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朝代:唐朝
李岘朝代:唐代李岘(708年-766年),字延鉴,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唐朝宗室、宰相,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梁国公。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州牧,两度出任江陵,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担任专门大使。历任要职,在任多有功绩。代宗永泰二年(766年...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杜易简(公元?年至六七三年左右)字不详,襄州襄阳人。约卒于唐高宗咸亨末年。九岁能属文。长博学,为姨兄岑文本所器。第进士,补渭南尉。咸亨初,历殿中侍御史。尝道遇吏部尚书李敬玄不避,敬玄召为考功员外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肃明皇后刘氏(?一693年),唐睿宗李旦的皇后,是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她父亲刘延景任陕州刺史。武后的侄子武承嗣指使韦团儿诬告太子妃刘氏和德妃窦氏同谋,施行法术咒诅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则天在...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武三思(649年707年),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的侄子。官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大封武氏宗族为王。武三思为梁王,赐实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人,黑齿氏,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生在百济。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在百济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降唐后数...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刘损朝代:唐代刘损,字子骞,沛郡萧人,刘粹族弟,卫将军刘毅从父弟也。父镇之,字仲德,以毅贵,历显位,闲居京口,未尝应召。常谓毅:汝必破我家。毅甚惮之,每还京,未尝敢以羽仪人从入镇之门。左光禄大夫征,不就。元嘉二年,年九十余,卒于家。损,元嘉中历职义兴太守。东土残饥,太祖遣扬州治中沈演之东入赈恤,以损...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归登朝代:唐代归登,[唐](七五四至八二○)字冲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崇敬之子。大历七年(七七二)举孝廉高弟。贞元(七八五至八○四)初复登贤良科,历迁工部尚书。有文学,工真、行、草、篆、隶。唐百岩大师怀晖碑为其篆额。贞元三年(七八七)赵赞所撰,唐宰相张延赏碑为其八分书。又尝书径山禅师碑,字皆真行...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朝贞观21年,金真德被封为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武德7年,唐高祖册封金其平为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贞观9年,唐太宗封金善德为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她送其弟妹到长安留学,唐太宗赐《晋书》给他们。永徽元年,金真德作五言诗,并织于锦上送于唐高宗。永徽三年金真德死亡,唐朝设灵堂致哀。事迹据《旧唐...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谨言,《全唐诗》收《水殿抛球曲二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李谨言,应作李慎言,洪迈避宋孝宗讳而改。李慎言,字希古,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士人。北宋仁宗、神宗间在世。赵令畤少年时,曾从其学。今存诗3首,传为其梦中见宫妓抛球而吟。事迹见《侯鲭录》卷二、《梦溪笔谈》卷五。《全唐诗》收作唐人,系袭洪迈《...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适之朝代:唐代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赵抟(tun),唐末人,与张鼎、韦霭同时。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有操守,终生不遇。尝作《琴歌》以寓其落魄不遇之慨。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一〇《张鼎传》。辛文房谓其有爽迈之度,工歌诗(《唐才子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赵抟歌诗》2卷,《唐才子传》谓存诗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环,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二子,原名李溢,唐玄宗李隆基之子,母亲钟美人。开元十三年晋封为王,开元二十三年赐实封二千户。济王李环 ,原名溢,唐玄宗李隆基子,母钟美人。开元十三年始王,与仪、颍、永、寿、延...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年)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为太...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杨容华,约生活于唐高宗永徽元年至武后载初(650--690)年间,华阴(今陕西华阴境内)人,初唐四杰杨炯之侄女。故而明陆时雍的《唐诗镜》卷八称:清丽,故有家风。明代程羽文的《鸳鸯牒》中说:杨容华,莺吭亮溜,鸹戗非群,宜即配王子安、骆宾王、卢升之,蜚声振藻,不忝四家。代表作《新妆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善(630689年),唐代知名学者,江都(今扬州)人(一说为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史书上称他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君子的风范和韵致。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李善先后任录事参军、秘书郎、崇贤...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相传于北宋时期...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许康佐朝代:唐代许康佐,父审。康佐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以家贫母老,求为知院官,人或怪之,笑而不答。及母亡,服除,不就侯府之辟,君子始知其不择禄养亲之志也,故名益重。迁侍御史,转职方员外郎,累迁至驾部郎中,充翰林侍讲学士,仍赐金紫。历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皆在内庭。为户部侍郎,以疾解职。除兵部侍郎,转...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贺兰进明朝代:唐代贺兰进明[唐](约公元七四九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中前后在世。开元十六年,(公元七二八年)登进士第。安禄山之乱,进明以御史大夫为临淮节度。巡遂陷没。肃宗时,为北海太守。诣行在,以为南海太守,摄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后贬秦州司马。进明好古博雅,经籍满腹,著文一...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栖筠朝代:唐代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始,居汲共城山下,华固请举进士,俄擢高第。调冠氏主簿,太守李岘视若布衣交。迁安西封常清节度府判官。常清被召,表摄监察御史,为行军司马。肃宗驻灵武,发...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戚逍遥:唐代冀州南宫(女子)人。传说幼好道,父以女诫授逍遥,逍遥曰:此常人之事耳。遂取老子仙经诵之。年二十馀,适同邑蒯浔。不为尘俗事,惟独居一室,绝食静想,作歌云云。人悉以为妖。一夜,闻室内有人语声。又三日,忽闻屋裂声如雷,仰视天半,逍遥与仙众俱在云中,历历闻分别语。观望无不惊叹。作品欣赏【歌】...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许天正朝代:唐代许天正(649~718),字允心,号云峰,唐豫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是蜀汉名臣许靖的第十四代孙。年幼受家庭熏陶,有很好的文化基础,又喜军事,精研孙吴兵法和历代兵家的战略战术。曾任陈元光的副使,总章二年(669年)任泉、漳团练使,赠殿前太尉,官至宣威将军。被誉为漳南开...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贾躭朝代:唐代贾躭,字敦诗,唐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授临清县尉。上疏论时政,改正平尉,从事河东检校膳部员外郎。历邠州刺史,政绩茂异,入为鸿胪卿。自大历至贞元,三为节镇,征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十三年,世称其淳德。躭好地理学,外国使至,必讯其山川土俗,因撰《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祝钦明朝代:唐代祝钦明,字文思,京兆始平人。举明经。长安元年,累迁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馆学士。中宗在春宫,钦明充侍读。及即位,擢拜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历刑部、礼部二尚书。尝与群臣侍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据地摇头,睆目顾盼。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祝公是举,五经扫地矣。景云初,为侍御史倪若水所劾,贬饶...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张叔卿朝代:唐代张叔卿,生卒年待考。唐朝人,官至广州判官,集一《题张氏隐居二首》,一为七津,一为五律。浦云:张即张叔明,隐徂徕山与李白等号竹溪六逸者。案杜甫《杂述》(集二五)鲁有张叔卿,仇注以为卿与明有一误耳,不然亦兄弟也。开元廿九年杜甫游齐,宿其山庄与之订交。...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张文琮朝代:唐代张文琮,字不详,贝州武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前后在世。好自书写,笔不释手。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永徽初,献文皇帝颂,优制襃美。拜户部侍郎神龙中,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韦后临朝,诏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出为绛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权龙褒,唐臣。一作权龙襄。万岁通天元年(696),任沧州刺史。坐亲累远贬岭南容山府。神龙(705-706)中追入,为瀛州刺史。景龙中(707-709),为左武将军。龙褒常自矜能诗,而不知声律,自嘲曰:趁韵而已。《全唐诗》卷六八九录其诗五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七重录一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刘迥朝代:唐代刘迥,[唐](约公元七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口卿,徐州彭城人,刘知几第六子。生卒年均不祥,约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前后在世。以刚直称。第进士,历殿中侍御史,佐江淮转运使。时新遭安、史乱,迥馈运财赋,尽力于职。大历初,(公元七六六年左右)为吉州刺史,治行尤异。累迁给事中。迥著有文集五卷,《新唐书...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张辞,一作张绰。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懿宗咸通初应进士试下第后,屡游淮海间。有道术,常养气绝粒,好酒耽棋,不事丹药。曾游盐城,因酒醉被系,醒后献诗陈情,遂获释。或传其后于江南升仙。事迹见《桂苑丛谈》。《全唐诗》存诗4首。【题壁(人有以炉火药术为事者,辞大哂之,命笔题其壁)】【上盐城令述德诗】【谢令学道...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讷朝代:唐代李讷,字敦止,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人,唐代官吏。进士及第。累升为浙东观察使。性急躁,不以礼待士,被属下所逐,贬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刺史。后征召为河南尹。当时,境内洛水暴涨。他于旅途中不理而去,致使民房被洪水冲毁甚多,受时人批评。曾先后三次任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刺史,又任...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蒋吉,家居江南。世次不详。曾历游长安、商州、金陵、江夏、岭南等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诗集1卷,今不存。《全唐诗》收其诗15首,皆为绝句,多写羁旅之情。近人岑仲勉疑为蒋估之误,但无确据。蒋估,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宪宗时秘书监蒋乂之子。历官刺史、国子祭酒。《旧唐书蒋乂传》附其事迹。...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姜皎朝代:唐代姜皎,秦州上邮(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大臣。长安中,迁尚衣奉御,交好唐玄宗,出为润州长史。唐玄宗即位,召拜殿中少监。先天政变后,以功拜殿中监,封楚国公,实封四百户,寻迁太常卿,兼秘书监,监修国史。开元十年,坐漏泄禁中语,发配钦州,卒于汝州,年五十余。十五年,追赠泽州刺史。善画鹰乌,杜甫有...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毕耀朝代:唐代毕耀,生卒年待考,唐朝人。一名毕曜。官监察御史,与杜甫友善,后流黔中,能诗,见《纪事》二六,《全唐诗》收其诗三首,杜甫与之赠答计有集六《幅侧行赠毕四》、《赠毕四曜》,八《秦州见救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宫兼述索居凡三十韵》等。...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韦镒,曾任京畿县尉。天宝初,曾充使监选黔中。历任礼部、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及礼部、吏部、户部侍郎。约卒于天宝末年,年49。事迹见《吕衡州文集》卷六《韦武神道碑》。《全唐诗》存诗1首。京兆万年(今陜西西安)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孙,梁州都督韦令仪之子。玄宗开元间登进士第,又以宏词登科,试判入高...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鉷,出生于唐玄宗时期,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父亲王晋。以善治租赋,累官至户部员外郎,常兼侍御史。天宝年间,历任京和市和籴使,户口色役使,御史中丞,京畿、关内道黜陟使等职,每年搜刮大量财物入内库,极受信任...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贺朝清,《全唐诗》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作品有《南山(一作贺朝诗)》。所收诗2首,皆与他人互见。按所收《赋得游人久不归》诗,出自《文苑英华》卷二八五,应为刘孝孙作。《文苑英华》卷二八五又载贺朝清《得春莺送友人》诗,《全唐诗》则列于贺朝名下。从同游诸人事迹看,此诗应为隋末所作。其是否入唐,尚无确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成彦雄,字文干,生卒年均不详,南唐进士,著有《梅领集》五卷,(《文献通考》作《梅顶集》二卷,代表作品《杜鹃花》《村行》《惜花》等。[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字文干,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南唐进士。彦雄著有《梅领集》五卷,(《文献通考》作《梅顶集》二卷。此从《全唐诗》)传于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张仲方朝代:唐代张仲方,韶州始兴人。祖九皋,广州刺史、殿中监、岭南节度使。父抗,赠右仆射。仲方伯祖始兴文献公九龄,开元朝名相。仲方,贞元中进士擢第,宏辞登科,释褐集贤校理,丁母忧免。服阕,补秘书省正字,调授咸阳尉。出为邠州从事,入朝历侍御史、仓部员外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临川公主(624年-682年),表字孟姜,唐太宗李世民之女,生母贵妃韦珪。641年(贞观十五年),被封为临川郡公主。650年(永徽元年);高宗即位,进封长公主,赏赐颇多;公主上表《孝德颂》,高宗下诏褒谢之。公主专攻大篆和隶...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宁公主,唐中宗韦后长女,先后嫁杨慎交、苏彦伯二人。颇受宠爱。后世也称"宁长公主"。圣历年间,她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设立府卫,十步一人,加以骑兵巡逻,僭肖宫省。神龙年间进封公主,开府,设置属官,不设...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揆,《全唐诗》收《长沙六快诗》1首,列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王揆,北宋仁宗时长沙(今属湖南)人。庆历初为太常博士。曾知临江军。后以屯田郎官致仕。皇祐间居长沙,作《六快活诗》讥荆湖南路经略使周沆、转运使赵良规等6人。事迹散见《湘山野录》卷上、《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九、隆兴《临江府志》卷五。...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韩国夫人(623年665年10月前)武顺,字(缺一字,可能是明)则,太原寿阳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女,母为荣国夫人杨氏,是武则天的同母姐姐。武顺初嫁贺兰越石,育有一子贺兰敏之,一女贺兰氏。贺兰越石死后,因武则天在宫...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包融(约695-约764),汉族,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唐朝著名诗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其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各有集。包融之诗,今存八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柳中庸(生卒年不详),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高正臣朝代:唐代高正臣,[唐]广平(今安徽宿县)人。志廉子。官至少卿。善正、行、草书,习右军(王羲之)法,唐太宗甚爱其书。自任润州、湖州、筋骨渐备;任申、邵等州,体法又变。上元三年唐高宗撰唐明征君碑,即为正臣行书。金陵(今南京)亦有其书。字画殊有欧、虞遗风。《书断、东观余论、书史会要》个人作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崔颢(h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张窈窕,生卒年不详,唐代女诗人,早年身经离乱,漂泊他乡,一度沦落风尘,后寓居于蜀(今四川省),典衣度日。工诗,其作意境清苦,语言清丽,为时人雅相推重。今存诗六首,多闺思闺怨,情感沉挚。主要作品【上成都在事(一作成都即事)】【句】【赠所思】【寄故人(一作杜羔妻诗)】【春思二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济美朝代:唐代阎济美,登进士第。累历台省,有长者之誉。自婺州刺史为福建观察使,复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所至以简淡为理,两地之人,常赋之外,不知其他。入拜右散骑常侍。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入为秘书监。以年及悬车,上表乞骸骨,以工部尚书致仕。后以恩例,累有进改。及殁于家,年九十余。...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崔成甫朝代:唐代崔成甫,官校书郎,再尉关辅,贬湘阴。有《泽畔吟》,李白为之序。其为陕县尉时,韦坚为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凿潭望春楼下。成甫因变得体歌为得宝歌,坚命舟人歌之,成甫又广为十阕,今不传。存诗一首。《赠李十二白》:我是潇湘放逐臣,君辞明主汉江滨。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澄霞(621年-689年),中国唐朝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生母不详。公主年三岁时,李渊封她为淮南公主。贞观十五年,公主下嫁封言道(《公主传》作封道言,误),封言道是唐朝开国宰相封德彝之子。《大唐故淮南大长公主...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张良器朝代:唐代张良器,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存世诗作一首。其作品引派昆山峻,朝宗海路长。千龄逢圣主,五色瑞荣光。隐映浮中国,晶明助太阳。坤维连浩漫,天汉接微茫。丹阙清氛里,函关紫气旁。位尊常守伯,道泰每呈祥。习坎灵逾久,居卑德有常。龙门如可涉,忠信是舟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优伶,现在多称伶人(lngrn),所指的是具有身段本事凸出的演艺人员。古汉语里优和伶都是演员的意思。现在伶人或伶多指戏曲演员,有时中文里也会把外国传统戏剧演员称为伶,如日本能剧、歌舞伎演员,西方歌剧演员等。...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刘允济,字伯华,河南巩(今巩县)人。少孤,事母尤孝,工文辞,与王勃齐名。累迁左史兼直弘文馆,武后(六八四至七o四)时官修文馆学士。工书,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云:“学并卢、王敏,书偕褚、薛能。老兄真不坠,小了...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周瑀朝代:唐代周瑀,唐诗人。开元、天宝时(685762)在世。曲阿(今丹阳)人。曾为吏部常选。瑀善诗,当时就有诗名。殷璠汇集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沈如筠、孙处玄等十八人诗为《丹阳集》,并评周瑀诗曰:窈窕鲜洁,务为奇巧。《全唐诗》录存其诗三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张随,生卒年不详。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随以善赋称。《全唐诗》存诗2首《敕赐三相马》、《河中献捷》。《文苑英华》卷一八九录其《早春送郎官出宰》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全唐诗》卷七八一作袁求贤诗,恐误)。...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廓朝代:唐代李廓,官宦之家,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李程之子。唐(约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代陇西人,字号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少有志功业,而困于场屋。工诗,与贾岛友善。少有志功业,与贾岛友善。元和十三年登进士第,调司经局正字,出为鄂县令。累官刑部侍郎、颍州刺史。...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徐浩(703~783年),中国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后进国子祭酒,历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封会稽郡公。著有《论书》(又称...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任华,唐代文学家。生卒年不详,青州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人。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还曾任桂州刺史参佐。任华性情耿介,狂放不羁,自称野人逸人,仕途不得志。与高适友善,也有寄赠李白、杜甫的诗存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伊用昌,不知何许人。与其妻乞食,多在江右庐陵、宜春诸郡。出语轻忽,常为人殴击,呼之为伊风子。爱作《望江南》词,与妻唱和,词皆有旨。妻有殊色,豪富子弟以言笑戏调,不可犯。夫妻至南城县,丐死牛肉,食之死。后人有见之者,夫妻皆蹑虚而行。发视所埋处,惟有烂牛肉,无别物。...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太宗德妃燕氏(609年-671年),墓志留白其名与字,涿郡昌平人。唐太宗为秦王时,礼聘入府,627年(贞观元年)封贤妃,644年(贞观十八年)封德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650年(永徽元年),拜为越国太妃;671年(咸亨二年)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