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听到一个故事,有一位负责开发软件的经理因工作出色,被上司提拔,成为了高层的管理人员,结果,不够一个星期,这位高管主动提出更换职位,原因是他并不适合管理,他仅仅只适合开发软件。上司听后,也颇有感触的对他说:其实我也曾经像你这般,我其实不适合开发,但我却适合管理,这样吧,你还是到开发部继续工作吧。这个人终究还是当了开发部的总经理,而公司的业绩也因这样一直保持在全行中的第一位。其实,有时候伯乐也要有千里马的相陪才更能显出伯乐之才华。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还是小学初三时,老师将我们班的班干部来了一次大换血,我也有幸成为了一位劳动委员,负责监督同学们有没有认真完成值日。第一天,原本还兴致勃勃的我看着摆放扫帚的地方乱七八糟,拖把、扫帚、抹布,都横七竖八的放在地上,心里面那团火忽的窜起来,我怒地朝着同学们大喊:今天是谁搞卫生的!给我站出来!喊罢,全班安静了一会,便继续聊着他们的事,我站在那里,看着快指向八点半的时钟,我只能摇摇头,将一团糟的卫生站打扫干净。
接下来的几天,无论是大呼大叫,还是苦口婆心的说:今天是你值日啊,快点将卫生站的那些东西打扫完好不好?我似个小丑般的表演着,无人捧场,只有我一人自娱自乐。我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我不得不向老师提出:您还是再找另外的一位同学来完成这项工作吧。老师看着我,脸上写满了疑问,我慢慢的将这一个星期以来发生的事情和老师复述了一遍,说完,眼泪也不自觉的掉落了,老师看着我,说道:其曾经的我也有这般感受,没有人理我,只有我一热。
自从我们呱呱坠地,就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若是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学会与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进入新的环境,难免要接触陌生的人,这时,就需要我们了解别人,善待他人,打开他们的心锁,才能建立起友谊。
记得进入初中之后,一切都归零了,陌生的校园,陌生的老师,陌生的食堂打饭老师傅,还有那陌生的同学。没有人知道我,我也不熟悉这里的任何一件事物,哪怕是一株草,一棵树。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细雨绵绵,雨接连下了几天,还没要停的意思。黯然神伤的他站在窗前,盯着那灰蒙蒙的天空,手上的试卷上有一个大大的70。平时考试他一直是我的竞争对手但我们却陌生的显得有时擦身而过却对方看都不看一眼,我们两人的成绩一直不分上下,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这才模拟他却一下降了二十多分,这让我十分意外。
我走向了他,站在了他的身后,他依然盯着天空出神。我喊道:喂,小黄。他的头向右偏了一些,但又转了回去,继续看他的天空。你该不会是想跳下去吧我继续说道你可能认为我在讽刺挖苦你,我只是想说,你应该庆幸这不是期末,振作起来,我等着你来超过我。他的身子明显一振,却没有动,既没有回头,也没有转身,只是把手中的试卷攥的更紧了一些。
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他第一名,我第二名。
返校拿成绩报告单的那天,我们又是擦身而过,但在那一刹那,他却拉住了我,问我为什么给他鼓励,而不是借此机会讽刺挖苦他。我淡淡一笑:竞争,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竞争态度应该是欢迎别人超过自己,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那些不择手段让竞争对手无法超过自己的人,是不会取得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收获的。
从此我们俩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顿时在脑海里闪现出很多的历史典故和人物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在读的一本书――《西游记》,西游记中有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等几位主人公。唐僧为师傅就好比故事中的那把钥匙,带领这几个长相不英俊的怪徒弟。唐僧是金蝉子,但法力几乎为0,与普通人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唐僧有很高的觉悟,他有这么高的觉悟也是因为从小在佛门里长大,吸收了很多的佛学理念。但是我们知道在唐朝时期仍是需要一定的本领的。那对于这个没有法力、没有武力的金蝉子,他是如何取经的呢。
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了五行山下、猪八戒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投胎成了一只猪、沙悟净原是卷帘大将,因打破了琉璃盏,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以杀人吃人为业。这些都是些怪物啊!他们被观音教化,愿意成为了唐僧的徒弟。你们或许会觉得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他们是因为观音的说教才归顺唐僧,但是,你们这么想本性难移,若只有观音的功劳,那么就走不下去了。
先说说唐僧与悟空,记得在最初的几回,悟空为了保护师傅,打死了一只猛虎,后来在寄宿客寨的时候,唐僧半夜了再为悟空做衣服,做了一件虎皮衣,期间唐僧手被针扎了,悟空赶忙看看师傅的手,唐僧十分温和地说:没事。之后,就让悟空穿上了,把久久压在五行山下的孙行者美得喜笑颜开,穿上了衣服,在地上蹦跳着,尽显猴子的性情。所以说唐僧最强大的功能体现出来了拥有出色的领导能力。孙悟空拥有72变,一个筋斗云能飞十万八千里,有一个定海神针金箍棒等本领,一路上没有几个妖怪能与之抗衡,就连天界里的各大神仙在大闹天宫的时候,就只有如来能治他了。这样一个神通广大的猴子,却缺失了一种领导能力,他永远不会很好的领导别人,就像上文材料中的铁棒,他只会运用法力与武力。为什么说孙悟空只会运用法力与武力呢?记不记得有一回八戒出去巡山,回来说前面有个石头山、洞有个石头洞悟空知道八戒说得是假话,告诉了师傅,师傅又让八戒巡山,悟空变成了一只鸟,将睡觉的八戒戏耍了一回。后来又追着八戒去打。这时候,八戒往往会往师傅后面躲,这说明了,两件事,悟空不打师傅,其尊敬师傅;第二个就是八戒也一定将师傅当成了朋友,八戒由此与师傅的关系是相当好的,而与悟空的关系就不如了,有怕的情感。
沙僧是一个吃人的怪物,以前的装束是十几个骷髅头挂在脖子上。虽然说沙僧我们并没有,见证太多唐僧与沙僧的故事,但是,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得出来,沙僧是相当相当尊敬、服从唐僧这位领导的,每次与唐僧的说话都显得相当恭恭敬敬,一改往日吃人之本性。也因为这样,沙僧在这慢慢取经之路上一直挑着担,一直细心地照料着师傅。有时,孙悟空将唐僧气坏了,沙僧开始做起了和事佬,这说明了沙僧或多或少的学会了一点唐僧的领导能力,但沙僧的领导能力只是一点皮毛罢了。
最后,跟你们说最后一个事例,唐僧多次气跑孙悟空,孙悟空却能每次都回来,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孙悟空是相当尊敬这个领导,且愿意帮助他,否则,孙悟空为什么要那么快的回来,为什么要冒着再次被说得风险,毅然决然的回来呢?
再想想我们的生活,譬如学校吧,有一些老师很擅长去了解别人,这样的老师,你若去问问她班的学生,学生们一定会说这个老师是相当好的,相当善解人意,或许当她进班级时,学生会笑盈盈的面对她,所以这个老师的班级,相应的学科,一定会在级部里取得好成绩的。也就这样,学习效率更会提高,师生之间的矛盾也会减少,因为,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已经成为了朋友了,是亲密无间的。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若与别人做朋友的话,不在乎多贵的礼物,而在了解别人、善待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锁。如果你是一个将才,你应该做的事是指挥千军万马,如果你是一个士兵,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就应该冲锋陷阵,我们共同的目标,各尽所能,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