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小升初

关于中秋随笔的作文

《关于中秋随笔的作文》【第一篇】

 摘要: 一个人在街上闲晃,萧萧叶落,无痕亦无声,真正的好不热闹.叶子被风吹到整齐却又零散着.像争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风采的百姓却让卫兵拦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乱着

  秋天的讯息是在我还穿着短袖衣服睡觉的时候随着我的痛觉神经传过来的,于是我就跌入秋天了.

  一个人在街上闲晃,萧萧叶落,无痕亦无声,真正的好不热闹.叶子被风吹到整齐却又零散着.像争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风采的百姓却让卫兵拦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乱着.

  风还是那么吹的,路还是那么躺着随人踏,干瘪的叶子还是会在人们碾碎它们心脏的时候无助地哀号,人还是那么正着走路,面无表情.不知道面无表情的表情是最好的表情这句话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人.

  阳光,柔弱得不再耀眼,苍白得带着死亡的气息.可是它就是那么不自知啊!做着垂死挣扎,游荡在树木、道路与路人的身上,寻求帮助。

  中秋节啊!月亮就那么破碗似的吊在天上,,炫耀它的清高么?还是在装吊死鬼?

  月缺,人会圆么?即使圆了,真正圆的是什么?只是硬绑在一起的空壳!心却是零散得像大漠的沙。

  晚风,真像鬼吹的阴风,让人感觉寒冷是由心脏向外弥漫开的,到了外界又被变本加厉反射了回来。

  凄风残月里,今天的死亡近了,明天的新生也近了。明天还会这么冷么?明夜的月亮该会是圆的了吧。

《关于中秋随感的作文》【第二篇】

   仰望苍穹,月牙儿又一次成了玉盘。在墨布似的天空中,那轮皓月之明、之亮。

  明亮的月亮好美,给我以宁静。我仿佛只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啊!猛的记起,今天是中秋啊,月圆之际。此时的嫦娥是否也在那广寒宫中欣赏这永远也看不厌的明月呢?也许家家都在品尝那幸福的月饼吧――那漂流在他方的游子呢?也许,他们正倚着门,望着天上的月亮,满腹乡愁,但何处倾诉?也许,他们正手握钢笔,在雪花那样白的纸上,大倒思乡之苦。也许,他们紧紧依偎在床上,抱着冷冷的被子悄悄泪流。

  不经意间,心中涌出莫名的酸楚。也许是能够体会到游子那颗炙热的心,那分浓浓的情。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无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向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倍思亲的苦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切,这一句句,一字字,都勾勒出一幅幅思乡图。

  举一个月饼,那么圆,抬头又望月,依旧那么圆,可是要何时,天下的父母都能与子女团圆呢?唉,只能是一声长叹

  妈妈,我要回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从月亮上传下来。是谁在无力地叫唤?孩子,是你吗?快会到妈妈的怀抱吧!台湾赤子,你也在家乡,念家吗?你要什么时候才归来啊?你的妈妈也是很想念你啊!

  台湾与大陆有一水相隔,但始终隔不断那浓于血的情。台湾赤子漂流在外,心中的思乡情如何倾吐?他一出生,便被掳去,没有亲口尝尝祖国妈妈甘甜的乳汁,,没有亲身体验一下祖国妈妈温暖的怀抱,没有亲自嗅嗅祖国妈妈的芬芳。唉,仍是一声长叹。

  天更暗了,四周更静了,惟独那轮月依旧那样亮。月光洒落,印在我脸上,脸已湿透。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

《关于中秋随想的作文》【第三篇】

中秋随想

  敬月光,是我们苏北里下河一带对中秋佳节赏月祭拜月亮的俗称。

  现在,每逢八月十五的夜晚,我们这儿敬月光搞得很隆重。家家户户都搬一张小桌子到院子里。小桌子上摆上月饼、老菱、藕、年饼、苹果、香蕉。

  月饼在盘子里一叠堆放,成双数,以六个居多,也有摆十个的,取六六大顺或十全十美之意。煮熟的老菱带尖一碗,一般不用黄丫丫的四角菱,多用红艳艳的两脚风菱,红色代表吉祥嘛。藕一根,全藕,寓意事事有头有尾。年饼一碗,或者叫粘饼,也说不定,都有道理。说是年饼,因为年前祭祖、除夕接灶神时必用。说是粘饼,因为它是糯米粉做的,粘得很。这是一种直径约三厘米的圆形食品,平时食用时叫油糍儿。从平时叫油糍儿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叫年饼更恰当些。苹果、香蕉,都用。取双数,六个、八个,不等。噢,差点忘了,三碗茶水必不可少,听说是让伐桂的吴刚用来醒酒的。焚高香,放鞭炮,态度虔诚,礼数周到。我家也是年年供奉,只是不再有孩子出来偷月饼喝茶,少了些我们童年的气氛,不免有些失落。

  记得小时候,中秋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之一。早上,可以吃上汤圆。中午,一般可以吃上鸭子烧扁豆,其实应该是扁豆烧鸭子,因为鸭子小,扁豆多。好在爸爸妈妈舍不得吃鸭肉,一任我们在碗里乱翻,挑挑拣拣。鸭子,鲜美异常,吃得我们嘴上一圈泛黄的油脂。到下午,都嗳出一股鸭肉的香气。

  晚上,敬月光是必不可少的。

  其时,我们乡下是没有月饼的。我怕我因为年龄小,没记住,特意问过几位年过五十的同事,他们说,当时乡下真的没有月饼。那会儿家家都很穷,没有那份闲钱买月饼,小商店里也就不进这货了。我第一次见月饼,应该是在十岁左右。乡下商店里好像也只有一种货,就是那种馅是各种果仁、红绿丝的硬梆梆的什锦月饼。

  没有月饼,一样得赏月,一样得敬月光。年饼就算是月饼的替代品了。那时的人们,穷归穷,还是很义道的。我们家老小多,劳力少,年年超支,从集体分得的口粮有限,中秋做汤圆做年饼的两大碗糯米粉年年是左邻右舍给的。

  到了晚上,妈妈用少量水和好糯米粉,搓成一个个汤圆,再压扁,横成行、竖成线排放到筛子里。生火,把锅烧热,在锅里圈上一勺油,把白白的生年饼一个一个贴到锅上,小火烧,一面炕熟了,用铁铲翻过来再炕另一面。出锅后,年饼两面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趁热吃,又软又粘,咬一口能拉好长。有几年,妈妈还在里面包上糖和芝麻,那更是打嘴巴子不丢的美食了。

  晚饭后,夜幕初降,玉兔东升,清风徐来,明星闪烁。这时候,搬张小杌子到天井里,放上一碗年饼,一碗老菱,几只树上结的柿子,一碗米,对着月亮打个躬作个揖,就算行过仪式了。至于燃香放炮,记忆中不曾有过。然后,一家人吃老菱,赏月光,偶尔大人高兴,还会讲上一两段故事。

  我们吃着家里的,想着外面的。人在家里,心早已飞到外面去了。于是,跟大人说一声,就匆匆出发了。三两个小伙伴结伙在村子里转悠梭巡,看到有机可乘就悄悄摸上去,各拿一个年饼,喝掉供着的茶水。据说,这治尿床。有时,被主人看到了,也不怕,不会挨骂。这年饼被人偷了,对主人家来说可消灾降福。对他对我都有利,双赢呢!于是,主家只是吓唬性的咳几声,制造点紧张气氛,如此而已。紧张之后,就是异常的兴奋,诱发我们更加乐于当贼

  虽然不怕人,不过对狗是很恐惧的。记得有回去王小毛家偷月饼,他家的狗东西追得我鞋跑掉了一只,口袋中的战利品也不知所踪。为了报复,我们几个人说好,不带王小毛玩。王小毛为了跟他家的狗划清界限,咬牙毒打了他家的狗,我们才答应还带他玩。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然而就像在昨天。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