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唐中宗时期
唐中宗时期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李显

李显

朝代:唐朝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查看全文

来俊臣

来俊臣

朝代:唐朝

来俊臣(651年697年),雍州万年人。武则天执政时的著名酷吏。因告密获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司仆少卿,组织数百名无赖专事告密,又设推事院,大兴刑狱,与其党羽朱南山等撰写《罗织经》,制...查看全文

骆宾王

骆宾王

朝代:唐朝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查看全文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朝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查看全文

褚遂良

褚遂良

朝代:唐朝

褚遂良即诸遂良(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公元596年-公元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唐...查看全文

张鷟

张鷟

朝代:唐朝

张鷟(约660740年),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代小说家。他于高宗李治调露年登进士第,当时著名文人蹇味道读了他的试卷,叹为"天下无 双",被任为岐王府参军。此后又应"下笔成章"、"才高位...查看全文

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

朝代:唐朝

安乐公主(唐朝公主)一般指李裹儿(684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查看全文

王玄策

王玄策

朝代:唐朝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年―661年)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玛卡达送...查看全文

陈子昂

陈子昂

朝代:唐朝

陈子昂(约659~约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查看全文

张仁宝

张仁宝

朝代:唐朝

张仁宝,校书郎张仁宝非常有才学,年纪很轻就死了,死后,他家将他的灵柩从成都运回家乡阆中下葬。没下葬前,暂时停放在东津寺里。清明这天,家里人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开门看外面却没有人,发现门上有一片芭蕉叶,上面题着一首诗:寒食家家尽禁烟,野棠风坠小花钿。为今空有孤魂梦,半在嘉陵半锦川。全家十分惊异。端午...查看全文

郑愔

郑愔

朝代:唐朝

郑愔(?-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查看全文

终南山翁

终南山翁

朝代:唐朝

终南山翁,白居易《卖炭翁》中人物,因居住在终南山靠砍柴卖炭生活,故称终南山翁。从前有一位卖炭的老人,他以在终南山砍柴烧炭来维持生活。由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砍柴烧炭,使他过早的衰老了,头发白白的...查看全文

丘行恭

丘行恭

朝代:唐朝

丘行恭(586年―665年),原籍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后随父丘和迁居郿城(今陕西郿县),西魏镇东将军丘寿之孙,左武侯大将军、稷州刺史丘和之子,唐朝初年将领。丘行恭有勇力,善骑射。隋末聚兵起义,保守郿城。义宁元...查看全文

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

朝代:唐朝

贺兰敏之(642-671年),字常住,汉族,唐代河南洛阳人。贺兰安石(史书记为越石,敏之墓志则记为安石,今从墓志改)与韩国夫人(武则天的姐姐)武顺的儿子,贺兰敏月的哥哥,武则天的甥男。贺兰敏之被武则天所杀。母亲为武...查看全文

丰干

丰干

朝代:唐朝

丰干,唐代高僧,又作封干,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七、八世纪,唐玄宗开元初前后在世。剪发齐眉,衣布袋,居天台山国清寺。昼则舂米供僧,夜则扃房吟咏,或骑虎巡廊唱道。人或借问,只对随时而已,更无他语。尝于京师为闾丘胤治疾。胤牧台州,乞丰干一言。丰干曰:到任后谒文殊、普贤,在清国寺执受涤器,名寒山、拾得者...查看全文

韦后

韦后

朝代:唐朝

韦后一般指韦皇后(唐中宗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生母,谯王李重福、节愍太子...查看全文

刘昭禹

刘昭禹

朝代:唐朝

刘昭禹,[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云:一云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为诗,不惮风雪。仕楚,累为县令,后署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15首传于世。刘昭禹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查看全文

中寤

中寤

朝代:唐朝

中寤,蜀州(今四川崇州)僧。高宗仪凤间,传青城民王仙柯服道士所遗灵丹,拔宅上升。后中寤于龙池山见其精神爽朗,异于常叟。询其飞升之事,王仙柯告以实为全家隐于后山,修道求长寿而已。中寤遂作诗以赠。事迹见《诗话总龟》卷四七引《北梦琐言》。《全唐诗》存诗1首。赠王仙柯(唐中寤)七言律诗,押庚韵,题注:《诗话...查看全文

娄师德

娄师德

朝代:唐朝

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名将。娄师德进士出身,由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后以文官应募从军,西征吐蕃,立有战功,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又升任左...查看全文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朝

李咸用朝代:唐代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查看全文

城阳公主

城阳公主

朝代:唐朝

城阳公主(约630年671年)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之女,唐高宗同母妹妹,太平公主姑母兼婆母,生年不详。贞观中,出降莱国公杜如晦次子杜荷,后杜荷因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被杀。杜荷死后,城阳公主再降薛瓘。...查看全文

李邕

李邕

朝代:唐朝

李邕(678~747年),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唐朝宗室。李凤之孙。李善之子。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查看全文

钟馗

钟馗

朝代:唐朝

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旧时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人,(据古籍记载及专家学者考...查看全文

卢照邻

卢照邻

朝代:唐朝

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诗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查看全文

崔瓘

崔瓘

朝代:唐朝

崔瓘朝代:唐代崔瓘,字汝器,博陵人也。以士行闻,莅职清谨。累迁至澧州刺史,下车削去烦苛,以安人为务。居二年,风化大行,流亡襁负而至,增户数万。有司以闻,优诏特加五阶,至银青光禄大夫,以甄能政。迁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瓘到官,政在简肃,恭守礼法。将吏自经时艰,久不奉法,多不便之...查看全文

韦皇后

韦皇后

朝代:唐朝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生母,谯王李重福、节愍太子李重俊、新都公主、定安...查看全文

唐高宗

唐高宗

朝代:唐朝

唐高宗一般指李治(唐高宗)(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查看全文

宋璟

宋璟

朝代:唐朝

宋璟(663年737年),祖籍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后徙居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历任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查看全文

周昉

周昉

朝代:唐朝

周昉(公元8世纪-9世纪初),唐代著名画家,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出身显贵,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能书,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容貌端庄,体态丰肥,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查看全文

李旦

李旦

朝代:唐朝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唐中宗同母弟。李旦早年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母亲武则天的傀儡。他在武周建立后,被降为...查看全文

张若虚

张若虚

朝代:唐朝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查看全文

张昌宗

张昌宗

朝代:唐朝

张昌宗(?-705年),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排行第六。美姿容,人称六郎美如莲花。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张昌宗向武则天推荐了哥哥张易之,兄弟一起入寝宫侍奉。朝内高官、宗...查看全文

申欢

申欢

朝代:唐朝

申欢,不知何许人。申欢前生为梓潼薛君胄。好服食,多寻异书,日诵黄老一百纸。八月十五日,长啸独饮,忽觉两耳有车声,因颓然思寝。头才至席,遂有小车,朱轮青盖,驾赤犊,出耳中,各长二三寸。有二童子,绿帻青帔,亦长二三寸,谓君胄曰:吾自兜玄国来。君胄大骇曰:君适出吾耳,何谓兜玄国来?二童子曰:兜玄国在吾耳中...查看全文

阎立本

阎立本

朝代:唐朝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 唐代政治家,大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阎立本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朝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查看全文

道宣

道宣

朝代:唐朝

释道宣(596一667),唐代律僧,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京兆人,俗姓钱,字法遍,吴兴(今浙江北部)人,(一说长城人;《宋高僧传》作丹徒人)。道宣研究戒律,盛名远播西域。生于...查看全文

袁天罡

袁天罡

朝代:唐朝

袁天罡,生卒年不详。唐代最著名的相师,中国相术大师。四川成都人。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善风鉴,累验不爽,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井(临邛)令。相传他懂得“风鉴”...查看全文

尉迟恭

尉迟恭

朝代:唐朝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查看全文

裴光庭

裴光庭

朝代:唐朝

裴光庭朝代:唐代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出身于河东裴氏中眷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因建议让突厥参与封禅,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查看全文

周兴

周兴

朝代:唐朝

周兴(?691年),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武则天重用的酷吏之一,官至尚书左丞。少习法律,由尚书省都事累迁为司刑少卿、秋官侍郎。武则天临朝,受命掌管刑狱,贪暴残酷,专以严刑逼供,先后陷害数千人。天授元年(690...查看全文

默啜可汗

默啜可汗

朝代:唐朝

默啜可汗(?-716年)一作墨啜。唐时东突厥可汗。姓阿史那氏,名环。骨咄禄弟。天授二年(691年)立,称阿波干可汗。证圣元年(695年),受封为迁善可汗。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助唐平契丹,受封为立功报国可汗。...查看全文

吕岩

吕岩

朝代:唐朝

吕岩即吕洞宾,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又名大纯阳万寿...查看全文

吕洞宾

吕洞宾

朝代:唐朝

吕洞宾即吕岩,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又名大纯阳万寿...查看全文

上官昭容

上官昭容

朝代:唐朝

上官昭容朝代:唐代上官昭容一般指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查看全文

噶东赞宇松

噶东赞宇松

朝代:唐朝

噶东赞宇松即禄东赞,藏籍称噶尔·东赞域松,或噶东赞宇松。一般指噶尔·东赞(藏语拼音:ga tong zain yü sung,威利:mgar stong btsan yul srung,?-667年),汉文史籍中以禄东赞、论东赞、大论...查看全文

李恪

李恪

朝代:唐朝

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同时...查看全文

裴耀卿

裴耀卿

朝代:唐朝

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唐朝宰相,宁州刺史裴守真之子。裴耀卿出身河东裴氏南来吴裴,历任秘书正字、相王府典签、国子主簿、詹事府丞、河南府士曹参军、考功员外郎、右司郎中...查看全文

寒山

寒山

朝代:唐朝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查看全文

李忠

李忠

朝代:唐朝

李忠(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庶长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长兄。母为宫人刘氏。李忠生于东宫,初封陈王,官任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立为太子。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废黜李忠的太子之位,改封梁王,授...查看全文

韩休

韩休

朝代:唐朝

韩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韩休制举出身,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查看全文

诺曷钵

诺曷钵

朝代:唐朝

诺曷钵(?-688年),吐谷浑汗国末代统治者,慕容顺之子。年幼嗣位。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唐太宗遣军援之,封为河源郡王,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十五年(641年),其丞相宣王专...查看全文

卢藏用

卢藏用

朝代:唐朝

卢藏用朝代:唐代卢藏用(约664-约713),字子潜,唐代诗人,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少以文辞才学著称,举进士,不得调,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山。长安(701-704年)中召授左拾遗,神龙中,为礼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以托附太平公主,流放岭南。与陈子昂友善,曾编辑《陈伯玉文集》赞子昂卓立千古,横制颓...查看全文

薛元超

薛元超

朝代:唐朝

薛元超朝代:唐代薛元超(623年-684年),名振,以字行,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唐朝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文学馆学士薛收之子。薛元超出身于河东薛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饶州刺史、东台侍郎、简州刺史、正谏大夫,袭爵汾阴县男。仪凤元年(676年)...查看全文

富嘉谟

富嘉谟

朝代:唐朝

富嘉谟朝代:唐代富嘉谟(?~706)字号不详。雍州武功(陕西武功)人。唐代散文家。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中累授晋阳尉,时吴少微也在晋阳,魏郡谷倚为太原主簿,三人均以文词见长,称为北京三杰。又以文词崇雅黜浮,浑厚雄迈,而被仿效,称为吴富体。唐中宗时预修《三教珠英》。中宗神龙初,韦嗣立荐为左台监察御史,不久...查看全文

刘子玄

刘子玄

朝代:唐朝

刘子玄即刘知几、刘知己(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查看全文

崔湜

崔湜

朝代:唐朝

崔湜朝代:唐代崔湜(sh)(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查看全文

徐敬业

徐敬业

朝代:唐朝

徐敬业(唐朝英国公)一般指李敬业(?684年),祖籍曹州离狐,李勣之孙,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袭了祖父的英国公爵位。李敬业从小善于骑射,有才智,曾任眉州刺史,后坐事被贬为柳州司马。武则天废唐中宗立睿宗,临朝...查看全文

裴炎

裴炎

朝代:唐朝

裴炎(?-684年),字子隆,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唐朝宰相。裴炎出身于河东裴氏洗马裴,明经及第,历任濮州司仓参军、御史、起居舍人等职,后以黄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又进拜侍中。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查看全文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朝代:唐朝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查看全文

魏玄同

魏玄同

朝代:唐朝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魏征家族原籍后裔之一,魏玄同的巨鹿始祖为巨鹿太守魏歆,魏玄同曾被封为巨鹿县男。举进士,累转司列大夫。因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上元初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荐玄同有时务之才...查看全文

张仁愿

张仁愿

朝代:唐朝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张仁愿被...查看全文

 157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历朝历代名人大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