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五代的历史名人,五代的诗人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
可止

可止

朝代:五代

可止(公元860年-934年),唐末五代之际洛京长寿寺僧。姓马氏,范阳高丘(河北省涿州市)人,约唐昭宗天佑初前后在世。唐昭宗干宁年间(公元八九六年左右)进诗,赐紫袈裟。后唐明宗令住持洛京(今洛阳)长寿寺,赐号文智大师。可止所作诗,有三山集《...查看全文

卢士衡

卢士衡

朝代:五代

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查看全文

刘鋹

刘鋹

朝代:五代

南汉后主刘鋹(942年-980年),原名刘继兴,南汉中宗刘晟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君主。初封卫王。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刘继兴继位,改名刘鋹,改元大宝。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烂不堪更将朝政交予女巫...查看全文

耿玉真

耿玉真

朝代:五代

南唐妇人。生卒年无考,入宋后,相传受刑处死。事见《南唐书》、《侯鲭录》。存词一首。...查看全文

南唐中主

南唐中主

朝代:五代

南唐中主一般指李璟(南唐中主)(916-961年8月12日),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查看全文

包颖

包颖

朝代:五代

包颖,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时期饶州人。南唐名臣徐铉表弟。留有诗词一首《和徐鼎臣见寄》,被录入《全唐诗》。又,表兄徐铉曾写诗一首寄送给他。南唐名臣徐铉是包颖表哥。包颖曾在饶州侍奉双亲,徐铉寄了一首诗给包颖,这首诗就是《表弟包颖见寄》,这首诗后...查看全文

包贺

包贺

朝代:五代

包贺,唐末至五代时人。好吟诗,多为粗鄙之句。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七。《全唐诗》存诗6句。代表作【谐诗逸句】...查看全文

刘龑

刘龑

朝代:五代

刘龑一般指刘?(南汉高祖)(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建立者。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查看全文

刘隐

刘隐

朝代:五代

刘隐(873年―911年),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封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刘谦长子,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岭南藩镇,南汉政权奠基人。刘谦死后代任封州刺史。天祐元年(904年),授任清海节度使,据有田林(今广西田林)、彬县(今湖南彬县)至濒南海大...查看全文

刘钧

刘钧

朝代:五代

刘钧(926年-968年8月23日),原名刘承钧,沙陀族人,后来定居并州晋阳,北汉世祖刘旻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二任君主,954年-968年在位。乾祐七年(954年),刘旻去世,刘钧为辽国册封为帝。天会十二年(968年),刘钧去世,谥号孝...查看全文

刘赟

刘赟

朝代:五代

刘赟(yūn)(公元?~951年2月24日),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未即位就被废黜后毒死,且葬处不明。刘承佑于公元950年11月被郭允明杀死后,群臣决定立刘知远子、前开封尹刘承勋为帝。这时,刘承勋正重病卧床不起,又改立刘赟为帝。时刘赟为徐州...查看全文

刘继恩

刘继恩

朝代:五代

刘继恩(935年―968年),本姓薛,北汉睿宗刘钧的外甥兼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三任皇帝,968年7月-968年9月在位,共在位60天。968年7月,刘钧病死,刘继恩于同月向辽国告哀,获得辽国同意后继位。刘继恩在位期间,权臣郭无为掌握政权...查看全文

刘继兴

刘继兴

朝代:五代

刘继兴(五代时期南汉君主)一般指刘鋹,南汉后主刘鋹(942年-980年),原名刘继兴,南汉中宗刘晟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君主。初封卫王。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刘继兴继位,改名刘鋹,改元大宝。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查看全文

刘玢

刘玢

朝代:五代

刘玢(920年-943年),原名刘洪度,一作刘弘度,南汉高祖刘龑第三子,母昭仪赵氏,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942年-943年在位。刘玢初封宾王,后改封秦王。刘玢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其弟晋王刘弘熙生取代之心,南汉光...查看全文

刘晟

刘晟

朝代:五代

刘晟(920年-958年9月18日),原名刘洪熙,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南汉高祖刘龑第四子,南汉殇帝刘玢之弟。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刘晟继位后,诛杀大臣、兄弟,数年之间,刘家被他诛杀殆尽。又任用宦官、宫女为政,使...查看全文

刘昫

刘昫

朝代:五代

刘昫(xu)(887-946年)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字耀远,涿州归义人。后唐庄宗时,太常博士、翰林学士。明宗即位时,加兵部侍郎,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查看全文

刘旻

刘旻

朝代:五代

刘旻(北汉开国君主)一般指刘崇(北汉开国君主)(895年-954年),又名刘旻,太原沙陀人,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刘崇早年嗜赌无赖,后入伍为军卒,因刘知远的缘故,累升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建立后,官至北京留守、河...查看全文

刘承钧

刘承钧

朝代:五代

刘承钧一般指刘钧(北汉睿宗)(926年-968年8月23日),原名刘承钧,沙陀族人,后来定居并州晋阳,北汉世祖刘旻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二任君主,954年-968年在位。乾祐七年(954年),刘旻去世,刘钧为辽国册封为帝。天会十二年(96...查看全文

刘承祐

刘承祐

朝代:五代

刘承祐一般指刘承佑,后汉隐帝刘承祐(公元930年3月28日―公元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最后一位皇帝,高祖刘知远和李皇后之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刘知远死后,刘承祐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查看全文

刘崇

刘崇

朝代:五代

刘崇(895年-954年),又名刘旻,太原沙陀人,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刘崇早年嗜赌无赖,后入伍为军卒,因刘知远的缘故,累升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建立后,官至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镇守河东地区。乾祐四年(951年...查看全文

刘山甫

刘山甫

朝代:五代

刘山甫,五代后周文学家。彭城(今徐州)人,少时尝随父宦于岭外。后王审知入闽,署为威武军节度判官,官终殿中御史。山甫有才藻,著有《金溪闲谈》十二卷,今佚。所撰《徐寅墓志铭》,情文并茂,为世所称。《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查看全文

刘守光

刘守光

朝代:五代

刘守光(?―914年),深州乐寿(今属河北)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五代时期桀燕政权建立者。因与庶母罗氏通奸被刘仁恭棍打后,断绝父子关系。唐朝天祐四年,宣武军节度使李思安攻打幽州。刘仁恭驻军大安山享乐,城中没有戒备。刘守光领军击退李思安后...查看全文

刘坦

刘坦

朝代:五代

刘坦(?─?),字号、籍贯不详。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戊午科状元。曾为淮扬李重进书记,嗜酒。李曾经命令酒库管理人员:只要刘坦有客,无论需要多少酒,一律供给。没想到管酒库的官吏非常吝啬,每次领酒都很难。刘坦一气之下,大书一绝于官厅墙上。...查看全文

刘仁瞻

刘仁瞻

朝代:五代

刘仁瞻一般指刘仁赡(900-957年),字守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大将。仕南唐,累官武昌节度使,徙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周师入淮,仁赡坚守不下。会病甚,其副使孙羽以城降,世宗命舁至帐前,赐以玉带御马,拜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查看全文

刘仁恭

刘仁恭

朝代:五代

刘仁恭(?―914年),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卢龙节度使。本为原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旗下将领,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在卢龙攻易州的一场战役中,以挖地道进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军中号曰“刘窟头”。后遭其子刘守光所废。刘守光败于后唐李存...查看全文

刘义度

刘义度

朝代:五代

刘义度,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唐末五代时曾仕后蜀为工部侍郎、判云安。其判云安时,尝作《感怀诗十韵》,并刻于石上。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九、《十国春秋》卷一一五。《全唐诗》存断句4句。...查看全文

刘䶮

刘䶮

朝代:五代

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建立者。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查看全文

冯道

冯道

朝代:五代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查看全文

冯晖

冯晖

朝代:五代

冯晖(894-953),魏州人也。五代时期朔方军节度使。...查看全文

冯延巳

冯延巳

朝代:五代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查看全文

修睦

修睦

朝代:五代

修睦,汉人,晚唐,唐末五代诗人。...查看全文

何仲举

何仲举

朝代:五代

何仲举,后唐天成中登进士第,仕楚,署天策府学士,五代楚国全州、衡州刺史、诗人。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查看全文

伍彬

伍彬

朝代:五代

伍彬,五代楚诗人。邳阳(今邳县)人。五代时仕楚马氏。楚亡,入宋授安邑主簿。秩满,归隐全义分水岭。与廖融、路振友善。廖融《题伍彬宣》诗谓其“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路振则赠诗称其“已绝劳生念,虔心向竺乾”。伍彬工诗,诗人中“穉子出长沙经没,...查看全文

任寰

任寰

朝代:五代

任寰(?-927年)五代时后唐大臣。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庄宗时任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观察判官、工部尚书兼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尹、北京(今山西省太原市)副留守。后唐伐蜀时,他击败唐延孝军。明宗即位,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三司。...查看全文

牛希济

牛希济

朝代:五代

五代词人。(872?~?)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查看全文

云表

云表

朝代:五代

云表,五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乾康

乾康

朝代:五代

乾康,五代零陵诗人(今湖南永州)。《全唐诗》载,一次,他拜会永州太守。太守见其年过七旬,衰老不堪,定然不信他会作诗,时至隆冬季节,积雪方消,遂以“残雪”为题试之。他当场赋诗:“六出奇花已往开,郡城相次见楼台。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查看全文

丘光庭

丘光庭

朝代:五代

丘光庭,唐五代乌程(今浙江湖州南下菰城)人,官太学博士。有集三卷,今存诗七首,有《兼明书》、《唐教论》等。...查看全文

名人姓氏分类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