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所熟悉的那个人的作文》【第一篇】
我,所熟悉的那个人
站在教室,嗯,每一个人我都熟悉
站在学校,感叹:似乎每个人都挺熟悉呵
站在小区,笑笑:好像大部分我都熟悉呢! 于是,我不知要如何去写,甚至,我所熟悉的是哪个谁,我也不知道了. 现在想想,我发现我竟然忽略了我最熟悉的,同时也是最熟悉我的人.是的.我的母亲. 每天早晨,是我所熟悉的母亲将我唤起,晚了或许还会自责几句,其实那都是我的事.她帮我找衣服.她为我做早饭,她给我添衣减衣.出门时还有那句"路上小心" 中午,又是母亲为我开的门,又是一阵阵熟悉而温暖的"嘘寒问暖" 而晚上.依旧是母亲!陪我做作业,陪我弹琴,陪我练笛吹葫芦丝.其实我已经够大了.足够去那些事了,可是母亲,她坐在我的旁边,为的只是让我节省时间,让我不太劳累 在生病时,是母亲又是喂药又是量体温,一副护士阿姨的模样;在伤心时,是母亲安慰我,给我出主意;在失败时,还是母亲...带着一脸熟悉,灿烂,美好的笑容,轻声鼓励
母亲...母亲...依旧是母亲...到头来,我所熟悉的,所熟悉我的,还是母亲...
望着那抹温暖,熟悉的背影,一时间,千百种情感,思绪,以及泪水,甜的,咸的,苦的......全涌上了心头,我和母亲,似乎更加熟悉对方了。
《关于我,真的错了的作文》【第二篇】
我,真的错了
我,真的错了
脚伤终于痊愈了,我又如往常一样回到了学校。
一进教室,就发现换了小组,从原先的四人变成了六人。
我们六人的相处就这样开始了刚得了优秀小老师和优秀组长的我,感到信心十足。
可现实往往是无比残酷的,这不,才没过几天,我就渐渐招架不住了,接连打了败仗。
第一个反动派是他,他在班上的成绩。人缘。纪律。等各个方面本身就不是很好,在先前的小组更是1号。来到我们小组,更是变本加厉。上课,说话还是最小的事情,偷吃零食。偷喝饮料。挖鼻孔等等等等数不胜数。最烦人的是,他还屡教不改,甚至还出现了许多顶撞。侮辱他人的现象,而且这还不够,他还串通了别组他的兄弟一起来造反。这使我心力交瘁。教他吧,他又只当耳边风;不管他吧,又觉得不妥。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我们小组的听课效率直线下降,最后再也无法忍受,只好把他给送走了。但他走时那充满恨意的眼神,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第二个反叛的是他,他成绩还行,可纪律和素质实在是不敢恭维。而且他还十分小气,我就坐在他旁边,可是深受其害一不小心碰到他一下,他都会狠狠地报复我。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最多的就是他了。而且他似乎一节课不说一点脏话就很难受似的。不服管的他,虽不会当面顶撞我,却常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散播谣言,我们因此大吵了一架,至今还未和好。
第三个叛变的是她。前两个人我都意料到了,可她的背叛,却大大出乎了我的预计。她的成绩虽只能垫底,数学从未及格过,但我对她是给予厚望的,因为她上课认真,从不开小差。我十分用心地去栽培她,可她却一声不吭地反叛于我,她倔强的背影,数学测验惨不忍睹的分数,就足以证明这一切。
在刚开始,经受这重重打击时,我难以接受,几近崩溃,头疼不已。随后发展成众叛亲离时,我才发觉,原来他们的背叛,都源于我。
第一个反动派,虽有自身因素,但我若能以恰当的方法管教好他,事情也许就不会发展的如此糟糕。
第二个叛徒,我一开始如果能够以朋友的方式去对待他,他会不会有所改变?
第三个叛离者,我仔细地回想起来,如果不是我给她的压力过重,她或许也不会如此。
我真的错了,深深的错了,我的自大自负,过于严厉酿成了如今我们组分崩离析的悲剧。但现在不是愧恨的时候!即将期末,我一定要有新的方法,挽救我组!
初三:浓浓书香
《关于我vs老爸的作文》【第三篇】
我vs老爸
世界如此美妙,俺爸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日记写完了,书读完了,英语听完了,试卷检查好了,还有什么可以做呢?当然是堆积如山的家庭作业喽!俗话说得好: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抄抄抄,俺们的绝招。我老爸认为,多做练习就能考好,而我也无可奈何。但是现在,连答案都没有,怎么抄呢?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就只好乖乖束手就擒了,就别想去买零食吃了,我虽说肚子饿,但也不想吃竹笋炒肉啊!
与老爸对峙了几秒后,我就退缩了。但是,你们要知道:自古英雄出少女。我杨某做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眼珠骨碌一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哈哈,老爸,我先给你下马威瞧瞧。哎哟,老爸,我肚子里的蛔虫开始闹了。我看你不是肚子里的蛔虫再闹,而是你嘴巴里的蛔虫发作了,又想吃零食,告诉你,门都没有,必须写完家庭作业10页才可以!老爸不愧是老爸,一语惊人。老师,我终于相信你说的话了,姜还是老的辣。对了,老爸刚才说几页来着:10页,小ks,啊?10页,妈妈呀,救命呀!我扳着手指想。
我开始进行第二招了。等老爸从厕所回来,我一边假装在写作业,一边漫不经心地说:老爸,刚才有人打电话给你,找你有公事。真的?我骗你嘛。我不经意又撒了一个谎。不出我所料,老爸忙去了。我想,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