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兰陵王

朝代:宋代     作者:方千里

晚烟直。池沼波痕皱碧。年芳为、花态柳情。挼粉揉情酿春色。繁华记上国。曾识。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
行云去无迹。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当时谁信盟言食。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况分散南北。
悲恻。万愁积。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天涯何处相思极。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只是你的网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方千里
方千里,[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晚烟直千古名句

网友 ゝ久违的温柔 的原文1

池沼波痕皱碧我要背下来。

网友 同ー种执着- 的原文1

清晰雅致,韵味无穷,就如名字一样,琴声悠扬,文字婉致。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网友 脑海的记忆 的原文1

格调高雅,不落俗套而别有一番韵味。

网友 红色幻想 的原文1

这首诗就是强

网友 莫名的眼泪 的原文1

婉约有致又不失高标自然的韵味。其词作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昭示多彩斑斓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以直抵生命彼岸的真善美。

网友 Justonly 的原文1

一句一意,前紧后松,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儿庄大捷,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最可以扬眉吐气的一场漂亮战役。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为此,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这场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

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太美了

网友 自然而然 的原文1

年芳为、花态柳情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不必要哭泣# 的原文1

行云去无迹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惊慌恐惧‰ 的原文1

对仗工稳,巧构出彩

网友 相思轻放下 的原文1

哇哇哇太好了

网友 寂寞街道′谁来领路 的原文1

当时谁信盟言食,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花说. 的原文1

天涯何处相思极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一点点的思念、 的原文1

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心、归何方 的原文1

田园杂兴选杂感,文笔洒脱,心境辽阔,只有平和的心态相伴才会开心的生活,辞工韵佳,

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网友 去尼玛的爱情禽兽。 的原文1

自古多少有才有识之士,人生际遇令今人感慨万千。试问当下这种故事是否仍在发生呢。。。。。。

繁华记上国意境太深了

网友 仰望向日葵 的原文1

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诗情画意啊

网友 安静的、窒息 的原文1

挼粉揉情酿春色,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矫情羙奴: 的原文1

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尼玛,太赞了

况分散南北,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热气球い 的原文1

万愁积,我最喜欢这句

【方千里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