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蓦山溪

朝代:宋代     作者:石孝友

莺莺燕燕。摇荡春光懒。时节近清明,雨初晴、娇云弄暖。醉红湿翠,春意酿成愁,花似染。草如剪。已是春强半。
小鬟微盼。分付多情管。痴騃不知愁,想怕晚、贪春未惯。主人好事,应许玳筵开,歌眉敛。舞腰软。怎向轻分散。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未语先笑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看你 的原文1

很好很不错大家都来看看吧

网友 掩饰﹏伤痛` 的原文1

巧联地名人名使古今贯通,意蕴衔接。如《长沙》全词一连嵌入了屈原、曾国藩、毛泽东、马英九、雷锋等22位长沙名人和过客。字字担纲,典典精确,高坡注马又珠连壁合。又如《沁园春*共合基石—黄兴故居》连续嵌进了广州、汉阳、长沙、日本、花岗、石城、南北七个地名。高度概括了黄兴的足迹所至,读来妙不胜收,韵味无穷。

网友 吢碎ゞ是太傻 的原文1

主人好事,应许玳筵开,歌眉敛意境太深了

网友 对你痴痴醉醉 的原文1

醉红湿翠,春意酿成愁,花似染我就会这句

网友 失心腐骨 的原文1

莺莺燕燕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草如剪nice

网友 葬♥你那里 的原文1

已是春强半千古名句

网友 对不起,我只能说抱歉 的原文1

此律虽没有深奥的文字、华丽之辞藻,但亮在言淺意深,且深具感染力。一般普罗大众也都看得懂,更易引起共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吧!以上这点就是我推介此律的最大因素。朋友们!当您读完全诗后,或许您也会感染到一股淡淡的惆怅之味,久久不去吧!

网友 请继续関注。 的原文1

痴騃不知愁,想怕晚、贪春未惯,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乐活青春 的原文1

让作者心头郁悒、感慨万千,默默地以往事只能回味来作结。

网友 执情 的原文1

田园杂兴选杂感,文笔洒脱,心境辽阔,只有平和的心态相伴才会开心的生活,辞工韵佳,

古诗作者大都对事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洞悉,对抒发的情感有真切的体会和深沉的感受,不作无病呻吟。对场景的描写,要观察细致、深入,有过人的直觉力,方能抓住特征,形成意境。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十字,用大写意的手法,呈现边塞风光的图景,意境高远、宏阔。

网友 谎言一直存在- 的原文1

清新柔美、婉约细致!遥祝愉快!

网友 裙下之君 的原文1

摇荡春光懒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这首诗好美啊

网友 记住你的温柔 的原文1

悉心研究、学习其规律,在广泛借鉴同仁成果的基础。

网友 √为悦己者容 的原文1

小鬟微盼点个赞!

网友 粗粮王_ 的原文1

怎向轻分散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时节近清明,雨初晴、娇云弄暖如品美酒

网友 丶万能的男人 的原文1

分付多情管,我超喜欢

舞腰软,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哥、入戏太深 的原文1

简短精炼,言简意。对仗押韵,对称均衡。比兴手法,形象思维。语言贴切,情感真挚。谋求创新,新颖别致。志存高远,启迪智慧。

【石孝友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