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期盼有书信来与我期约,所以见到香草和兰草还有杜若,就禁不住起相思之意。昨天夜里梦到了友人,道一声珍重。到了暮春时节,而且东风就要把美人吹送到自己身边来了,虽然相见遥遥无期,相思却绵绵不断。此时正当三月三十日,春景不常,很快春天就要离去了。虽然以后将是遍地的绿荫和累累的果实,可如今我却盼望春天再长一些,花期再长一些。
注释
⑴定风波: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以五代欧阳炯所作为正格。双调六十二字,平韵仄韵互用。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醉琼枝》。
⑵与我期:言对方有信来与我相约。
⑶”便从“句:由兰草、杜若而引起相思之情。这里暗用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意思。兰杜:兰草和杜若,均为香草。
⑷相思: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同时也指相思病。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一天来好事里头藏,其间也没甚诸般丸散,写着个专治相思的圣惠方。”
⑸“昨夜”句:《庄子·逍遥游》:“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⑹蝶衣;喻轻盈的花瓣。 宋刘克庄《卜算子·惜海棠为风雨所损》词:“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⑺毕竟:到底,终归。 唐许浑《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诗之一:“毕竟成功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
⑻成阴并结子:据《丽情集》记载杜牧早年游湖州,遇一位十来岁少女,约定十年后当湖州郡守时来娶。然杜牧十四年后才出守湖州。结果此女嫁已三年,且生三子。杜牧《怅诗》日:“自是寻春去校(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后人常以“成阴结子”喻比女子结婚生子。
⑼而今:如今。 唐张安世《苦别》诗:“向前不信别离苦,而今自到别离处。”
⑽但愿:只愿,只希望。 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⑾“而今”句:如今倒希望开花迟些。辛弃疾《摸鱼儿》词:“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作品鉴赏】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以伤春为题材,围绕情人书信而展开遐想,写的情意绵绵,缠绵悱恻,流露出了词人惜春怀人的感情
春天为万物勃生之时,人之情感也在春天时最为丰富。此时若接到念中情人相约会的书信,必然会十分喜悦。该词反映了这种欣喜、激动之情。开头便叙事,“为有书来与我期”,是全篇抒情的出发点,以下情感均由此生发开来。因为接到情人书信,要与我期约,于是便惹起我对美人的思念之情。昨天夜晚我便像庄子一样作梦,在梦中已经会见了情人。醒后我反复叮嘱自己,可要珍重,不要被相思折磨出病来,因为东风就要把美人吹送到自己身边来了。
“东风要到送春时”含意很丰富,一是将到暮春,可叹;二是暮春时将与情人见面相亲,可喜;三是暗示东风即要把“春”送给自己了。下片转写对见面时情形的猜测和自己的心愿,表现出词人的钟情。到三月三十日时,春天将尽。这时,百花大多已经殒落结子,所以,词人内心中只是希望著花再迟一些。花儿迟则不易结子。这里有暗喻,实际是担心意中人已属他人并结婚生子,故只愿她“著花迟”。该词从接到情书写起,把一个恋人对爱情渴望而又焦虑的心理展示得细致入微,情感描写往复回环,富有波澜。
【名家点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蒿庵词有看似平常而寄兴深远,耐人十日思者,如《定风波》云云,暗含情事,非细味不见。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自古多少有才有识之士,人生际遇令今人感慨万千。试问当下这种故事是否仍在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