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两汉

项羽本纪赞

朝代:两汉     作者:司马迁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⒈个像若曦一样的女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虞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眼睛有两个瞳孔。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为什么兴起的那么快呢?秦朝的政治残暴,陈涉首先发难,起义反秦,当时的英雄豪杰蜂起响应,相互争夺天下,人数多得不可胜数。然而项羽没有尺寸之地可做凭借,乘着当时的形势,从民间兴起,不过三年,就率领五国诸侯灭亡了秦朝,随后分割天下,封授王侯,一切政令都由项羽发布,自己号为西楚霸王。他的王位虽然没有坐到底,可是近古以来,还不曾有过像他那样的人物。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楚地,想东归定都彭城,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时,再埋怨王侯们背叛自己,这就难了。自我夸耀战功,逞自己一人的聪明,而不效法古人,说霸王之业,要依靠武力征战,才能统治天下。结果过了五年,终于使自己的国家灭亡。自己死在东城,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已经是大错了啊!却借口‘这世上天要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荒谬的吗?

注释
       1、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秦二世时陈涉发难,豪杰蜂起,项羽与叔父项梁亦起兵逐鹿中原,大破秦军,并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亲、分封王侯,自号“西楚霸王”。后为刘邦所困,败于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自刎于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
  2、周生:汉时儒生,名字事迹不详,应是司马迁的长辈。
  3、重(chóng)瞳子:双瞳仁。
  4、苗裔:后代子孙
  5、兴:兴起。暴:突然、迅猛。
  6、陈涉: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7、首难(nàn):首先发难,指首先起义反秦。
  8、尺寸:指狭小封地。
  9、陇亩:田野,指民间。
  10、将:统帅,率领。
  11、五诸侯:指原来的齐、赵、韩、魏、燕五个诸侯国。
  12、封王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抗秦诸将为十八王侯。
  13、近古:指春秋战国以来的时代。
  14、背关:放弃关中之地(指秦地)。关中,今函谷关以西,西安、咸阳一带。原秦国腹地。
  15、怀楚:渴望回到楚国旧地而建都彭城。
  16、义帝: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王,表面上尊楚怀王熊心为帝,但自己号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公元前205年,项羽派人杀死义帝。
  17、矜(jīn):夸耀。
  18、攻伐:功劳。
  19、奋:逞。
  20、经营:整顿,统治。
  21、东城:在今安徽定远县。
  22、觉寤(wù):觉醒。寤,通“悟”。
  23、引:援引,拿来做理由。

【作品鉴赏】
《项羽本纪赞》历史兴衰的不只是天命,还有现实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对个人局限性的超越
《项羽本纪赞》一文,反映了司马迁有关历史变迁与人生沉浮的根本观点。
司马迁认为:历史兴衰的天命根源,在于上天佑助有德之人而遗弃无德之辈。譬如,田常之所以得政于齐,是因为其祖先虞舜有“至德”,越为蛮夷,却能数代为王,是因为其先人大禹“有大功德于民”。赞语开头列举两种传闻,即虞舜重瞳子,项羽亦重瞳子;继而发问: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子孙吗?这种开篇,实以闲淡暗合沉郁,它是司马迁对历史根源的追寻,其潜台词是:项羽兴起得如此突然,其先人必有至德,即使项羽不是虞舜的苗裔,也一定是其他大德先人的子孙。
不过,对司马迁来说。决定历史兴衰的不只是天命,还有现实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对个人局限性的超越。当初,秦政暴虐无道,陈涉首难而豪杰并起,逐鹿中原者不可胜数。项羽崛起,自以为有“天时”青睐,但他只是依靠着天下大势而起于陇亩,并不是真正得了“天时”。项羽兵入关中,本应在此建都以成就霸业,然而他却心系西楚故地,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最终建都干彭城;关中为亡秦故都,四面以山河为险阻,土地肥沃,东归彭城之举,可谓自弃“地利”。项羽分王诸侯,“尊”怀王为义帝,将其放逐到长沙,并密令九江王黥布追杀义帝于郴县,诸路王侯因此纷纷背叛。项羽对此怨恨不已,然究其实际却是他自弃“人和”。除此以外,项羽一生还铸成一个大错,即自恃武功,逞弄个人聪明而不师法古事,妄图以武力经营天下。可以说,项羽几乎是凭一己之能与天下群雄对垒、争锋。

《项羽本纪赞》项羽灭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天意,而在于他自身

司马迁以一个睿智的史学家的眼光,既肯定项羽的丰功伟绩,同时又对项羽的致命错误作出严肃的批评。 开始一层极言项羽兴起的突然,接下来又历数项羽的失策、过失与荒谬;一扬一抑;一赞一叹,表现了司马迁对项羽的无限惋惜。文章述豪杰纷争,有风起云蒸之动荡;述项羽起于陇亩,有力拔丘山之气势;“难矣”、“谬哉”数层,评论项羽的得失,则使人觉得歔欷满耳,感慨万端,有—唱三叹、余音绕梁之妙致。 通篇以“暴”字作骨,以“兴亡”二字为线索,故用褒贬法以证实之。然羽一段,正写其兴之暴,极褒项羽,及羽至难矣,是一贬;自矜至过矣,是二贬;乃引谬哉,是三贬。中用三年五年,回应暴字。一唱三叹,将全纪神情,完全结束,煞是神笔。 特别是篇末:“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毫不留情。正是只从闲处落笔,又如风雨骤过,几点余霞遥横天际也。
总的说来,项羽灭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天意,而在于他自身。《史记》的有关评说虽有明显的历史局限,却也表现了太史公过人的识见。赞语不足二百字,但却非常精炼的评说了项羽一生的攻与过,夹叙夹议,逐层转递,褒贬兼具,极具雄奇迂回之美。

【名家点评】
明归有光评点本《史记》引刘辰翁评:一传伯力已极,独从重瞳著异闻,赞自跌宕。
明朱子蕃《百大家评注史记》卷二:”状元修撰朱之蕃评:按‘吾闻之周生’至‘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俱扬词;‘及羽背关怀楚’至‘岂不谬哉’,俱抑词。"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第一册:一赞中五层转折,唱叹不穷,而一纪之神情已尽。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七:此断项羽全不师古,其亡固宜,只是起手暴兴,却是何故?凡作一扬三抑,注意正在豪杰不可胜数句,言除却重瞳,更不可解。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八:开手喝出“暴”字,是项羽一生定评,通篇以此字作骨。其引舜目重瞳,亦非闲话,乃借一至仁之主与至暴者相形耳。
清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四: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太史公一生主见。文虽抑扬相半,然意思但是惜其不悟,非罪羽也。看其名曰本纪,冠于汉首,视羽为何许人哉!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十八:点染,是论赞法。
清蔡世远《古文雅正》卷一:断制权合,文气者洁。
清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二:赞语豪迈跌宕,极与本纪相称。然其用笔,能以缩顿为遒古,究不矢之纵放,固知视唐宋诸家以议论为文字者大异也。
清李景星《史记评议》卷一:实事实力,纪中已具。故赞语只从闲处著笔,又如风雨骤过,几点余霞遥横天际也。

作者介绍

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說給自己聽、要堅強 的原文1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逃离回忆 的原文1

吟唱得相当清雅动人。文笔优美,音律和谐,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两个三言句的对偶又十分精彩,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上阙作者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叙、渲染对家的牵挂。不惜笔墨层层递进,把家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整个铺叙过程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句句写家而不着一个家字。令人信服。整阙描写的是一个具体的家,是个案。作者通过对家的铺叙为下阙埋下伏笔。而作者诗中所指的家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具体的家组成的一个中华大家。从以下诗句中我们来慢慢品读:

网友 一秒一幕 的原文1

希望多学习,多写作,多出好作品,对诗词韵律少讨论,多传承”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ぺ泪中带着血 的原文1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沵的笑眸 的原文1

有意思

网友 有你更精彩 的原文1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飘零天涯 的原文1

此律虽没有深奥的文字、华丽之辞藻,但亮在言淺意深,且深具感染力。一般普罗大众也都看得懂,更易引起共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吧!以上这点就是我推介此律的最大因素。朋友们!当您读完全诗后,或许您也会感染到一股淡淡的惆怅之味,久久不去吧!

网友 若离梦靥 的原文1

自古多少有才有识之士,人生际遇令今人感慨万千。试问当下这种故事是否仍在发生呢。。。。。。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网友 俄说暂且路过 的原文1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

网友 突然不想平凡 的原文1

巧联地名人名使古今贯通,意蕴衔接。如《长沙》全词一连嵌入了屈原、曾国藩、毛泽东、马英九、雷锋等22位长沙名人和过客。字字担纲,典典精确,高坡注马又珠连壁合。又如《沁园春*共合基石—黄兴故居》连续嵌进了广州、汉阳、长沙、日本、花岗、石城、南北七个地名。高度概括了黄兴的足迹所至,读来妙不胜收,韵味无穷。

网友 坠落、 的原文1

文笔优雅,只将景语作情语,立意清新,正是盛世好诗情。美景、良辰、雅兴、柔情,组合成一幅舒心悦目、动静相宜的水墨丹青,给人以美好的阅读享受。

网友 被爱的人没有对不起 的原文1

有木简短一点的赏析

【司马迁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