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北宋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廖世美是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词人,生平无考,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康敏,别名马夫人,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丐帮副帮主马大元的妻子,段正淳的情妇之一。康敏眉目清秀,相貌颇美,可惜生得一副蛇蝎心肠,外表冰清玉洁,实则艳媚入骨,天性放荡,与白世镜、全冠清等武林人士有私情,在洛阳百花会中因爱上乔峰,而...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康仲伯,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人。北宋宰相。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庞安时(约1042~1099年),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被誉为“北宋医王”。庞安时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医术精湛,能急病人之急,行医不谋私利,常让来诊者在自己家里住下亲自照料,直至治愈送走,他晚...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庞太师一般指庞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文学的人物,著名反派代表人物,当朝国丈,加封太师。位高权重,结党专权,控制科考。曾多次陷害包公,被三侠五义众人修理。...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应法孙,字尧成,号芝室。,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应次蘧,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应博,应龙从弟。开禧元年(1205)登第,历知婺州,提点江南西路刑狱。...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庄翱,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幼卿,生卒和姓氏不详。宋徽宗宣和年间在世,《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录其词一首。...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希叟,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巴谈,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巴州守,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巨然,生卒年不详,五代画家,著名画僧,钟陵(今江西南昌)人。早年在江宁(今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开宝寺。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左纬(?~约1142)字经臣,号委羽居士,黄岩县(今浙江黄岩区)城东永宁山下人。少时以诗文闻名台州。早岁从事举子业,后以为此不足为学,弃去,终身未仕。...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崔鶠(yǎn),元佑进士,任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司户参军、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宋徽宗刚立,上书颂扬司马光,揭露章敦,被蔡京归入“邪等”,免官,退居郏城(今河南郏县)十余年。宣和六年(1124)起用为宁化军(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北宁化)通判,...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崔敦诗,今江苏南通人,与兄崔敦礼均为绍兴进士。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崔敦礼,雍州咸阳人,隋礼部尚书崔仲方孙也。其先本居博陵,世为山东著姓,魏末徙关中。敦礼本名元礼,高祖改名焉。颇涉文史。重节义,尝慕苏子卿之为人。武德中,拜通事舍人。九年,太宗使敦礼往幽州召庐江王瑗。瑗举兵反,执敦礼,问京师之事,敦礼竟无异词...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崔中,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展昭,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首次出场时给人印象是武生打扮,叠暴着英雄精神,面带着侠气,年纪约有二十上下,气宇轩昂,令人可爱。他自幼习武,善轻功、会袖箭、剑法高超,兵刃为巨阙剑,后在茉花村与其...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尹词客,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尹焞(1071年-1142年)字彦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阳)人。靖康(一一二六―一一二七)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一一三八)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工书,尝手书欧阳文忠公(修)所...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尹焕,约公元一二三一年前后在世,字惟晓,山阴人。即尹焕。字惟晓,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自畿漕除右司郎官,淳佑八年(1248),朝奉大夫太府少卿兼尚书左司郎中兼敕令所删定官。有《梅津集》。...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尹济翁,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尹济翁》是宋代尹济翁写的一首词。...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尹洙(1001年-1047年),字师鲁,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北宋散文家,世称河南先生。...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尹公远,宋代词人,代表作品:尉迟杯。...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寿涯禅师是北宋人,主要作品为《全宋词》。涯禅师北宋人,据《鹤林寺志》记载:「宋寿涯禅师,与胡武平(宿)、周茂叔交善。茂叔尤依寿涯,读书寺中,每师事之,尽得其传焉。其后二程之学本于茂叔,皆渊源于寿涯云。《鹤林寺志》将寿涯禅师列为高僧,又记载宋...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8月8日),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天圣八年(1030年),富弼举茂才异等,历授将作监丞、直集贤院、知谏院等职。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据理力争,拒绝割地要求。次年任枢密副使...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富{扌肅},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寇寺丞,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家铉翁身长七尺,状貌奇伟,威严儒雅。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德祐初,权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宝月,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宝安公主赵氏(1051-1080年),史称魏国贤惠大长公主。宋朝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曙的次女,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宋英宗在位四年而薨,后由公主的同母兄弟宋神宗赵顼即位。出于手足之情,皇帝对姐妹特别爱护,公主宅第的装修家具器玩园林,都是最好...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齐愈(公元?年-1127年),字文渊,号迟翁,里居及生年均不详,卒于宋高宗建炎元年。宣和中为太学官,徽宗召见,命作梅词,须是不经人道语。齐愈立进《眼儿媚》词,徽宗称善。靖康初,官谏议大夫。建炎初,以推举张邦昌,谕死。宋齐愈所作《眼儿媚·咏...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钦宗一般指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英宗一般指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自道,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自逊[约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谦父,号壶山,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与戴复古尤有交谊。他的词集名渔樵笛谱,《花庵词选》行于世。...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4年(治平元年)。赵顼受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1066年(治平三年)被立为皇太子。1067年(治平...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神宗一般指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4年(治平元年)。赵顼受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1066年(治平三年)被立为皇太子。1067年...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真宗一般指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清,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绰号“铁扇子”,是梁山泊头领宋江的弟弟。上梁山聚义后,排名76位,绰号铁扇子,星号地俊星。掌管排设筵席之事。后随梁山受招安。征方腊后幸存,被封为武奕郎。宋江去世后,获得承袭其名爵的权力,但宋清婉拒...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江(1091~1124年),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宋江在一百单八将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德广,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唐昭宗时,高祖宋绅举家迁于雍丘县双塔集村(河南商丘民权县),遂为双塔乡人。天圣二年(1024...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太祖一般指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太宗赵光义即赵匡义(939年-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宋太宗一般指赵光义(939年-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