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先秦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々。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个寂寞旳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诗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做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做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注释
(1)板板:反,指违背常道。
(2)卒瘅(cuì dàn):劳累多病。卒通“瘁”。
(3)不然:不对。不合理。
(4)犹:通“猷”,谋划。
(5)靡圣:不把圣贤放在眼里。管管:任意放纵。
(6)亶(dǎn):诚信。
(7)大谏:郑重劝戒。
(8)无然:不要这样。宪宪:欢欣喜悦的样子。
(9)蹶:动乱。
(10)泄(yì)泄:通“呭呭”,妄加议论。
(11)辞:指政令。辑:调和。
(12)洽:融洽,和睦。
(13)怿:败坏。
(14)莫:通“瘼”,疾苦。
(15)及:与。同寮:同事。寮,同“僚”。
(16)嚣(áo)嚣:同“聱聱”,不接受意见的样子。
(17)维:是。服:用。
(18)询:征求、请教。刍:草。荛(ráo):柴。此指樵夫。
(19)谑谑:嬉笑的样子。
(20)灌灌:款款,诚恳的样子。
(21)蹻(jué)蹻:傲慢的样子。
(22)匪:非,不要。耄:八十为耄。此指昏愦。
(23)将:行,做。熇(hè)熇:火势炽烈的样子,此指一发而不可收拾。
(24)懠(qí):愤怒。
(25)夸毗:卑躬屈膝、谄媚曲从。毛传:“夸毗,体柔人也。”孔疏引李巡曰:“屈己卑身,求得于人,曰体柔。”《尔雅》与蘧蒢、戚施同释,三者皆连绵字。
(26)威仪:指君臣间的礼节。卒:尽。迷:混乱。
(27)载:则。尸:祭祀时由人扮成的神尸,终祭不言。
(28)殿屎(xī):毛传:“呻吟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殿,《说文》作念;屎,《说文》作吚。”
(29)葵:通“揆”,猜测。(30)蔑:无。资:财产。
(31)惠:施恩。师:此指民众。
(32)牖:通“诱”,诱导。
(33)埙(xūn):古陶制椭圆形吹奏乐器。篪(chí):古竹制管乐器。
(34)璋、圭:朝廷用玉制礼器。
(35)益(ài):通“隘”,阻碍。
(36)辟:通“僻”,邪僻。
(37)立辟(bì):制定法律。辟,法。
(38)价:同“介”,善。维:是。藩:篱笆。
(39)大师:大众。垣:墙。
(40)大邦:指诸侯大国。屏:屏障。
(41)大宗:指与周王同姓的宗族。翰:骨干,栋梁。
(42)宗子:周王的嫡子。
(43)戏豫:游戏娱乐。
(44)渝:改变。
(45)驰驱:指任意放纵。
(46)昊天:上天。明:光明。
(47)王(wǎnɡ):通“往”。
(48)游衍:游荡。

【作品鉴赏】

《板》这首诗词,出自《诗经》中的一篇《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正如邵公所言,尽管当时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还是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首相传为凡伯(郑笺说他是“周公之胤”,“入为卿士”;魏源《古诗源》说他就是《汲冢纪年》中的“共伯和”)所作的讽刺诗,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板》讽刺厉王著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
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至于全词多用正言直说,也使其更具后代谏书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荡、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而叠字的多处运用、比喻对照的生动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这首《板》与另一首《荡》同以讽刺厉王著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见。

作者介绍

佚名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陈小明、陈大文,常见于香港影视。佚名...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淡如烟 的原文1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风花雪月 的原文1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网友 无聊 的原文1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灵气 的原文1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突然不想平凡 的原文1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网友 跳跃指间的幸福 的原文1

犹之未远,是用大谏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哭也要有君子的风度 的原文1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词好,评好,鉴赏更好。

网友 夜里,你在想着谁 的原文1

古代诗人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能给人以独特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的描述,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

网友 浪狼 的原文1

威仪卒迷,善人载尸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那些年 的原文1

无俾城坏,无独斯畏,尼玛,太赞了

网友 你是我心上的一道疤, 的原文1

太棒了!

网友 每天快乐一点 的原文1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我喜欢

网友 红颜为谁美 的原文1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棒棒哒

网友 白衣宝宝 的原文1

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然后、那 的原文1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尼玛,太赞了

网友 关于今昔 的原文1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所以能感动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首先是因为诗人在自己先受感动,有真情实意,方能以真情感染别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以感人,就是因为道尽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通篇未曾道出“情”字,却深情立现。

网友 水中的鱼 的原文1

天之方懠太美妙了

网友 冷颜 的原文1

简短精炼,言简意。对仗押韵,对称均衡。比兴手法,形象思维。语言贴切,情感真挚。谋求创新,新颖别致。志存高远,启迪智慧。

网友 中国移动我不动 的原文1

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棒棒哒

格调高雅,不落俗套而别有一番韵味。

网友 风花雪月 的原文1

不实于亶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网友 心、归何方 的原文1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伊水 的原文1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爱永远一样ゞ 的原文1

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指尖芭蕾 的原文1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我喜欢

网友 三国的黎明 的原文1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good

网友 随风飘 的原文1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完美

网友 你定 的原文1

老夫灌灌,小子蹻々诗情画意啊

网友 五行三界 的原文1

好诗!大气磅礴!

网友 醉了累了 的原文1

无为夸毗我要背下来。

网友 云和山的彼端 的原文1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诗情画意啊

网友 那奇妙的梦 的原文1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小米粥 的原文1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向前看 的原文1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的原文1

靡圣管管,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海誓不盟 的原文1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意境太深了

网友 平行线 的原文1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芯~尘埃落定 的原文1

古人云“诗言志”。古代许多先贤圣哲,往往用诗词表达哲理。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令人咏诵不绝。

【佚名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