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谢缵泰在《南华早报》发表的《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保留重要的史料而且他的飞艇设计方案轰动一时,是第一个华人飞艇设计者

作者:谢缵泰

 

谢缵泰在香港创办《南华早报》;致力于革命宣传工作,晚年专心钻研古代中国文学艺术

1903年,谢缵泰在香港创办《南华早报》;致力于革命宣传工作。1924年,他在《南华早报》发表了英文日记体裁的回忆录《中华民国革命秘史》,记述了兴中会的有关活动,保留了一些较重要的史料。
谢缵泰晚年专心钻研古代中国文学艺术,致力于“人类起源”、“人种的发祥地”和“诺亚洪水的真相”等问题的历史、科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并在香港出版了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两本书,20多本小册子和一些专论文章。
1933年,谢缵泰病逝于香港,终年66岁。


谢缵泰的飞艇设计方案,轰动一时。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

1895年便参加了兴中会。在其名著《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中,他记下自己观察孙文的印象。1895年5月5日,他会见孙文后写道:“孙逸仙看来是一个轻率的莽汉,他会为建立‘个人’的声望而不惜冒生命的危险……他认为自己没有干不了的……‘大炮’!”6月23日又写道:“孙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听从他。”
读书期间,谢缵泰对数学和手工技艺甚有兴趣,1894年至1899年间设计出“中国号”飞艇。这艘飞艇采用铝为主要材料,在气囊之下悬有艇身,由船首、船尾和轮面3个用马达发动的螺旋桨推进,体现了回旋运动的升降原理,解决了当时飞艇的航空技术问题。他曾把飞艇设计图纸寄给荣获巴黎武器展览奖的英国著名枪炮专家马克沁,当时世界上许多报刊刊登了他的飞艇设计方案,轰动一时。 第一个华人飞艇设计者,这只能算是谢缵泰人生旅程中的一记淡笔,他在历史上的重彩华章在于他的革命家行为:他参与了辅仁文社光复会、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筹划过武装起义,办过报、写过书、经过商。1937年,谢缵泰在香港去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休无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谢缵泰(1871—1933),字重安,号康如,祖籍广东开平,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华侨家庭,精通英文,其父是澳洲中华独立党领袖之一。16岁时,谢缵泰随家人迁至香港居住,并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后加入兴中会,先后参加孙中山先生策动的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同时还在报纸上频频发声,宣传革命。不过,在他看来,空有一腔热情,不算真爱国,只有苦研科学、增进中外文武知识,才是尽心爱国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这样的非凡见识,这个热情的革命宣传者,同时成了醉心科学的中国飞艇设计第一人。

中文名
谢缵泰
别    名
谢重安,谢康如
国    籍
中华民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澳洲悉尼
出生日期
1871
逝世日期
1933
职    业
工程师
毕业院校
皇仁书院
主要成就
研制飞艇,创作时局图
代表作品
《时局图》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