方米,环境十分幽雅,曲径长廊,怪石清泉,楼东侧还修有一个网球场。1931年8月25日,“淑妃”文绣由静园出走,宣布与溥仪离婚,曾轰动一时,溥仪也险些上公堂。为保脸面,溥仪在京津沪三地报纸上登出一道逊帝宣统“上谕”,将淑妃撤去封号,废为庶人,成一时新闻。1931年11月11日,在日本特务策划、挟持下,溥仪离开静园,结束了在天津6年的寓公生活,登上日本舰只,潜往东北,充当伪满洲帝国傀儡皇帝。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把眼泪流完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陆宗舆(1876年-1941年6月1日),字润生,浙江海宁盐官人,1913年—1916年担任驻日公使。五四运动中,他与曹汝霖、章宗祥一起被称为“卖国贼”,于1919年6月10日被解职替罪。后寓居天津日租界经商。1925年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被汪兆铭伪国民政府聘为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死于北京。

中文名
陆宗舆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海宁人
职    业
东三省盐各使
毕业院校
日本早稻田大学
主要成就
东三省盐各使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