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广州。这次去的目的,是要爬风景秀丽的白云山。
我们在一个朋友的那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了
我们坐车到了芸苔花园,走了一段路才到了白云山。
我们坐览车进入白云山,在览车上我一一点也不觉得恐怖,而是非常兴奋。往下面看,树木在向我们招手,花儿在向我们微笑,荷花正在开舞蹈会,它们的姿势多优美呀!古寺里的大佛向我们送来祝福。房顶上的两条龙在表演拍球。这时,你会感到心情十分舒畅!
我静静地欣赏着这些景物,不知不觉就到了终点。我还恋恋不舍的想着那些景物,跟那些景物告别。我又想,要是能再坐一次览车该多好呀!
下了览车,我们从另外一道门进去,那里是通往山顶广场的路。山顶广场最美的景物要数小瀑布了。这个瀑布的水流在一个小池塘里,池塘里还有一条黄色的小金鱼在水中游泳,它看见我们,并不害怕,还是优闲地游着。
还有一个喷泉,它是由九个小喷泉和一个大喷泉组成,非常漂亮。
山顶广场有一片草地,上面写着:白云山欢迎您。其实是用小树修剪成的。
一眨眼,上午过去了,中午来了,大家肚子也饿了,于是,就坐在石凳上,吃起了中午饭,吃完午饭,又继续前进了。现在,我们要前往白云山最高峰魔星岭。
在去魔星岭的路上,还有一个景点:九龙泉。九龙泉有许多石碑。还有四面哈哈镜。第一面让你变成小矮人;第二面让你变成高人;第三面让你变成长颈鹿;第四面让你变成长身子。有趣极了。
前面一些有一个饭馆,饭馆门前有两根石柱,石柱上刻了九条龙在天空中玩耍。饭馆下面还有两层,第一层有九条龙身和十个龙头。第二层只有一个龙头。饭馆有一扇门,从门中进去,有一个小池子,小池子中有些水。我想,九龙泉这个名字是因景物而取的吧!
这扇门也是去磨星岭的必经之地。我们从阶梯上去,看见了许多石碑,隔几厘米就又有一个。经过了几个小亭子,在那里的小亭子里休息,一阵阵风吹过,总会使人心旷神怡。
在上山的路途中,有一种奇怪的树。说它奇,是因为它的果实结在粗大的树杆上,而不是结在细小的树枝上。而且结得密密麻麻。挨得很紧。
上山的路上还有一个小山洞,进去后,你会感到一股清凉。而且这个山洞很干净,没有一点蜘蛛网。
我们并不知道去魔星岭的路,但是,经过努力,终于到了魔星岭。魔星岭果然好景色。往远处看,半个广州尽收眼底。还有半个广州被云雾遮住,无法看清。
魔星岭有一棵大树,上面挂了许多愿望带。我们也买了一条,写上愿望,扔在上面。这时,大树上面又多了一条愿望带了。
当我们去同心锁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于是我们四处躲雨。雨比原来大了许多。又打雷,又刮风,把衣服都打湿了。雨停了,在向远处看,因为下雨把云雾冲走了,所以整个广州都看见了。
当我们下山的时候,又下起雨来。过了很久,雨又停了。于是,我们赶快下山。后来,就没有下雨了!
这次去白云山,我没有感到一丝累意,而是快乐地上了山,又快乐的下了山!
刚进笔架山,在我们面前便展示出一片汪洋大海,海浪拍打着海面,击起一缕缕晶莹透明的水花,仿佛是九天仙女抛下的水晶花。我们乘坐具有独特风味的小艇,向海对面飘去,任海风与激起的浪花直扑自己的脸上,也毫不在意。小艇来到蔚蓝色的大海中央,海风轻轻吹,海浪轻轻的涌,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美不胜收,美不可言。以前听说在这海洋的深处有一条神奇的小路,每当海水退潮时,这条小路就会出现,这条小路将会把你送到海的彼岸。
到了笔架山的山脚下,我们稍作歇息,几分钟后我们将会向笔架山的最高峰发起突击。笔架山一共有180余个台阶,每个台阶都有一个美妙动听的故事和悠久的历史。以为这里的台阶十分多,我走到一半就走不动了;台阶十分陡,人走在上面仿佛要滑下来一样。为了最后的胜利,我又鼓足力气,向至高点奔去。躲在树林里的知了唱起了动听的歌,仿佛在说:小姑娘,别放弃,马上到终点了。经过几分钟的艰苦奋战,我们终于站到山的顶点。站在山上向下望,四周一片蔚蓝,宁静,树木苍翠,草木葱茏,仿佛将人带入了绮丽的梦境一般,好不自在。吹着天地间最纯净的风,望着这神话般的世界,我醉了,醉的悠闲自在
海水呀,你流吧流吧,装载着我们童年的快乐向远方跑去;青山呀,你绿吧绿吧,装载着我们中国人民的希望,展现中国的恢弘!
光明小学一年级:陈坚
曾带着一颗好奇心步入博物馆殿堂,其情形记不大清楚了,便朝思暮想再去一次。
今天挺凉快的,我竟骑车骑了一身汗。停了车,疾步走入那扇深不可测的大门,差点儿忘了验票;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那古色古香的大厅总走不到。旧地重游,心情果真不一样。
顺着楼道,我首先进入了长江中下游五千年文明一馆。从骑马的玉器到光亮的青铜。从精美的漆器到细腻的瓷器。从多样的交通工具到高超的纺织刺绣,从考究的江南饮食到怪异的神灵鬼怪,我所看到的不仅是一件稀世珍宝,还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玉器展室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只白玉算盘。它长不过6厘米,宽顶多2。5厘米。上框,中框,下框。算珠均有洁白无暇的玉石制成,从做工来看,相当精细。让人感到圆润光滑。若不看说明,我想不会有人相信这是一只宋朝年间的算盘。
在漆器室中,不必说那豪华的家具和精巧的沙发,也不必说那逛街的果盘和小巧的宝瓶,单是那巧夺天工的红木漆盒就令人不的不啧啧称赞。
大概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我在瓷器室中转悠的时间最长。中国式瓷都,这谁都知晓。不过,若不到这个馆瞧瞧,可不容易理解英语中中国=瓷都这有趣的公式。的确,在这一展室中,那玲琅满目的瓷器叫人应接不暇。且让人不得不承认中国瓷器的优良质地及悠久历史。
一年级:紫云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