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唐玄宗时期
唐玄宗时期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杨巨源

杨巨源

朝代:唐朝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查看全文

王皇后

王皇后

朝代:唐朝

王皇后(7世纪?-725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当玄宗还在临淄王时期时,聘娶王氏为妃。在讨伐韦后时,王氏在幕后协助临淄王,终于完成大业。先天元年(712年)八月二十日,立为皇后。由于皇后无子,又因后来“符厌...查看全文

窦巩

窦巩

朝代:唐朝

窦巩,(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查看全文

李辅国

李辅国

朝代:唐朝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查看全文

李端

李端

朝代:唐朝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查看全文

张孝忠

张孝忠

朝代:唐朝

张孝忠(730年-791年),原名阿劳,奚族乙失活部人,唐朝中期将领、藩镇。张孝忠原为安禄山部将,安史之乱后归顺朝廷,并追随李宝臣,镇守易州,累封至易州刺史、太子宾客兼御史中丞、范阳郡王。后来,李惟岳叛乱,张孝忠再次支持朝廷,被授为成德军节度使。李惟岳死后,唐德宗三分成德,张孝忠为易定节度使。此后,...查看全文

李贞

李贞

朝代:唐朝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开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将李贞、李冲重新改葬,追谥号为敬。曾任徐...查看全文

霍小玉

霍小玉

朝代:唐朝

霍小玉,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女主角。霍小玉的母亲郑净持本是唐玄宗时霍王爷家的歌舞妓,因容貌秀美被霍王爷纳为侍妾。就在郑净持身怀六甲之时,“安史之乱”爆发,霍王爷战死,王府家人作鸟兽散。...查看全文

苏世长

苏世长

朝代:唐朝

苏世长,父苏振,北周封为建威县侯。11岁时,上书北周武帝,武帝惊异,特召见他。世袭父爵。入隋,为长安令,大业未年为都水少监。唐开国,历任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洒。苏世长机辩博学,敢于直言,多次劝说太祖李渊...查看全文

綦毋潜

綦毋潜

朝代:唐朝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查看全文

李重茂

李重茂

朝代:唐朝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封北海王,后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唐中宗被毒死后,为韦后所立,而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同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查看全文

李章

李章

朝代:唐朝

李章,男,河北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飞,一作飞卿,恐误。排行十八。其先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德宗贞元时登进士第,曾在东平李师古幕。文宗大和末,为成都少尹。事迹散见《本事诗》,《唐诗纪事》卷五九,《太平广记》卷三四〇、卷三四一,《登科记考》卷二七。章武性聪明,博学好古,工文学,有名于时。《全唐...查看全文

韦丹

韦丹

朝代:唐朝

韦丹朝代:唐代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查看全文

程行谌

程行谌

朝代:唐朝

程行谌朝代:唐代程行谌(634726),唐朝官吏。名则,以字行。河南郑州人。志大好学,以文法称。首中甲科,初补潞城尉。转鄠县尉、万牟县尉。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进殿中侍御史。招毁议,出为幽州司马,迁定州长史,入为金部郎中。中宗景龙四年(710),征授长安令。不久,除将作少匠、少府少监,转刑部侍郎。玄宗开...查看全文

吴道子

吴道子

朝代:唐朝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查看全文

王德真

王德真

朝代:唐朝

王德真朝代:唐代王德真,雍州(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岳州刺史王武宣之子。永隆元年(680年),唐高宗任命王德真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与裴炎、崔知温同时为相。同年九月,王德真被罢去宰相,改任相王府长史。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查看全文

高弁

高弁

朝代:唐朝

高弁朝代:唐代高弁,字公仪,濮州雷泽人。弱冠,徒步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与张景齐名。至道中,以文谒王禹偁,禹偁奇之。举进士,累官侍御史。谏修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寻以户部判官试开封府进士,私发糊名,夺二官。稍复知单州、邢州、盐铁判官。河决澶州,请弛堤防,纵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查看全文

郑虔

郑虔

朝代:唐朝

郑虔(691759年),字趋庭,又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河南荥阳荥泽人,《新唐书》卷二〇二有传。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查看全文

韦述

韦述

朝代:唐朝

韦述朝代:唐代韦述(?-757年)唐代大臣,著名史学家,京兆万年人。开元五年,中进士,授栎阳尉,转右补阙,迁起居舍人。说重词学之士,与张九龄、许景先、袁晖、赵冬曦、孙逖、王乾常游其门。十八年,兼知史官事,转屯田员外郎、吏部职方郎中。二十七年,转国子司业,充集贤学士。天宝初年,历太子左右庶子,加银青光...查看全文

张怀瓘

张怀瓘

朝代:唐朝

张怀瓘,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活动于开元(713-741年)间,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南宋陈思《书小史》称其善正、行、草书。对自己书法十分矜恃,自称:“正、行可比虞(世南...查看全文

苏良嗣

苏良嗣

朝代:唐朝

苏良嗣(606年-690年),雍州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朝宰相,巴州刺史苏世长之子。苏良嗣出身于武功苏氏,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周王府司马、洛州长史、冀州刺史、荆州长史、雍州长史、工部尚书。武则天临朝,苏良嗣...查看全文

任翻

任翻

朝代:唐朝

任翻,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江南人。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查看全文

拾得

拾得

朝代:唐朝

拾得,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查看全文

陆希声

陆希声

朝代:唐朝

陆希声朝代:唐代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唐代苏州府吴县人氏。博学善属文,昭宗(八八八至九零四)时召为给事中,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太师罢。六世祖陆元方在武周时期,两度出任宰相。家世有书名,六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五世祖陆象先为唐睿宗时宰相,爵位兖国公。其高祖父陆景融曾任工...查看全文

崔日用

崔日用

朝代:唐朝

崔日用,唐朝大臣,诗人。进士出身,为芮城尉。先是攀附武三思,后附唐玄宗。在诛除太平公主前,玄宗跟崔日用讨论,日用说: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太子),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并建议先定北军,七月初四,玄宗完全按照崔日用的计划行事。遂诛太平公主。史...查看全文

张建封

张建封

朝代:唐朝

张建封,(公元七三五年至八oo年)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寓居兖州。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六年,年六十六岁。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以功名自许。代宗诏李光弼进讨苏常盗,建封请前谕盗,一日降数...查看全文

冥吏

冥吏

朝代:唐朝

冥吏,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冥吏,阴间的官吏。宋苏轼《仇池笔记陈昱被冥吏误追》:有人自孔掷一物,至地化为人,乃其亡姊也。携其手,自孔中出。曰:冥吏追汝,使我先。见吏在旁,昏黑如夜。明沈德符《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少时为诸生,被召为冥吏,每以夜分入幽府决事。...查看全文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

朝代:唐朝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 ,现有人根据...查看全文

苏晋

苏晋

朝代:唐朝

苏晋朝代:唐代唐代诗人苏晋(676734),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颖叔、秘书少监王绍,见而叹曰:后来之王粲也。应进士,又举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明皇监国,每有制命,皆晋及贾曾稿定。数进谠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职归侍。开元十四年,为吏部侍郎。知选事,多赏拔。终太...查看全文

卢怀慎

卢怀慎

朝代:唐朝

卢怀慎朝代:唐代卢怀慎(?-716年),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唐朝宰相。卢怀慎出身于范阳卢氏北祖第三房,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侍御史、右御史台中丞、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他虽居高位,但为官清廉。唐玄宗继位后,任命卢怀慎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升黄门监(即侍中),并兼...查看全文

元季川

元季川

朝代:唐朝

元季川朝代:唐代生卒年不详。一云名融。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阳),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移居鲁山(今属河南)。元结从弟。天宝中从元结学于商余山。生平散见元结《箧中集序》、《唐诗纪事》卷三二、《唐才子传》卷三《张众甫传》。孙望撰《箧中集作者事辑》有元季川条。季川与于逖、赵微明等人俱为山巅水涯苦学贞士,咏...查看全文

张嘉贞

张嘉贞

朝代:唐朝

张嘉贞朝代:唐代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张嘉贞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张嘉贞因其弟贪赃,被贬为豳州刺史。后任户部尚书,兼益...查看全文

张众甫

张众甫

朝代:唐朝

张众甫朝代:唐代张众甫,[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子初,清河人。(唐才子传云:京口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元年前后在世。官河南寿安县尉。罢秩乔居云阳。后拜监察御史,为淮甯军从事。(唐才子传云:隐居不务进取,与皇甫御史友善,时官亦有徵辟者,守死善道,卒不就,与此似为截然二人。...查看全文

陆景初

陆景初

朝代:唐朝

陆景初朝代:唐代陆象先(665年-736年),原名景初,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宰相,尚书左丞陆元方之子。陆象先早年历任扬州参军、洛阳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书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担任宰相。但他始终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并拒绝参与政变密谋。先天政变后,陆象先进封兖国公,出任益州长史、剑...查看全文

李琮

李琮

朝代:唐朝

李琮(?-752年),原名李嗣直,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景云元年,以皇孙封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晋封郯王。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藩大使,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十五年,遥领凉...查看全文

崔兴宗

崔兴宗

朝代:唐朝

崔兴宗朝代:唐代崔兴宗,生卒年不详,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诗人。为王孟诗派作者之一。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卢象、裴迪等游览赋诗,琴酒自娱。曾任右补阙,官终饶州长史。《全唐诗》录存他的《酬王维卢象见过林亭》、《留别王维》、《青雀歌》等诗5首。《留别王维》中写道: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查看全文

萧华

萧华

朝代:唐朝

萧华朝代:唐代萧华(?-762年),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太子太师萧嵩长子。萧华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早年曾任给事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袭爵徐国公。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擒获,授为魏州刺史。后复归朝廷,历任秘书少监、尚书右丞、河中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萧华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查看全文

许孟容

许孟容

朝代:唐朝

许孟容朝代:唐代许孟容(743818),字公范,京兆长安人也。父鸣谦,究通《易象》,官至抚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孟容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甲科,后究《王氏易》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赵赞为荆、襄等道黜陟使,表为判官。贞元初,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四迁侍御史。李纳屯兵境上,扬言入寇。建封遣将吏数辈告谕,...查看全文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朝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查看全文

韦承庆

韦承庆

朝代:唐朝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查看全文

李一

李一

朝代:唐朝

李一(716年-717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九子,母为武惠妃。唐玄宗与宠妃武惠妃生下第一个儿子,李一生而美秀,名之为一,李隆基当时十分重视这个儿子,“一”代表的含义有许多,其中包含天的意思。唐玄宗曾请宋璟为其...查看全文

宜芬公主

宜芬公主

朝代:唐朝

宜芬公主朝代:唐代宜芬公主也有作宜芳公主,此处按全唐诗说法。约生活于唐玄宗天宝(742--755)前后。本豆卢氏女,有才色。宜芳公主所作五言律诗《虚池驿题屏风》流传千年,收录在《全唐诗》之中。其中尾联两句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令人想起司马绍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读起来不胜唏嘘。公元745年,宜芳公...查看全文

邢巨

邢巨

朝代:唐朝

邢巨朝代:唐代邢巨,[唐](约公元72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玄宗先天元年(712)中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开元七年(719)中文词雅丽科。曾两任监察御史。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贺知章传》、孙逖《授邢巨监察御史制》、《唐会要》卷七六。邢巨器能通敏,词藻清新(孙逖制文语),中宗神龙中与...查看全文

孔颖达

孔颖达

朝代:唐朝

孔颖达系孔子嫡孙,其编订《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他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查看全文

李璘

李璘

朝代:唐朝

李璘(?-757年),初名李泽,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母郭顺仪(剑南节度、尚书郭虚己之妹),唐朝宗室。李璘之母郭顺仪早逝,李璘由其兄李亨养大。李璘聪敏好学,工书。初封永王,任荆州大都督。开元二...查看全文

武承嗣

武承嗣

朝代:唐朝

武承嗣(649年698年),字奉先,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则天侄。历官秘书监,袭周国公。光宅元年(684年),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元年(685年),同凤阁鸾台三品。月余后罢。载初元年(689年),授纳言。天授元...查看全文

张氲

张氲

朝代:唐朝

张氲,名蕴,字藏真,号洪崖子,晋州神山(今山西浮山)人。【生卒】:653745道士。曾隐洞中15年,熟读仙书秘典、九经百氏。后历游名山,善金丹、易形之术。武后圣历间被召,不赴。后居洛阳李峤家中13年。玄宗开元七年(719)召见于湛露殿,不久,仍听其归山。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查看全文

王孝杰

王孝杰

朝代:唐朝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查看全文

姚月华

姚月华

朝代:唐朝

姚月华,唐朝时期的才女,生卒年不详。曾随父寓扬子江时,与邻舟一书生杨达诗词唱和。今所存诗六首,亦因此而作。相传她因梦月落妆台,觉而大悟,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不久即能作文赋诗,是不可多得的才女。笔札之暇,时及丹青。花卉翎毛,世所鲜及。然聊复自娱,人不可得而见。尝为杨达画芙蓉匹鸟,约略浓淡,生态逼真...查看全文

张良娣

张良娣

朝代:唐朝

张良娣一般指张皇后(唐肃宗李亨皇后)(?-762年),唐肃宗的皇后,美貌可人,自小聪明机警,能说会道,但长大后变得狡黠刻薄,巧言令色,且爱慕虚荣。肃宗为太子时,纳为良娣,颇得宠爱。肃宗即位后,册为淑妃。与宦官李辅国...查看全文

朱可名

朱可名

朝代:唐朝

朱可名朝代:唐代朱可名,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武宗会昌中登进士第,官终长安县令。张为《诗人主客图》曾标举其诗,并列其为广大教化主之及门者。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六。《全唐诗》存诗1首。《应举日寄兄弟》(唐朱可名)五言律诗,押先韵,废刈镜湖田,上书紫阁前。愁人久委地,诗道未闻天。不是烧金手...查看全文

徐灵府

徐灵府

朝代:唐朝

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今浙江杭州)天目山人。道士,通儒学,无意于名利。居天台山云盖峰虎头岩石室中10余年,日以修炼自乐。武宗会昌初,诏浙东观察使召之,乃献诗自陈,终不赴。后绝粒而卒,年82岁。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六。著作今存《通玄真经注》12卷,收入《正统道藏》;《天...查看全文

吴越人

吴越人

朝代:唐朝

吴越人,即吴人,一般指母语为吴语的民族,是东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吴越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在民间称为江浙方言或江南话,学术上称为吴语、吴方言,而徽语则被认为是吴语的一个分支或是与吴语有高度的亲缘性。吴语则是拥有国际独立语言代码世界第八大语言。另有同名医学家,著有《医话》、《临证验录》。...查看全文

魏知古

魏知古

朝代:唐朝

魏知古朝代:唐代魏知古(647年-715年),深州陆泽人(今河北深州),唐朝宰相。魏知古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晋州刺史、黄门侍郎、右散骑常侍。他上疏劝谏唐睿宗,反对修建道观,被拜为宰相,担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唐玄宗继位后,魏知古又升任侍中,进封梁国公。开元二年(714...查看全文

李思训

李思训

朝代:唐朝

李思训(651-716年,一作648-713年),唐代杰出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之孙,原州都督府长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查看全文

戴嵩

戴嵩

朝代:唐朝

戴嵩,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韩滉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嵩为巡官。擅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弟戴峄,擅画水牛。...查看全文

魏元忠

魏元忠

朝代:唐朝

魏元忠(?-707年),原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魏元忠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并兼具一定的军事才能,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唐代众多的宰相中是...查看全文

萧嵩

萧嵩

朝代:唐朝

萧嵩朝代:唐代萧嵩最初担任洺州参军,后得到连襟陆象先的提拔与宰相姚崇的赏识,累迁至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在担任河西节度使时,萧嵩用反间计除掉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又任用张守珪等名将,大败吐蕃,被拜为宰相,进封中书令、徐国公。他任相数年,并无治国之能,凡事唯唯喏喏,从无见解,后改任尚书右丞相,加太子太师。...查看全文

徐月英

徐月英

朝代:唐朝

徐月英,晚唐(五代十国)江淮名妓,生卒年不详,工于诗,有诗集传于当时,今佚,现仅存七言绝句两首,外加断句一联。所谓断句即: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后被宋代女词人聂胜琼借去,凑成了一首《鹧鸪天》。《舌华录》中载有故事:徐月英,唐江淮间名娼也。有徐公子者,宠一营妓,死而焚之。月英送葬,谓徐曰:此...查看全文

郑繇

郑繇

朝代:唐朝

郑繇朝代:唐代郑繇,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嗣圣元年登进士第。开元初累转右拾遗,迁监察御史。六至八年,为岐王长史。十七年,自陈州刺史转湖州刺史。十八年前后,迁博州刺史。其间曾任金部郎中。工五言诗,所作诗,当时以为绝唱。《全唐诗》卷一一○录其诗二首。《全唐文》卷三二八录其赋一篇。生平事迹散见...查看全文

 175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历朝历代名人大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