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朝代:春秋
左丘明姓氏、名字问题颇为复杂。一说复姓左丘,名明;又一说左氏,字丘,名明;一说原为姜姓,出自太公少子,初为丘氏,后改左氏。其中,复姓之说无据,难以成立;丘、明于义不相应,颇难合为名字;按新发现《左传精舍志》及近来学者研究,当以原为姜姓,出自太公少子,初为丘氏,后改左氏,名明近是。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卫国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曾子即曾参(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省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村)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李耳一般指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公元前574年--公元前460年),中国周朝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古代楚国苦县人(今鹿邑),在道教中为太上老君的第17代化身。著有《老子》(又名《道德心经》、或称《...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18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68年―公元前718年在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周平王一般指姬宜臼(周平王),(?―公元前718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68年―公元前718年在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秦襄公(?公元前766年),嬴姓,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公元前778年,秦庄公为犬戎所杀,他的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作战,而把国君位置让给秦襄公...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称一般指晋武公(前754年前677年),又称曲沃武公,姬姓,名称,晋穆侯曾孙,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716年,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在吞并晋国前称曲沃武公。公元前678年,杀死晋侯缗,吞...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晋武公(前754年前677年),又称曲沃武公,姬姓,名称,晋穆侯曾孙,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716年,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在吞并晋国前称曲沃武公。公元前678年,杀死晋侯缗,吞并晋国,并以...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卞和,又作和氏,春秋时楚国人。是和氏璧的发现者。《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砍去左右脚,后“泣玉”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曹刿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后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姜小白一般指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卫文公(?公元前635年),姬姓,卫氏,初名辟疆,后改名毁,卫宣公之孙,卫昭伯(昭伯顽)之子,卫戴公之弟,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任国君,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35年在位。公元前660年,卫戴公去世,卫文公继位。卫文公在位初期,减轻...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子兹甫一般指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宋氏,名兹甫(?-前637年),《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齐桓公死后,齐国发...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宋氏,名兹甫(?-前637年),《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申生,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秦穆夫人长兄,以孝行见著。后被骊姬被逼自杀。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是他的异母兄。本 名姬申生所处时代春秋去世时间公元前656年历史身份晋献公太子...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重耳一般指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狐偃,姬姓,狐氏,字子犯。是晋文公的舅舅,又称舅犯、咎犯、臼犯。狐偃出身戎狄部落。其父狐突,在晋武公时出仕晋国。其兄狐毛。武公之子晋献公娶狐突的女儿生重耳和夷吾,狐偃和兄长狐毛辅助重耳。骊姬之...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先轸(?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先轸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管夷吾一般指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或郑州登封颍河上游),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或郑州登封颍河上游),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隰明(“隰”读xí),春秋时齐国大夫。征战途中缺水,他根据蚂蚁冬居山阳之习惯,觅得水源,人称“多智”。本 名隰明别 称多智所处时代春秋时期民族族群齐人...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甯戚,春秋卫惠公(公元前686年-前669年在位)时人,姬姓,甯氏,名戚,是现代甯姓始祖,卫国(今河南卫辉)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陈完(前705-?),春秋时陈国公族。陈厉公妫跃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他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陈完的后代以“田”为姓,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陈...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田敬仲一般指陈完(春秋时陈国贵族)(前705-?),春秋时陈国公族。陈厉公妫跃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他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陈完的后代以“田”为姓,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也有写成狄牙的。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雍,古文作饔,是早餐、晚餐的意思。易牙作为雍人,就是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的厨师。他擅长于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中...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竖刁(?-?),或作竖刀,春秋时齐国奸臣,负责掌管内侍及女宫的戒令。本 名竖刁别 称竖貂,竖刀所处时代春秋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齐国...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辟疆是春秋时卫国国君。后改名毁,前659-前635年在位。初因避内乱,出奔于齐。卫懿公九年(前660年),狄攻灭卫,齐桓公发兵来救,筑楚丘城(今河南滑县东),以遗民五千人立为卫君。他轻赋平罪,身自劳苦,力图恢...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嬴任好一般指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秦穆公即嬴任好(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百里奚(约前726前621),为百里傒简作,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一说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又又一说春秋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孟明视即百里视,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是百里奚的儿子。秦穆公的主要将领。他曾率领秦军与晋国决战,屡战屡败,但最终他还是战胜了晋军。秦穆公见晋国屈服了,就率领军队转...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宫之奇,生卒年不详,春秋时虞国辛宫里(今山西平陆县张店镇附近)人。他明于料事,具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辅佐虞君,并推荐百里奚,共同参与朝政,对外采取了联虢拒晋的策略,使国家虽小而强盛。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由余,姬伯服的子孙,逃到了戎地,会说晋国语。戎王听说缪公贤能,所以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秦穆公礼遇拜其为上卿,由余为之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并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使秦穆公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由...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伯乐本名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有同名歌曲《伯乐》,由歌手林宥嘉演唱。中文名孙阳...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九方皋是春秋时相马家。伯乐,人之所知也,以善相马名于天下。九方皋,山野鄙人,抱朴守天,不务名于世,知者稀矣。吾慨而叹之,名之于百度。复姓九方,名皋。一作九方堙。伯乐年长时举荐九方皋给秦穆公,使之相马...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商人,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临危不惧,机智用计骗了秦军,为救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 名弦高所处时代春秋时期出生地郑国主要成就救国身 份商人...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芈旅一般指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楚庄王熊侣(?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本名:熊侣,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斗榖於菟一般指令尹子文,即斗子文,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春秋时楚令尹。斗姓,名榖於菟,字子文。若敖氏之后,斗伯比之子,其母即郧子之女。子文因五月五日生,父母以为...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令尹子文一般指斗榖於菟。,即斗子文,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 名斗子文别 称令尹子文字 号名豰於菟,字子文所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云...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蒍敖一般指孙叔敖(áo)(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蔿姓,名敖,字孙叔,楚郢都人(今纪南城)河南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据今2600多年。楚国贵族蒍贾遭陷害,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蒍敖与母亲避难于...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孙叔敖(áo)(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蔿姓,名敖,字孙叔,楚郢都人(今纪南城)河南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据今2600多年。楚国贵族蒍贾遭陷害,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蒍敖与母亲避难于现在的河南...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臧孙辰是鲁孝公之后,僖伯曾孙。僖伯字子臧,后因为氏。事庄、闵、僖、文四公为正卿。仲之言次。谥曰文,故称文仲。本 名臧孙辰字 号字子臧主要成就正卿出 自《东周列国志》...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臧文仲即臧孙辰(?公元前617年),姬姓,臧氏,名辰,谥文,谓臧孙辰。臧哀伯次子,谥文,故死后又称臧文仲。春秋时鲁大夫,世袭司寇,执礼以护公室。本 名臧文仲所处时代春秋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公元前617年...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展获一般指柳下惠(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BC 720年BC 621年),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谥号惠,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出生地周朝诸侯国鲁国柳下邑,今属山东省济南市孝直镇展洼村。中...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柳下惠即展获(BC 720年BC 621年),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谥号惠,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出生地周朝诸侯国鲁国柳下邑,今属山东省济南市孝直镇展洼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庆父:姬姓,名庆父,又称仲庆父或孟氏。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第一个弟弟。三桓之一----孟孙氏之祖,死后谥号曰“共仲”。他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上卿。庄公去世,他派人先后杀死继位的子般和闵公,制造...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季孙行父一般指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本 名季文子别 称季孙行父字 号季文子所处时代春秋去世时间前568年主要...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本 名季文子别 称季孙行父字 号季文子所处时代春秋去世时间前568年主要成就春秋时期鲁...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季孙夙一般指季武子(?-前535年),即季孙宿。春秋时鲁国正卿,前568-前535年执政。姬姓,季氏,名宿(一作夙) ,谥武,史称“季武子”。本 名季武子别 称季孙宿所处时代春秋去世时间前535...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季武子即季孙夙(?-前535年),即季孙宿。春秋时鲁国正卿,前568-前535年执政。姬姓,季氏,名宿(一作夙),谥武,史称“季武子”。本 名季武子别 称季孙宿所处时代春秋去世时间前535...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荀林父(?-前593年),姬姓,荀氏,名林父,因曾任中行之将,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谥桓,又称荀伯、荀桓子、中行伯、中行桓子、中行林父,是逝敖的长子,知氏始祖荀首的哥哥。晋国中军将。因荀林父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中行桓子一般指荀林父(?-前593年),姬姓,荀氏,名林父,因曾任中行之将,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谥桓,又称荀伯、荀桓子、中行伯、中行桓子、中行林父,是逝敖的长子,知氏始祖荀首的哥哥。晋国中军将。因荀林父任中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