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五代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也。父建善射,尝教延广曰:“射不入铁,不如不发。”由是延广以挽强见称。事梁邵王友诲,友诲谋反被幽,延广亡去。后从王彦章战中都,彦章败,延广身被数创,仅以身免。...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晋高祖一般指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昙域,[五代·前蜀]僧。前蜀人。贯休弟子,申天师门人。工小篆,学李阳冰。又善草书,得张旭笔意,与僧晓高并称。《十国春秋、书史会要》...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无闷,五代十国时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930年前后在世。能诗,有名于时。《全唐诗》载其诗二首,皆为七言绝句。个人作品《寒林石屏》、《暮春送人》...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无作,[五代·梁]僧,字不用,自号逍遥子,姓司马氏,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善草隶,笔法遒劲,人多摹写。钱武肃王召居明州,辞归。开平(九o七至九一o)中卒年五十六。米芾云:“唐末人学欧书尤多,四明僧无作学真字八九分,行字肥弱,用笔宽。又有七八...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文益,法眼文益(885年~958年),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浙江余杭人。号无相。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著有《宗门十规论》等。...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五代时期后梁大臣。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人称少年英才。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未中。黄巢入长安,敬翔逃至汴州,投靠同乡王发。后为朱温所识,敬翔跟随朱温前后共三十余年,朱温对其言...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敬新磨,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人,庄宗宠爱的优伶之一。庄宗尝与群优戏于庭,四顾而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新磨遽前以手批其颊。庄宗失色,左右皆恐,群伶亦大惊骇,共持新磨诘曰:“汝奈何批天子颊?”新磨对曰:“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复谁呼邪!”...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扈载,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字仲熙。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状元。授职校书郎,值史馆。后迁监察御史。...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慕容彦超(?-952年),曾冒姓阎,号阎昆仑,沙陀族,后汉大将,刘知远同母异父弟。初事后唐明宗李嗣源,为军校,累迁至刺史。后任镇宁军节度使,徙镇泰宁,因智诈而为郭威所忌。郭威起兵后,败逃兖州。后周广顺二年,联络南唐、北汉反周,兵败投井而死。...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恒超,五代高僧-恒超,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来到山东无棣县开元寺(疑大觉寺另名。开元二十六年,即738年,唐玄宗敕令各州具代表性之佛寺与道观改称开元寺或开元观,而新建立者亦以‘开元’命名,作为国家统制佛、道二教之机...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徐知诰一般指李昪(南唐烈祖)(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南吴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徐煕,南唐画家。生卒年不详。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出身江南名族,一生布衣。擅花竹、禽鱼、蔬果、草虫等,重视观察,师法造化,作品多写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等寻常花草禽鱼。其画法为以落墨为格,杂彩辅之,即以水墨画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傅彩。...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南唐烈祖徐知诰(李昪)的养父。少以贩盐为业,隶属杨行密帐下,将他列为“三十六英雄”之一。908年(后梁朱全忠开平二年)杀杨行密之子渥,立杨隆言,...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经及第,初仕闽陈洪进(仙游人,时任清源军节度使)归宋,陈遣其奉《纳地表》入宋进贡。太祖留之...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彭晓,男,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本姓程,字秀川,号真一子,西蜀永康人。倡导性、命双修。...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张遇贤(?-943年),博罗(广东)人。五代时南汉农民起义军领袖。初为小吏。出生在博罗一巫家,自称是第十六罗汉。公元942年,在循州(广东龙川)杀刺史刘传,被推为首领,称中天大国王(一作中天八国王),年号永乐。署置百官,由黄伯雄为副,以僧景...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张泌(bi)(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张承业(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同州(今陕西大荔)人,唐末五代宦官。张承业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乾宁三年(896年)出任河东监军,加左监门卫将军。他执法严明,得到晋王李克用器重,并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唐...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延寿(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时僧人。净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俗姓王,讳延寿,字冲元。浙江余杭人。年十六,曾献《齐天赋》于吴越王钱镠。后曾为余杭库吏,又迁华亭镇将,督纳军需。他因为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文穆王钱元瓘时,大师作税务官,见...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廖匡图(952一1003年),字赞禹。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五代十国时的文学家、诗人。他文学知识渊博,为当时文学界人士所钦佩、折服,是宁都最早的知名文学家。湖南楚王马殷聘为幕僚,殷子希范开天策府,置十八学士,匡图列居第八,才华博瞻,为...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康君立(847-894年)唐末五代间将领。蔚州兴唐(今河北省行唐县,位石家庄市北)人。《新、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世为边豪,唐末,僖宗李儇乾符年间,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牙校,后与薛铁山、程怀信、王行审等共推举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留...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幸夤逊,五代后蜀臣。一作幸寅逊,又作辛夤逊。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一作成都人。仕五代后蜀。初为茂州录事参军。时后主酷好击毬驰骋,左右多不敢谏,夤逊上疏劝谏之。迁新都令,历司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出知武信军府,加史馆修撰,改给事中...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常雅,唐末五代诗僧,诗人籍贯:福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尹鹗(约公元89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事前蜀后主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至参卿。花间集称尹参卿,性滑稽,工诗词,与李珣友善,作风与柳永相近,今存十七首。词存《花间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国维辑《...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安重诲(?-931年),河东应州(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大臣。其父安福迁,事晋王李克用为将。安重诲少事后唐明宗李嗣源,随从征战,颇见亲信,为人明敏谨恪。明宗即位,以拥戴功充任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累...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安重荣,五代时朔州(今属山西省)人,任后晋成德军节度使,石敬瑭降契丹,自称儿皇帝,重荣以此为辱,遂起兵声讨石敬瑭,次年因战败而身亡。其子安德裕从小被其部下秦习所收养,喜好读书,博贯文史,精《礼》、《传》,后于宋开宝初年中进士,官至睦州知州,...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守温,中国唐末、五代时期和尚。敦煌石窟曾经发现一个署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韵学写本残卷。据此推知,守温可能是后汉梁县(今河南省临汝县西)居民。仿照梵文创制古汉语声类30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敦煌有其所著音韵学残卷,其中有“三十...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在后唐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职,后出任西川节度使。后唐明宗年间,孟知祥逐渐产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孟昶(chǎ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934年-965年)。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称《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孙鲂(940年前后在世),字伯鱼,江西乐安(全唐诗作南昌)人,为五代南唐著名诗人。...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孙咸,南唐时人,能预知灾异,又善为诗。后主开宝初,题诗于庐山九天使者庙,有“秦淮两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尘”之句。数年后宋师灭南唐,人谓其言皆应验。后卒于南昌。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三二引《拾遗》。《全唐诗》存诗1首【题九天使者庙(又见谶记卷...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孔谦(?-926年)五代时后唐大臣。魏州(今山东省临清市、另说河北省魏县)人。初为吏,书算,后唐庄宗李存勋以魏博任度支使,后任租庸副使、租庸使。他善于聚敛钱财。李氏与朱梁长年用兵,他在筹措军需用品中,横征暴敛,致遭众民怨愤。但他为庄宗李存勋...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大愚,生卒年不详。五代时邺都青莲寺僧。与荆浩同时,曾向荆浩乞画并寄诗达意。事见《五代名画补遗》。《全唐诗》存诗1首《乞荆浩画》。...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唐明宗一般指李嗣源(五代后唐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吉烈,称帝后改名李亶。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知名,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他在后唐...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唐庄宗一般指李存勖(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行逢(916年―962年),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出生于农家。五代时期曾任武平节度使。应募为楚主马希萼部静江军卒,与王进逵、潘叔嗣、张文表等人结为“十兄弟”,在十人中最有计谋。行逢积功成为的军校,后升任静江指挥副使。初为静江军卒,事楚...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濆,生平不详。《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集1卷,已佚。《粤诗搜逸》卷一谓是五代末至宋初昭州(今广西平乐)人周渭之弟,未详所据。《全唐诗》存诗4首。另《永乐大典》卷二八〇九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德威(?-919年),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东)人,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名将。周德威早年便在河东从军,辅佐李克用、李存勖两代晋王,历任骑督、铁林军使、代州刺史、振武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职,领蕃汉马步总管,加检校侍中荣衔。他在梁...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周娥皇精通音律,...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太祖(后周皇帝)一般指郭威(后周太祖)(904年-954年),字文仲,别名郭雀儿。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世宗一般指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吴越忠懿王钱俶(929年-988年)公元948-978年在位。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鏐孙,钱元瓘第九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胡进思立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吴涵虚,字含灵,江西(今江西省)人。五代时道士。《全唐诗》存诗1首。...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汉高祖刘知远(895-948年),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及长,面有特象,为时人所咋异。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时颇得战功。开运四年(948年),刘知远称...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汉高祖一般指刘知远(895-948年),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及长,面有特象,为时人所咋异。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时颇得战功。开运四年(948年),刘...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汉隐帝刘承祐(公元930年3月28日―公元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最后一位皇帝,高祖刘知远和李皇后之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刘知远死后,刘承祐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在位时期大权旁...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梁末帝朱友贞(888年10月20日―923年11月18日),汉族。初名友贞,即帝位,改名为锽,后再改名为瑱,后梁太祖朱温的第四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最后一位皇帝,913年-923年在位。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称帝后被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梁庶人朱友圭,小字遥喜。他是后梁太祖朱温的一个小儿子。他的母亲的姓氏已经失去记载,她本来是亳州(今安徽亳州)的一个军妓。唐末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年至888年),朱温在亳州作战期间,召见并宠幸了朱友圭的母亲。月余之后,将他的母亲舍弃,走...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吉烈,称帝后改名李亶。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知名,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他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累升至成德节度...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晋阳宫,天佑五年(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周恭帝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未日,制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五百...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54年),字文仲,别名郭雀儿。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从而激起了郭威反叛。乾祐三...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