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作品鉴赏】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作者读了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後有感于友朋之离世,亦作诗抒发感慨
诗题中“见”字是“我”的意思,即刘禹锡自己,乐天即白居易,根据诗题可知:白居易感伤好友元稹(字微之)、崔群(字敦诗)、崔玄亮(字晦叔)相济去世,写了两首绝句给好友刘禹锡,刘禹锡看到诗後,写了这首诗作为酬答。首联,写即指读了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後有感于友朋之离世,亦作诗抒发感慨。
颔联,写到友人一一离开人间,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对于友人去世之伤痛无奈之情,自己的孤独之感溢于言表。颈联乃千古名句,亦最能体现刘禹锡的哲学思想。本义指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退让给后起的波浪。这里“陈叶”、“前波”可指微之、敦诗、晦叔等已经去世的好友,也可指旧事物。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对于友人去世之伤痛无奈之情,自己的孤独之感溢于言表
“新叶”、“後波”可指“晚辈”亦可指新事物。这一联我以为,至少包含了这些哲学思想: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概莫能外。体现了刘禹锡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发展是必然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那这一思想来看待我们今天遇到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具有积极意义,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这本身就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而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又具有它的客观必然性,而经济形势向好的方面转化最终会走出危机,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经济危机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漩涡,它不会改变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过程中一些不能经受阵痛的企业被有朝气的企业所取代也有它的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符合经济规律。既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就要顺应、利用规律。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刘禹锡有感于友人的去世,悲痛之余,他想到的也许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应该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颈联乃千古名句,亦最能体现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联系当今的金融危机,我们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危机是必然规律,既然如此,我们在应对危机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发生危机这一规律,比如发生经济危机,企业会减产,而这个时候,正是企业下新来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进行重组、展开技术革新,国家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展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好时期,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时期,才能新叶催陈叶,在阵痛中立于不败之地,为迎接下一个经济发展高峰期,准备条件。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亦不会有后波,新旧事物不是绝然对立的,不是毫无关系的。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旧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也见刘禹锡已经既有辩证思想,暗合对立统一规律。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体现了这一规律。联系如今的经济危机,可看出经济危机是原有世界经济秩序的产物,而我们在应对这一危机时的措施,有可应用于新的经济秩序中。
4.这两句诗还可以看出刘禹锡在认清上述规律後,体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