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朝代:唐朝
裴漼朝代:唐代裴漼(?736),绛州闻喜人也。世为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时年少,美容仪,刺史李崇义初甚轻之。先是,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促琰之使断之,琰之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断并毕,文翰俱美,且尽与夺之理。崇义大惊,谢曰:公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许景先朝代:唐代许景先,少举进士,授夏阳尉。神龙初,(公元七o五年)景先献大像阁赋,词甚美丽。擢拜左拾遗,迁给事中,后迁中书舍人。开元初,(公元七一三年)与齐汗、王丘、韩休张九龄掌知制诰,以文翰见称。张说尝曰:许舍人之文,虽无峻峰激流崭绝之势,然属词丰美,得中和之气,亦一时之秀也。后出为虢州刺史。又...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叶法善(616年-720年),字道元、太素、罗浮真人,括州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人。叶法善郡望是南阳郡,占籍为松阳卯山怀德里,乡贯是栝州松阳。据传叶生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西元616年),卒于唐明皇开元十年(西元722年),一说尸解于开元八年(720年),地曰景龙观。年一百又七岁。无病而终,羽化成仙...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玉真公主(690年代-760年代),原为昌隆公主,景云二年改封现号,法号无上真,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唐朝公主,唐睿宗和窦德妃之女,唐玄宗、金仙公主同母妹。玉真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同母妹...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则天皇后即武曌一般指武则天(中国武周时期女皇帝)(624年-705年),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武曌一般指武则天(中国武周时期女皇帝)(624年-705年),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荆州都督武...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陈元光朝代:唐代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固始一带),祖籍河东道,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明皇(中国古代帝王唐玄宗)一般指李隆基(唐玄宗)。(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叔文(753年-806年),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朝中期政治家。苏州司功出身,善围棋。唐德宗时,担任太子李诵侍读,“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获太子喜爱。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顺宗即位后,即授叔文翰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玄宗即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娃,原名李亚仙,是唐代天宝年间京都长安的一位烟花女子,以重情仗义而被人们誉为义妓。她抛弃繁荣,助其所爱,更能谨守妇道,严整治家,因而被朝廷封为汧国夫人,一个出身卑贱的妓女竟能获此殊荣,在当时引起了...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渭南市华州区)。唐朝名将,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王忠嗣被接入宫中抚养,唐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章怀太子一般指李贤(唐朝章怀太子)(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今已佚失。永...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弃迭祖赞,吐蕃赞普。704-754年在位。史书上又称弃隶缩赞、赤德祖赞、尺带珠丹,又名梅阿迥。都松芒布结子。都松芒布结死后继位。年仅7岁。弃迭祖赞在位期间,重新向唐朝示好。并向唐朝求婚,唐中宗将金...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卢鸿,字颢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一作名鸿一,字浩然。唐朝画家。一作鸿一,字颢然,亦作浩然。本范阳人,山林之士也。隐蒿山。隐于嵩山,博学工书、画,颇善籀、篆、隶、楷。开元十二年(七二四)尝撰并八分书唐普...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璬(718年-783年),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子,母为高婕妤,本名李沄,读书有文词。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李璬。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至蜀,任命李璬为蜀郡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杨国...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义净(635~713年)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咸亨二年(671年)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刘知己即刘子玄(661-721年)唐代史学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一生著述很多,还有《刘氏家乘》、《刘氏谱考》、《睿宗实录》、《刘子玄集》等。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高宗永隆元年(...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杨贵妃(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一般指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贯存在争议...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骨咄禄(后突厥汗国可汗)一般指阿史那·骨笃禄(?~ 691年),唐朝时期后突厥汗国可汗。后突厥汗国(682-744年)的建立者。即颉跌利施可汗(Ilterish)。本系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疏族后裔,东突厥败亡后祖父为唐朝...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杨太真一般指杨玉环。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阌乡(今河南灵...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韩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磨延啜即英武可汗,回纥可汗。747-759年为汗。姓药罗葛氏。怀仁可汗骨力裴罗子。天宝六载(747)立,称葛勒可汗善用兵。曾助唐平安史之乱收复东、西二京(长安、洛阳)娶肃宗女宁国公主,受唐封为英武威远毗伽...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皇后朝代:唐代长孙皇后一般指文德皇后(长孙皇后),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母亲高氏为汉族,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骨力裴罗(?747年)即逸标必或怀仁可汗骨力裴罗,唐时回纥可汗。回纥族。姓药罗葛氏。成为回纥诸部的首领。唐回纥可汗。别名逸标。回纥首领吐迷迷度第六世孙,回纥第代可汗。天宝元年(742年)骨力裴罗嗣位,时...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琚,唐玄宗第八子,唐玄宗第八子,母刘才人。封光王。开元二十五年因被武惠妃设计陷害,被废为庶人,不久被杀。光王琚,玄宗第八子也。开元十二年,封为光王。十五年,遥领广州都督、五府经略大使。二十三年七...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哥舒翰(?-757年),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唐朝名将。天宝六年(747年),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为大斗军副使,迁左卫郎将。他与吐蕃战于苦拔海,屡破吐蕃,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王忠嗣受宰相李林甫诬陷后,哥舒...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肃宗一般指李亨(唐朝皇帝唐肃宗)(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卢鸿一朝代:唐代卢鸿一(?一740前后)唐画家、诗人,著名隐士。一名鸿,字浩然,一字颢然,本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东北)人,徙居洛阳,后隐居嵩山(今登封市)。博学,善篆籀,工八分书,能诗。画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与王维相当。开元初(713),玄宗遣使备礼至嵩山征召卢鸿,再征不至。开元五年(717)玄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阙特勤(古突厥拼音:Quētèqín,语,拉丁转写:Kultegin;684年或685年731年或732年)为后东突厥创立者骨咄禄之子,唐时东突厥毗伽可汗之弟。东突厥阿史那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默啜时,曾出征黠戛...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嗣业(?-759年),京兆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唐朝名将。初任昭武校尉,后历任中郎将、右金吾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北庭行军兵马使、卫尉卿、怀州刺史、北庭行营节度使等,封虢国公。李嗣业身高七尺,力大超群,...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孙佺朝代:唐代孙佺(?-712年),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唐朝中期将领,宰相孙处约之子。唐睿宗延和元年,官至左羽林大将军,代替薛讷为幽州大都督。率兵讨伐奚和契丹,发动冷陉之战,唐军败绩。孙佺及副将周以悌被擒,为突厥默啜可汗所害。延和元年,左羽林将军、检校幽州大都督孙佺(quan),率兵十二万以袭...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字为德,号不详。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窦常朝代:唐代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遐周者,颇有道术。唐开元中,尝召入禁中。后求出住玄都观。唐宰相李林甫尝往谒之。遐周谓曰:公存则家泰,殁则家亡。林甫拜泣,求其救解。笑而不答,曰:戏之耳。天宝末,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一旦遐周隐去,不知所之。但于其所居壁上,题诗数章,言禄山僭窃及幸蜀之事。时人莫晓,后方验之。其末篇曰:...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定安公主(?733年),唐中宗李显第三女。庶出,母不详。嫁过三次。先后嫁了三个丈夫,不知怎么埋才合规矩和情理。她与王同皎生的儿子王繇,争取父母合葬,唐玄宗同意了。而公主的现任丈夫崔铣自然不同意。双...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晙朝代:唐代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名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后来,王晙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开元二年(714年),王晙率二千兵马袭破...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郭震(唐朝将领)一般指郭元振(656年-713年),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唐朝名将、宰相。郭元振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沈珍珠,唐代宗睿真皇后,浙江吴兴(今湖州竹墩)人,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汉族,出身著名世家“吴兴沈氏”,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睿真皇后,沈姓,名字生卒年不详。吴兴人氏,唐代宗为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唐德宗生...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李弘于永徽三年(652年)出生于皇宫,永徽六年(655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神会,唐代禅宗僧人。俗姓高。襄阳(今属湖北)人。神会大师是禅宗六祖惠能晚期弟子,荷泽宗的创始者,建立南宗的一个得力人物。也是六祖著名的法脉传人之一。早年习五经、老庄,后属意于佛教。依国昌寺颢元...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元结(约719~约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安庆绪(?759年),安禄山次子,初名仁执,唐玄宗赐名庆绪,与兄安庆宗同为安禄山与原配康夫人之子。安史之乱的祸首元凶之一。安庆绪虽然性格内向,但骑马射箭都一流,于是成为其父麾下大将。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泌(b)(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南岳第钦赐的隐士。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官。为杨国忠...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刘宪朝代:唐代刘宪(655年―711年),字元度,宋州宁陵人,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祖刘会,官至隋高阳郡功曹、益州绵竹令;祖刘举,唐左宗卫率府录事参军、潞州乡县令;父刘思立,考功员外郎。刘宪十五岁举进士,授阜城尉,历任武德、白水、伊阙三县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尚书工部员...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大武艺(?―737年),姓大氏,名武艺,靺鞨族粟末部人,渤海高王大祚荣嫡长子,渤海国第二任君主,718年―737年在位。靺鞨是满族先祖,而粟末靺鞨只是靺鞨中的一部。718年即位,719年正式加冕登基,建年号仁安。在位期...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鲜于仲通,唐朝官吏。名向,字仲通。汉族,渔阳县人,寄籍新政(今四川东北部),鲜于氏起源于商纣王叔叔箕子。鲜于仲通生于武周长寿二年(693),中年举进士。鲜于深得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赏识,引为采访支使,委以心...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郑馀庆朝代:唐代郑馀庆一般指郑余庆(唐朝宰相)郑余庆(748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被贬为郴州...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郑回(生卒年不详),唐代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人,是荥阳郑氏在唐末的重要代表人物。郑回于玄宗天宝中举明经,天宝(742-756年)年间为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后为南诏所俘,被迫迁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郑回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