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0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朝代:清朝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乾隆帝一般指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清高宗一般指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即乾隆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黄梨洲一般指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允礽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胤礽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徐元文(1634年-1691年),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徐乾学之弟。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第一,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授翰林院修撰。康熙十八年,出任修《明史》总裁,荐万斯同入史...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江声(1721―1799)清朝学者。本字涛、改字叔瀛,号艮庭、鳄涛。原籍安徽休宁,侨寓江苏元和(今吴县)。一生未仕。中年师事“吴派”著名学者惠栋,于经学、文字学,均有建树。治学宗汉儒成法,长于旁搜博引。深...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姚范朝代:清代姚范(17021771),初名兴涑,字巳铜,后字南青,号姜坞,晚号几蓬老人。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姚范于乾隆年间科举进士及第,任编修。姚范人缘甚佳,平生与江若度、王洛、叶酉、方泽、刘大魁、齐召南、杭世骏、胡天游、邵齐焘、周振采等友好交往,尤其是与刘大魁交往密切,以文学思想讨论交流。姚...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华妃(电视剧《甄嬛传》人物)一般指华妃年世兰,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人物原型为慕容世兰(原著小说),由蒋欣饰演。年羹尧之妹,掌有协理六宫之权,恃宠而骄。与皇后、甄嬛为敌,陷害沈眉庄,长期使用...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汉族,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福彭一般指爱新觉罗·福彭。爱新觉罗·福彭(1708年-1748年),克勤郡王岳托后裔,平悼郡王讷尔福之孙,已革平郡王讷尔苏之长子,第五任平郡王(铁帽子王之一)(1726年-1748年)。其母嫡福晋曹佳氏为通...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雍正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雍正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噶尔丹一般指噶尔丹(Galdan,源自藏语“甘丹”,意为兜率天,1644年1697年),绰罗斯氏,是17世纪厄鲁特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也先的后裔,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早年被五世达赖喇嘛认定为三世尹咱呼图克图(温萨...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清世宗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胤禛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萨布素(1629年1701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清朝康熙年间抗俄名将。1629年生于宁古塔南马场(今宁安市卧龙乡英山村)。1664,为宁古塔骁骑校时,曾带兵抗击沙俄入侵者。后来累迁至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当地少数...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卫琳琅,小说《寂寞空庭春欲晚》女主角。早年因父兄获罪被籍没入宫,沦为浣衣奴,因一曲箫黄合奏与玄烨结缘,引出一段盛世情情结。因为宫中诸人嫉妒迫害和太皇太后的反对,玄烨不得不与之疏远。康熙五十年...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袁枚(1716-1797),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允禟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属于八阿哥党。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胤禟自...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彭春(清朝康熙年间名将)一般指朋春(?1700年),栋鄂氏,又名彭春,满洲正红旗人,何和礼四世孙,和硕图之孙,哲尔本之子。清朝康熙时期重要将领、抗击沙俄入侵的民族英雄。清顺治九年(1652年),朋春袭封爵位。他曾参加...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属于八阿哥党。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胤禟自幼好学嗜读...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夏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赵熊诏榜进士第...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字文贤,号浔江,福建晋江县衙口乡(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后被编入清朝八旗汉军镶黄旗。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官。施世纶因父荫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史夔朝代:清代史夔(1661~1713)字胄司,号耕岩,江苏溧阳人,史鹤龄之子,清朝诗人。生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举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廷试二甲一名,选庶吉士,授编修,旋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酉科会试同考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魏裔介(1616-1686年) 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四年,授工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著述有《...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孔四贞(1635年-1713年),清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奇袭广西,攻破桂林,孔有德自尽,其家一百二十余口悉数被杀,只有孔四贞逃往北京,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封和硕格格。孔四贞出身将门,随父军...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桑调元朝代:清代桑调元(1695~1771)清代官员、学者。字伊佐,一字弢甫,自号独往生、五岳诗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时即聪明勤奋,且是远近闻名的孝子。雍正四年(1726)举顺天乡试,十一年(1733)召试,钦赐进士,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后引疾归田,历主九江濂溪、嘉兴鸳湖、滦源书院讲席。桑调元尊...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王时敏(15921680年),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以荫官至太常寺少卿。时敏系出高门,文采早著。鼎革后,家居不...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江苏如皋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祖籍浙江省兰溪市夏李村。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巴海(?1696)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其先苏完部人,居虎尔哈,清将领。沙尔虎达之子。清顺治九年(1652)壬辰科麻勒吉榜进士第三人,顺治九年,满洲榜与汉人榜同年科考,殿赐巴海满洲榜探花。其先苏完部人,居虎...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噶尔丹策零(Galdan Tseren;1695年1745年),又称噶尔丹策凌、噶勒丹策凌。清代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长子。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暴毙,他承继父位,设立了独立的军事组织“昂吉”,组建了1000...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王原祁,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祖籍辽阳(今属辽宁)。清顺治时为内中书,康煕初自郎中迁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年)授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年)调任河道总督。清康熙时治河名臣,曾参与平定三藩...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甘肃临洮)。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著作《姜园集》、《...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张禧嫔(장희빈,1659年1701年),朝鲜王朝中期后宫嫔御。本名张玉贞,本贯仁同张氏,朝鲜肃宗之宠妃,史书上多作“禧嫔张氏”。张玉贞出身中人,最早是身份卑微的普通宫女,因容貌出众而蒙受肃宗宠爱,诞下世子李昀...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胤祥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祥(1686.4.161730.5.4),清朝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胤禛继位,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纯元皇后,流潋紫的著名小说《后宫甄嬛传》里的虚构人物,全名为朱柔则(电视剧中为乌拉那拉·柔则)。甄嬛出场时,纯元皇后已死去多年。朱柔则温婉可人,美若天仙,善良单纯,通音律善舞蹈。一曲惊鸿舞死...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别号)一般指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徐兰朝代:清代徐兰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康熙、雍正年间。字芬若,号芝仙,江苏常熟人。少从王士祯学诗,诗体近李贺,擅画花卉及白描人物,线条生动,名盛一时。二十岁时出游京师,数十年仅回乡一次。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随帝亲征漠北噶尔丹,由居庸关至归化城,沿途作《出居庸关》一诗: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纪晓岚一般指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费扬古(16451701年),栋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三等伯鄂硕之子,董鄂妃之弟,清初名将。曾参与过平定三藩之乱与征讨噶尔丹的战役。费扬古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在安亲王岳乐帐下效力,因战功卓著被授予领侍卫...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乌拉那拉·如懿,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的乌拉那拉·如懿,在乾隆未登基前便是乾隆的侧福晋。乌拉那拉·如懿,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的乌拉那拉·如懿,在乾隆未...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郑克塽(1670年8月13日1707年9月22日),幼名秦,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及陈永华相继去世,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郑克臧得逞,立年仅十二岁的...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全祖望(1705年1月29日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小名补,自署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同年中进...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策妄阿刺布坦一般指策妄阿拉布坦(?1727年),清朝时期准噶尔蒙古的大汗。是准噶尔汗国原首领僧格之长子。僧格于1670年被暗杀后,其弟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在达赖喇嘛以及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登...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3月18日-1727年9月20日),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母齐妃李氏。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为允禩之子。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赵良栋(1621年-1697年),字擎之,号西华,甘肃宁夏(今宁夏银川)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赵良栋原是陕西绿营守备,后随洪承畴经略云贵,累升至广罗总兵。康熙十一年(1672年),调任天津。三藩之乱时,赵良栋升任宁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