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明代

对客

朝代:明代     作者:归子慕

默然对客坐,竟坐无一语。
亦欲通殷勤,寻思了无取。
好言不关情,谅非君所与。
坦怀两相忘,何害我与汝。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随风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默然对客坐,竟坐无一语。亦欲通殷勤,寻思了无取。
好言不关情,谅非君所与。坦怀两相忘,何害我与汝。
注释
①归子慕,万历十九年举人,再试礼部不第,打消为官念头,隐居江村,以诗为乐。
②与:赞赏。
 

【作品鉴赏】
《对客》写作者主客相对的心绪变化,表达了诗人率真、淡泊的心境

诗中写主客相对,诗人一言不发,内心却经历了微妙的心绪变化从静坐默然(无语)——想热情交流(心动欲语)——心灵相通(揣想心意)——坦然相忘(坦然无语)。该诗语言平淡质朴(清新自然、浅易)。运用“静坐”“心动”“相忘”等不饰雕琢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于平淡之中透出诗人那份率真、淡泊的心境(塑造了清净、淡泊、率真的形象)。

作者介绍

归子慕
归子慕(1563~1606)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之子,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〆即使说抱歉 的原文1

巧联地名人名使古今贯通,意蕴衔接。如《长沙》全词一连嵌入了屈原、曾国藩、毛泽东、马英九、雷锋等22位长沙名人和过客。字字担纲,典典精确,高坡注马又珠连壁合。又如《沁园春*共合基石—黄兴故居》连续嵌进了广州、汉阳、长沙、日本、花岗、石城、南北七个地名。高度概括了黄兴的足迹所至,读来妙不胜收,韵味无穷。

这首诗就是强

网友 无休止的贪婪 的原文1

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网友 半个灵魂 的原文1

简短精炼,言简意。对仗押韵,对称均衡。比兴手法,形象思维。语言贴切,情感真挚。谋求创新,新颖别致。志存高远,启迪智慧。

网友 只付沉默. 的原文1

温柔的南风在湖面上送来了波绿的水波,水波清沥透彻,风自已感动的流下了热泪,黛墨似的被水环绕的群山也陶醉了。但词人用轻盈的笔锋一转,道出了浪起、水绿、风泪、山醉的真正原因,原来是美丽的仙女来到了仙女湖畔,她们婀娜多姿的舞姿让这里山、水、风都醉了。

网友 白纸上的旋律 的原文1

谁如果乱改诗句,小心我让雷劈死你!

网友 谁许我一世欢颜╮ 的原文1

默然对客坐,竟坐无一语,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滟丽玫瑰`呮剰伤? 的原文1

亦欲通殷勤,寻思了无取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网友 ヽ放荡的青春 的原文1

把游子思家由无形的思念变为有形的牵挂和想往。把思家的情感推向极致。令人魂牵梦萦欲罢不能。

网友 你走呀 的原文1

儿庄大捷,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最可以扬眉吐气的一场漂亮战役。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为此,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这场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

网友 花落雨停心为伴 的原文1

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空虚人生 的原文1

我学过

网友 ❤我不用网名了 的原文1

坦怀两相忘,何害我与汝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好言不关情,谅非君所与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归子慕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