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林文庆辞职后经常呼吁华侨尽一己之力,帮助祖国,拯救同胞。被迫无奈组织“华侨协会”也利用“协会”及其“会长”身份,营救了一些爱国华侨

作者:林文庆

 

林文庆辞职后经常呼吁华侨尽一己之力,帮助祖国,拯救同胞

1937年,林文庆自厦大辞职回到新加坡。因年事已高,他没有出任公职,不复昔日之活跃。但他德高望重,经常应邀出席一些宗教、艺术、教育等活动,曾多次接受记者访问,畅谈时局问题,并在广播电台作讲演,人们再度听到他谈儒说孔,以及为正义、和平发出的呼声。他揭露日军在中国的暴行,指出日军除以暴力施虐、破坏文化机关和医院之外,还助长许多社会弊害,诸如娼妓、赌博和鸦片等,他呼吁华侨尽一己之力,帮助祖国,拯救同胞;也鼓励华侨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支持英国的反侵略战争。

林文庆被迫无奈组织“华侨协会”为日本筹集“奉纳金”,但也利用“协会”及其“会长”身份,营救了一些爱国华侨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林文庆已是72岁的垂暮老人。日本侵略军占领新加坡后,急需利用一些社会上有名望的领袖人物来为其服务,而当时公认的华侨领袖如陈嘉庚等人,早已出走,销声匿迹。于是年逾古稀的林文庆在劫难逃,被迫出面组织了“华侨协会”,并筹集5000万元的“奉纳金”献给日军最高指挥官山下奉文,作为愿对日本的军事统治加以合作和支持的一种表示。林文庆被迫无奈,受尽煎熬。但他也利用“协会”及其“会长”身份,营救了一些爱国华侨。如“南侨总会”财政李振殿被日本宪兵拘捕后,就是由林文庆签具保证书而获释的。据当时在“华侨协会”当秘书的陈育嵩回忆,当李振殿被保释出来时,日宪兵队长水摩指着林文庆对他说:“呶!这位是你的救命恩人,快上去向他跪谢!”李当即跪下去,林文庆不知所措,两位历尽沧桑的老人,相对无言,老泪横流。又如古晋侨领黄庆昌等被日本水上宪兵拘捕,也是由“华侨协会”出面保释的。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当局豁免对他的谴责。
林文庆从此不闻世事,纵酒豪饮,“一杯在手,人间何世”。他就这样排遣时光,默默地度过余年。他于1957年1月1日逝世。但世人并没有忘记他,殡葬之日,新加坡政要均亲临吊唁,各族人民前往执绋者不计其数,形成万人空巷的盛况。

林文庆的代表作赏析

他的主要著作有英译《离骚》、《从内部发生的中国危机》、《儒教观点看世界大战》,编辑英文周刊《民族周刊》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北去候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林文庆 (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字梦琴,福建海澄县今龙海市人(一说为今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鳌冠村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新加坡一华侨家庭幼年父母双亡,由祖父抚养成人。先在福建会馆附设的学堂读《四书》《五经》,又学英语,后升入新加坡莱佛士学院。1887年因成绩优异,获英女皇奖学金,是获得该项奖学金的第一个中国人。毕业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获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受聘剑桥大学研究病理学。

中文名
林文庆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新加坡
出生日期
1869年
逝世日期
1957年
职    业
教育家,社会改革家,企业家
毕业院校
英国爱丁堡大学
主要成就
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
梦琴
籍    贯
福建海澄县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