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秉坤
熊秉坤打响了辛亥首义的第一枪,杀掉了抵抗的反动长官,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旧历辛亥年)10月10日,高大的武昌城门紧紧地关闭着,只有被风卷起的败叶在布满军警的街上无力地翻飞。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巡防营、守卫队的兵士在各条大街小巷盘查过往行人,身着宪兵制服的清军到处搜捕抓人,连清王朝湖北新军各营士兵的子弹也被上司收缴,对工程兵第八营还实行了特别戒严措施。
熊秉坤深感形势严峻,若不当机立断,起义就会夭折。于是熊秉坤便利用早餐机会集中各队(连)党人代表,悄声说道:"我们的名册已落入敌手,被捕杀头只是早晚的事。与其坐而等死,不如起义造反。再说我营是防守军械库的,应该首先起义,为其他各营起义供应武器弹药才是。"这席话深得在场代表的一致赞成。当时大家决定晚间第一次点名后、第二次点名前,即7~9点之间起义,以三声枪响为号,先杀掉敢于抵抗的反动长官,再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晚上7点钟以后,熊秉坤想看起义准备情况,便利用当班的机会,顺着营房前、后、左、右四处巡视。忽然,楼上二排传来吆吼之声,熊秉坤知道有事,赶紧握枪在手,朝二楼疾奔而去。与熊秉坤相遇,熊见是反动军官,这一枪点燃了辛亥首义的烈火,唤起了全营革命党人,顿时,营中人声鼎沸,枪声大作,在熊秉坤的指挥下,与前来镇压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枪战。革命党人击毙了阮荣发、黄声荣等大小反动军官,冲出营房。在操场上熊秉坤吹响了集合警笛,带着怒火满胸膛的起义队伍,直奔楚望台而去。
熊秉坤组织各路义军火攻助威,附近的居民自愿加入战斗,清军大势已去
楚望台设有军械库,里面藏有从德国、日本购买和汉阳兵工厂制造的大量军火,一向由工八营派兵守卫。那里的革命人早已作好了起义准备,听到工八营营房枪响,知道起义了,于是他们赶跑了这里的反动军官,迅速占领了军械库,与赶来的熊秉坤等起义同志会合。接着许多邻近兵营的革命党人也率部奔赴楚望台,楚望台顿时成为起义部队的大本营。为了加强指挥,起义军公推工程八营队官(连长)昊兆麟为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副总指挥。命令金兆龙带一队士兵打开中和门(今起义门)迎接南湖炮队,熊秉坤等兵分三路进攻湖广总署。
进攻湖广总署的三路起义军,战斗十分艰苦。10月10日夜晚,雨雾茫茫,一片漆黑,炮弹的命中率低,而总署衙门墙高厚垒,当时又有最先进的机关枪组成的强大火力网,同时总督瑞澄和第八填统制(师长)张彪把5000清军布防在通向湖广总署的各条要道,使三路起义军沿途受阻。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吴兆麟、熊秉坤一面组织各路义军发起猛攻,一面决定火攻助威。在进攻总署衙门时,不少附近的居民自愿参加了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他们熟悉地形,又乐于献出自己的住房,同义军一起纵火。只见王府口、小都司巷、望山门附近火光冲天,照得总署衙门一片通明,连门前的旗杆都清晰可见了,这样为炮队指明了炮击目标。大炮的怒吼,击中了总署签押房,使负隅顽抗的清军胆颤心寒。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瑞澄,知道大势已去,从后墙挖洞逃到长江中的"楚豫"舰上。
熊秉坤带领革命党人经过一夜的鏖战,终于攻克了清政府在湖广的最高统治机关--湖广总署,占领了武昌城
此时,熊秉坤率领的第三路义军在总署衙门正面遭到清军顽抗。熊秉坤挑选了40名精悍的士兵组成敢死队,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革命勇士王世龙手提煤油、木柴冒死跃上钟鼓楼放火,不幸壮烈牺牲,然而钟鼓楼火势大作。在大炮的掩护下,起义军冲进总署东辕门(今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守在总署大门前的清军,凭借武器的优势,用机枪向起义军疯狂扫射,妄图垂死挣扎。这时,只见工程营士兵纪鸿钧手提一桶煤油,冒着密集的弹雨,跃上总署耳房破桶纵火成功,自己却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熊熊的烈焰蔓延到总署大堂。起义军乘势猛攻,歼敌无数。张彪见总署一片火海,清军伤亡惨重,大势已去,只得带着残军退走汉口,成了败军之将。
辛亥首义经过一夜的鏖战,革命军终于攻克了清政府在湖广的最高统治机关--湖广总署,占领了武昌城。11日清晨,革命军旗帜高高飘扬在白云黄鹤的上空,一群群起义官兵兴高采烈地相互祝贺,相互拥抱。起义成功了!12日起义军又收复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全在革命军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