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班级
“初三”听起来是高年级了,可是,我们班的有些同学还是那么调皮,那么稚气。
我们班最调皮的同学要数“胡萝卜”了。你们听了一定会问我为什么会取这个外号?其实是因为他的名字听起来像“胡萝卜”。说起咱班的“胡萝卜”,他的经历真不少。他明知道自己打不过前面的女同学,可还要“宣战”。唉,祸从口出呀,拳头铺天盖地,像暴雨一样飞过来。哎,又是一阵好打。幸好,“劝说的”来了,真是救“胡萝卜”于水深火热之境地……
我们班最会耍孩子气的就是“大舌头”。说起他,实在太好笑了。他和旁边的女同学斗嘴总是输掉。没办法,只好像三岁小孩似的装哭。男同学见了笑骂连篇;女同学见了什么怪样的都有。惹得做作业的也是探头探脑,以为又是一颗“原子弹”爆炸了。
平时,班级里总是嘻嘻哈哈,笑声不断;可到了该用功的时侯,大家还是会很努力的。
比如有时,我们会为考试而安静得呆在教室里,大家都在认真地复习。有的只是嘶嘶的动笔声,以及一张张微皱眉头的脸。当然,如果谁要是随便做出一些小动作,或者来一些搞笑的话,教室里的气氛就会立刻轻松起来。我们又会觉得心里挺舒畅的。过后大家又会认真准备考试。就算是平时不努力的同学,也会为一些不懂的问题去请教别人。大家都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这就是我们的班级,喜欢吗?
都说我们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花朵。可是当今社会的种种情况告诉我————祖国的花朵,每长一朵就被掐一朵。
————题记
城市的红灯绿酒,家庭的支离破碎,身边的猪朋狗友……这还像一个读书的孩子吗。成天三五成群地出入于各种娱乐场所,家人不闻不问。每一朵可爱的花朵,就是这样被掐死的。父母把我们送到了这个世界上,但有多少人不是来这个世界受苦的呢。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多数的孩子,从一开始就错了,这样的孩子到处都是。
由于我自身的各种原因,从初三到现在,我换过的同桌不亚与二十个。甚至我有过哪些同桌都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但是现在这个同桌我不应该那么快就忘记的。他好象是个很讨厌的人,但是现在我不那么认为了,我对他的讨厌变成了深深的同情。他的抽屉总是收拾得很整齐,是个很有秩序的人吧,但他却经常迟到,这让我很迷惑。他总是很羡慕地对我说:“你的记性怎么那么好,不到20分钟就背完了**,要是我的记性有你一半就好了。”他还说他小时侯经常生气,所以记性不好。我问他为什么生气,他说:“你不知道,我从一到四年纪几乎天天和我婆婆吵架。”这让我惊呆了,这是怎么一个概念,难道家长就是这样关心教育孩子的吗?他还总是穿短袖,感冒了还穿,来来,只看着他穿过校服和班服。我曾问起过他妈妈,他叫我不要问了。
对于我的同桌,我说不完的同情,真的很可怜。虽然我也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但生活却比他好得多。至少我的物质是满足的,而当今社会这样的孩子数不胜数,父母都忙着挣钱去了,孩子都忘了。
中国的孩子难道就是这样成长的吗?没有精神或物质上的满足,有的甚至两样都没有。没有精神安慰的孩子容易误入歧途,就像我一样。而对于我们的成长,最应该感到愧疚的是生下我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