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柳字)

朝代:唐代     作者:戴叔伦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
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翦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
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
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
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被遗忘爱情︶是谁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失心腐骨 的原文1

诗的好坏,不在于思想性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发自真情,以及这种出自真情的吟唱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境界高的诗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是好诗无容置疑,但境界这个概念,空泛得很,有些诗,你很难界定或比较其

网友 我明明很温柔# 的原文1

纵观全联,笔为情动,景为情生,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网友 不想懂爱゛ 的原文1

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余生俱全的骚↙ 的原文1

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宁静致远 的原文1

只有参悟透了格律诗词的种种规则和特质,才能爱之深、护之切,增强遵循、掌握、呵护它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网友 在我掌纹中立身定命 的原文1

我要努力,也写一首好诗

网友 ヅ复古ゝ范儿 的原文1

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丢了自由∷ 的原文1

竟也就把中华民族捍卫国土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表达得那么给力,那么酷!于是,你一定信服得五体投地,这涂运桥也太有才了。

网友 情关· 的原文1

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尼玛,太赞了

网友 我把眼泪流完了。 的原文1

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我超喜欢

文笔优雅,只将景语作情语,立意清新,正是盛世好诗情。美景、良辰、雅兴、柔情,组合成一幅舒心悦目、动静相宜的水墨丹青,给人以美好的阅读享受。

这诗的有才就在于,诗作结构严谨,首尾衔接,一二句承接稳而七八句转结妙,中二联对仗工整,且颌联写实而颈联入虚,虚实相济恰到好处。层次展开脉络分明,开合有致笔力停当,收结之雄浑豪爽直有王昌龄边塞诗的那种气魄。

网友 ╰濵临死亡 的原文1

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我要背下来。

网友 去尼玛的爱情禽兽。 的原文1

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完美

网友 /不浪漫的浪漫。 的原文1

闻诗现景,胜似穿越時空。

网友 蓝柯一梦,杨花梦散 的原文1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good

网友 一样倔强 的原文1

古人在评词时有如下定论:词有表里俱佳,文质适中者。词中上乘也,有质过文后,也有文过质后;词中次乘也,有文无质者,也有质无文者;诸词中之下乘也,有质亡而无文者。也是我们习作之人谨记之言。

网友 柔情范儿 的原文1

我喜欢;风景、心境、风格,我喜欢。

网友 人儿何处归╭╮ 的原文1

翦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点个赞!

网友 ╰半死不活 的原文1

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太美妙了

【戴叔伦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