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山行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萍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烟夜-B″”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萍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
①空碧,即“碧空”。

②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

③苹,大的浮萍。④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作品鉴赏】
《山行即事》作者用“浮云在空碧”描述,并不出色。然而继之以“来往议阴晴”,就境界全出,精彩百倍
这十个字要连起来读,连起来讲: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些什么呢?忙于“议”,“议”什么呢?“议”究竟是“阴”好,还是“晴”好,“议”的结果怎么样,没有说,接着便具体描写“山行”的经历、感受。“荷雨洒衣湿,萍风吹袖清”——下起雨来了;“雀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太阳出来了。浮云议论不定,故阴晴也不定。(宋人诗词中写天气,往往用拟人化手法。)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云朵在碧空浮游,本来是常见的景色;作者用“浮云在空碧”描述,也并不出色。然而继之以“来往议阴晴”,就境界全出,精彩百倍。颔联写“阴”。“荷雨”,一方面写出沿途有荷花,丽色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雨不很猛,不会给行人带来困难,不影响人的兴致。这雨当然比“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大一些,很大但也很有限。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洒湿,反而凉爽些。“萍风”,是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说它“吹袖清”,可见风也并不大。雨已湿衣,又加风吹,人的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可若没有这风和雨,“山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山行即事》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既是鹊的喜悦,也是人的喜悦
颈联写“晴”。喜鹊厌湿喜干,又称为“干鹊”,雨过天晴,它就高兴地叫起来了。诗人抓住这一特点,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既是鹊的喜悦,也是人的喜悦。荷雨湿衣,带来爽意;继而雨停日出,便没了细雨绵绵的烦人的担心。所以,日出正是作者心中所盼望的事情。下句写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的情景。“波平”,从侧面写了风的柔和。“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尾联写山色。用了拟人化手法,是反用。“山色不言语”,意思当然是:山色能言语而不言不语。山色经过雨洗,又加上阳光的照耀,其明净秀丽,真令人赏心悦目。“不言语“尚且能”“唤醒三日酲”,那“言语”,更会怎样呢?此处反面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此处并非说“山行”者喝多了酒,需解酒困,而是夸张地表现“山色”的可爱,可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以“山行”为题,结尾才点“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萍风吹袖、雀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全诗写的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作者介绍

王质
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其先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年二十三游太学,与九江王阮齐名。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召试馆职,为言者论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一)。先后入汪澈荆襄、张浚江淮幕...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失心腐骨 的原文1

联家采用了自对、叠字、复辞等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得联语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动,全联更加出彩。

网友 烟夜-B″ 的原文1

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

网友 留不住的沙┗ 的原文1

古朴典雅又不乏登高壮观的超拔。其词作或黄钟大吕豪放不羁,或柳岸晓月雄鸡高唱。既让人热血奔涌又牛角挂书,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感受到古道热肠、图腾复活、灵魂芬芳。

网友 流年割容颜※ 的原文1

词通俗易懂,且切题、切情、切时。不失为佳作。

网友 被受伤的眼睛 的原文1

学习学习

网友 往如时忆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网友 平行线 的原文1

意蕴上或空灵或充盈、或疏朗或稠密的均衡,格调上或委婉或昂扬、或恬淡或浓艳的均衡。

网友 窒息到点 的原文1

好诗情画意啊!!!!

网友 泪颜 的原文1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网友 寸断的感情 的原文1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王质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