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兰陵王

朝代:宋代     作者:陈韡

角声切。何处梅梢弄雪。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蕖插空碧。邻翁问消息。为说红尘倦客。应怜笑、弓剑旌旗,底事留人未归得。
淮山旧相识。记急处笙歌,静里锋镝。隋堤杨柳犹春色。嗟十载人事,几番棋局,青油年少已鬓白。漫惆怅京国。
朱墨。困无力。似病鹤樊笼,老骥羁勒。夕阳不系栖林翼。待添竹东圃,种松西陌。功名休问,吾老矣,付俊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想伤害你所以我选择离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陈韡
陈韡(1179-1261),字子华,福州候官人。父孔硕,为朱熹、吕祖谦门人。韡让父郊恩与弟韔。登开禧元年进士第,从叶适学。...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等一旧人 的原文1

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蕖插空碧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潇洒 的原文1

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洁娜kina 的原文1

记急处笙歌,静里锋镝,太美了

网友 调情而已 的原文1

对称美、均衡美、和谐美、修辞美、意境美

网友 冰公主 的原文1

困无力千古名句

网友 心、比陶瓷要软 的原文1

好古老...早学过...可是还是点个赞…

网友 浮世之绘 的原文1

好诗!大气磅礴!

网友 冰若依 的原文1

似病鹤樊笼,老骥羁勒点个赞!

网友 浪郎 的原文1

要尊重诗人

网友 的原文1

角声切点个赞!

网友 醉卧红尘笑 的原文1

对仗工稳,巧构出彩

网友 苏堇小姐 的原文1

嗟十载人事,几番棋局,青油年少已鬓白棒棒哒

网友 醉卧红尘笑 的原文1

漫惆怅京国我就会这句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

网友 我们都傻 的原文1

功名休问,吾老矣,付俊杰我要背下来。

网友 0 的原文1

淮山旧相识 真猛

网友 的原文1

为说红尘倦客这句真好

网友 废墟上的繁华 的原文1

邻翁问消息意境太深了

网友 物欲的人生 的原文1

这只不过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具备了扎实的功底,在此基础上,心中的激情恰与眼前的实景交汇,顿时撞击出思想的光芒,笔下写出来的诗句,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籁之音。例如这结句的“手提落

网友 kobe菲菲 的原文1

隋堤杨柳犹春色诗情画意啊

网友 我就假装相信你了 的原文1

何处梅梢弄雪,我超喜欢

网友 十二岁月 的原文1

全篇结构上片是景中之情,下片也是景中之情。条理清楚,在结构上无大起大落,但读来如入其境,不禁拍案叫绝。

网友 叹清寒 的原文1

夕阳不系栖林翼,我超喜欢

网友 你走呀 的原文1

应怜笑、弓剑旌旗,底事留人未归得,这绝对千古名句

网友 不堪回首 的原文1

待添竹东圃,种松西陌太美妙了

网友 ^守候、悻福^ 的原文1

说了这么多,只是要让诗友明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这四种作用没有高低之分。如果你看到了一幅美景,你被它的美感动了,你想办法用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把它描绘下来,介绍给旁人看,旁人借助你的精彩描绘,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的景象,也觉得美,也一样受感动,这个“观”的作用就达到了。翟志国的这一首词,就属于这种情形。一句话,松花湖晨渡的景象,在诗人的笔下,写得真美。

【陈韡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