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1951年4月,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创建,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
1952年11月,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长春土木建筑工业技术学校,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
历史发展1953年4月,长春土木建筑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长春建筑工程学校。
1953年9月,长春土木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
1955年6月,更名为重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
1956年7月,重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冶金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58年10月,冶金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建筑专科学校。
1963年5月,长春冶金建筑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建筑学校。
1969年5月,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隶属于吉林省冶金局。
1978年6月,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83年9月,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1984年10月,长春冶金建筑学校更名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
1992年4月,长春建筑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52年8月,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创建,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11月改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
1953年9月,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
1955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更名为重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
1956年7月,重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更名为冶金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58年10月,冶金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
1963年5月,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地质学校。
1969年5月,长春冶金地质学校隶属于吉林省冶金局。
1978年6月,长春冶金地质学校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85年1月,长春冶金地质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
1992年4月,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地质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5月,长春地质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953年7月,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创建,隶属于燃料工业部。
1953年10月,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更名为长春水力发电学校。
1955年7月,长春水力发电学校隶属于电力工业部。
1958年7月,长春水力发电学校更名为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吉林省水利厅。
校园风光1958年11月,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
1960年5月,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更名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
1962年8月,吉林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长春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水利电力部。
1970年5月,长春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吉林省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吉林省水利局。
1979年12月,吉林省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东北水利水电学校,隶属于水利部。
1982年3月,东北水利水电学校,隶属于水利水电部。
1985年7月,东北水利水电学校更名为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988年6月,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改隶属于能源部。
1992年4月,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更名为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3月,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电力工业部。
1995年1月,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东北电力集团公司。
1997年,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2007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七十所大学之一。
2011年9月,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在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2017年8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就共建长春工程学院正式签订协议。
2018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实施高校。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6个。
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点: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1231人,其中,专任教师702人,正高职称120人,副高职称37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8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4.34%,硕士研究生导师62人。有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5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级专家,5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校学科领军教授,7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新世纪人才,6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春苗人才,10人被遴选为吉林省级主讲教授、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7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8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6人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58人被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边德军
吉林省高级专家:孟祥萍、王华
吉林省新世纪人才:许骏、王莉、商福民、孙宏彬、徐亮、张素莉、门玉琢
吉林省教学名师:杨晓东、窦立军、潘殿琦、孙石、张祝新、景志华
长白山技能名师:杨利、刘凤霞
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等
?质量工程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7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个国家CDIO试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 ,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成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24门。
类别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能源与动力工程、测绘工程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CDIO试点专业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品牌专业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造价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 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程造价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B类勘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造价、能源与动力工程
?实训基地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84个实验室和计算机基础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岩土工程与钻探实践教学基地、电厂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商务模拟实践教学基地与管理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校内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建有140个校外实习基地。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
?教学成果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以来,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主持或参加了594项各级各类教研教改课题,其中省部级课题196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8项;获省级及以上教育技术成果奖10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15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24门。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拥有54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
学院名称校区专业名称层次学位学制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西校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四年自动化本科工学四年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本科工学四年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四年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科三年土木工程学院湖西校区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四年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工学四年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工学四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科三年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湖东校区资源勘查工程本科工学四年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工学四年测绘工程本科工学四年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工学四年地理信息科学本科工学四年机电工程学院湖西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四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工学四年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工学四年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工学四年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科三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科三年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湖西校区水利水电工程本科工学四年农业水利工程本科工学四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四年环境工程本科工学四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工学四年安全工程本科工学四年环境科学本科理学四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科三年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湖西校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工学四年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工学四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工学四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四年水电站动力设备专科三年管理学院湖东校区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四年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四年工程造价本科管理学四年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四年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科管理学四年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四年建筑与设计学院湖东校区建筑学本科工学五年城乡规划本科工学五年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四年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四年公共艺术本科艺术学四年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四年理学院湖西校区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四年外国语学院湖西校区英语本科文学四年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湖西校区软件工程本科工学四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理学四年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四年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科三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三年电子商务专科三年国际教育学院湖西校区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工学四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工学四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工学四年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20个省级科研机构,1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合作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机械制造”创新团队(带头人:王华)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以来,我校教师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312项;合作承担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课题1项;转化授权专利8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37项;发表论文3400余篇,其中SCI、EI等收录论文847篇。
2016年11月,王丽颖教授主持的“北方严寒地区乡村规划评估体系及农宅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和孙宏彬教授主持的“计及风光储互补的区域电力经济调度研究及其风电消纳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商福民教授主持的“新型脉动热管换热器的研制与开发”和纪秀教师主持的“包含新能源的配电网监测及设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张淼教授主持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灵敏度分析的理论研究”获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2015年,“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城市污水氮指标检测中应用的研究”、“吉林西部地区复杂土壤环境下混凝土抗腐蚀技术研究”、“复杂交通环境下的汽车试验方法研究”3个项目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汽车零部件形位公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1,2,4,5-苯四甲酸/NaYF4:Tb3+,Yb3+杂化纳米粒子中增强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机翼(柱)形量水槽3个项目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7月,至此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包括湖西区逸夫图书馆和湖东区图书馆两个馆舍,总建筑面积为2.66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285万余册(种),其中纸质图书159万册,电子图书124万种,纸质期刊1119种,中外文数据库36种,电子期刊约1.8万种,自建数据库6种。 读者用机达350台,阅览座位4445个。建成了以工科为主,兼收经、管、文、理,特色明显的综合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
?学术期刊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报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高校学术理论刊物,是吉林省一级期刊。设有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文学?艺术、高等教育等栏目。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光盘版)、《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并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吉林省一级期刊,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能源与动力、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学?测绘学、信息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等栏目;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光盘版)、《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西班牙罗维拉?维尔吉利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德国雅德应用科学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韩国莲庵工业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大同大学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国家(地区)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并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育和科研合作。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合作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开办了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教育项目。
学校设立了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专项经费,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近5年,共选派100余名教师赴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丹麦、日本、德国、荷兰、台湾等国家(地区) 高等院校进行访学、交流或进修。
学校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企业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42个。
?校徽
基础元素
1、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手写体校名:长春工程学院。
校徽2、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三维正方体。三维正方体由字母G、C变形组合而成。字母G、C取“工程”两字汉语拼音Gong Cheng 首字母。
标志说明
1、圆形加三维组合设计,象征着团结向上,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突显标志的协调和大气。
2、标志中字母“C”相对排列,好象一本翻开的书页,代表学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极开展教育和科研工作。
3、字母“G、C”结合紧密,好象建筑结构,象征学院“笃行务实,治学严谨”的教育风格。
4、顶部“G”好象一条弯然的公路,代表学生人生新路将在这里开始。
5、标志选用蓝色,因为蓝色是“工业、水利、交通、机械、高科技、工商、建筑、化工”的代表色。
?校歌
《放飞希望》
作词:邵永强、书苑
作曲:尚德义
扬起青春的风帆,荡起人生的双桨。
我们来自祖国的各地,聚集在工程的殿堂。
明德致远,修身有方,笃行务实,放飞希望。
啊,人生的梦幻在这里开始,我们的明天洒满阳光。
肩负祖国的重托,不忘人民的期望。
我们建设科学的大厦,探寻那知识的宝藏。
上善若水,聚热发光,脚踏实地,奋发图强。
啊,人生的道路在脚下延伸,我们的未来灿烂辉煌。灿烂辉煌!
?校训
明德致远、笃行务实
校训明德致远:体现学校1951年办学来,追求真理,追求知识,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学生树立献身祖国建设的理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笃行务实:反映学校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对踏实严谨,务实求真的作风的养成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校风
重教崇实、和谐创新
长春中考信息
长春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