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明代

沧浪亭记

朝代:明代     作者: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扼杀回憶是生命的意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
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如此,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钦重。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文瑛好读书,爱做诗,常与我们郊游,我们称他为沧浪僧。
 注释
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
文瑛:生平不详。
庵:小庙,多为女尼所居。
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他曾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该亭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亟:屡次。
吴越:指吴越王,即唐末钱镠,官拜节度使。后拥兵自重,建国吴越,称吴越国王,是五代十国时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
有国时:国家存在的时候。
广陵王:指吴越王钱镠的儿子钱元瓘。
吴中:指苏州一带地区。
治南园:辟建南园。
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
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孙承祐:钱镠的孙子钱俶的岳父,故说为“外戚”。
迨:到,等到。
淮海纳土:指吴越国主钱俶献其地于宋。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了宋王朝。
禅者:指信奉佛教的人,即佛教徒。
遗事:前人或前代留下来的事迹。
复:恢复。
构:指建筑。
朝市:人世,尘市。
改易:改变,变化。
姑苏之台:姑苏台,在今苏州城西南。据传是春秋末期由吴王阖闾、夫差两代君主所建,工程浩大。越灭吴,被焚毁。
五湖:这是泛指包括太湖在内附近所有的湖泊。
渺茫:形容一望无际。
太伯:周代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古公亶父的次子。传说太子准备将幼子季历立为王,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就远避江南,遂为当地君长,成了春秋时吴国的开国者。
阖闾:春秋时吴国的国王(公元前514-公元前496年)。夫差:阖闾的儿子,吴国的国王(公元前496-公元前475年)。
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他投奔到吴国,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仲、蠡:指文种和范蠡。文种,春秋末年越国大夫,楚人;范蠡,春秋末年楚人,曾辅助越王灭吴。
钱镠:吴越国的建立者,在位有二十五年(公元907-公元932年)。
四世:四代。吴越国共历五主,故云。
姻戚:因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乘时:趁机。
奢僭(jiàn):奢侈豪华过度而不合礼制法度。僭(jiàn):超越本分。
释子:佛教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
澌然而俱尽:犹一同消亡。澌,冰块消融的样子。
有在:犹言就在这个地方。
徒:门生,学生。
游:交游。
【作品鉴赏】
《沧浪亭记》归有光应佛徒文瑛的请求而写的一篇专记,记述了沧浪亭的历史变迁
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主要说明写作此文的原因。首句即点明文瑛所居之地乃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昔日所建沧浪亭的旧址。这是全文的一根主线,后文的记述历史、抒发感慨,都是紧紧围绕这根主线的。紧接着的“亟求”二字,不仅表达了文瑛对作者的敬慕推崇,也表明了作者谦虚的美德。因为苏舜钦曾写过一篇《沧浪亭记》,自己若冒然而写,则有不恭不敬之嫌。“亟求”,则可谓盛情难却,不得不写,并非有意班门弄斧。按常理,此种文章应把重点放在沧浪亭优美的景色和精良的结构上,可本文却并未涉及于此,原因就是作者没有以自己的口来进行解释说明,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一段文瑛的请求之语,这段看似平常的对话,却含深义。原来苏子美为此写过记,且是“记亭之胜也。”作者不愿拾人牙慧、步人后尘,而是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所以为者”之上。利用对话避免正面平铺直叙的呆板,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受。这种艺术构思确实可谓巧妙。
《沧浪亭记》归有光通过古今对比,抒发对世事变化的感慨,表现对名利等的淡泊胸怀
文章的第二段主要记述沧浪亭多次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作者抓住了由“园”到“亭”、由“亭”到“庵”、再由“庵”到“亭”的变化,不到一百字的篇幅,表现了长达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说明作者具有高超的概括能力和广博学识。
文章的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在抒发自己因园亭的变化而产生的感慨之同时,强调了“士之欲垂名于千载”、“则有在矣”的道理,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的胸怀。世享变化乃古今之必然,登高台,眺望山湖想到早在春秋时,许多人为吴越之地争夺不休,“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今像太伯虞仲、阖间夫差、子胥、种蠡已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与之相比,庵与亭的变化就能算不得什么了。透过感慨,作者那种欲超脱于尘事羁绊的淡然就呈现出来了。作者将笔一宕,又落在沧浪亭上。此地在钱氏吴越之时是“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今不仅渐然而尽,甚至未给后人留下任何印象。与之相反的是苏舜钦建造的一座小亭,却令后人“钦重如此”。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渐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一篇曲折文字,主意只在此一句。作者未作更明白的揭示,不言明而令人尽可意会,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
【名家点评】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二:“忽为大云庵,忽为沦浪亭,时时变易,已足唤醒世人。中间一段点缓,凭吊之感,路然动色。至末一转,言士之垂名不朽者,固自有在,而不在乎辛之扰存,此意开人知识不浅。”
过珙《古文评注》卷十:“文致曲折淋漓,大苏集中最多此种。”
程润德等《古文集解》卷八“俯昂凭吊,慷慨无穷,大有卢陵笔意。今中垂宋抚军捐体重修此亭,其旁理事增华,益加壮丽,吴之名流咸筋味于此焉。风流相赏,千载感召,有以哉!”

 

作者介绍

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我想知道你的不舍* 的原文1

只有参悟透了格律诗词的种种规则和特质,才能爱之深、护之切,增强遵循、掌握、呵护它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网友 眼眸里的悲伤 的原文1

清晰雅致,韵味无穷,就如名字一样,琴声悠扬,文字婉致。

网友 y1旧那么洒脱, 的原文1

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尼玛,太赞了

网友 锋利的回忆 的原文1

好古老...早学过...可是还是点个赞…

网友 徘徊这个流年 的原文1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当习惯变成依赖。 的原文1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网友 我不该o苡對愛死惢 的原文1

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我最喜欢这句

一句一意,前紧后松,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网友 往如时忆 的原文1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意境太深了

网友 稍纵即逝 的原文1

而用韵、用声的讲究,只是处于较次的地位。本人非不懂诗韵,相反,自有一套比《平水韵》更严格,因而更和谐的诗韵(参考了保留很多古音韵的广州话自编),只是尚未成熟,从不示人。如有谙熟各地方言的行家里手,愿与一起探讨,从而总结出一套既符合普通话音韵特点,又与众多方言尽可能适应的新诗韵,则是不负诗坛盛世,“齐为梦圆多出力”。

网友 ▓﹏゛爱永远一样ゞ 的原文1

good

网友 ◇◆除了爱╮ 的原文1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厌倦现在的你ぉ 的原文1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这句真好

网友 ﹏謓心1o0% 的原文1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所以能感动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首先是因为诗人在自己先受感动,有真情实意,方能以真情感染别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以感人,就是因为道尽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通篇未曾道出“情”字,却深情立现。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这绝对千古名句

网友 只付沉默. 的原文1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

网友 其实俄真的爱过迩ゝ 的原文1

只有参悟透了格律诗词的种种规则和特质,才能爱之深、护之切,增强遵循、掌握、呵护它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网友 情绪搜索中 的原文1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承诺、成空 的原文1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天使让我爱你的ゞ 的原文1

用笔自然,简洁入味;

【归有光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