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那么,打造记叙文的结尾有哪些较好的方法呢?下面以一些优秀记叙文的结尾为主择要介绍。
一、自然结束法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例一】(题目《季节》)
今年的秋天不一样,林子里没有落叶,小根带着他离开后学校寄来的学费全免通知书上学去了。他相信,明年的夏天是凉爽的,愉快的
【例二】(话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目《石榴树》)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株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生机盎然,我的童年的记忆之门在刹那间被打开。有外公慈祥的笑容,有小东西的成长,还有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手为我种的那一棵。
二、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一】(作文材料:丛飞的故事。题目《落红》)
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当我成功了,再来回顾摔的这一跤,我心中成功的喜悦将会把疲惫吹尽。
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例三】名篇《驿路梨花》的结尾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三、抒情议论法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例一】(题目《沉默的父爱》)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蜡、粉笔、蚕》)
你正是鲁迅赞扬的那种人:将血一滴一滴地润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例三】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例一】(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开头]
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结尾]
那天,奥斯维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那极端的功利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例二】(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开头]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
[结尾]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颤一颤的手
五、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一】题目《季节》
冬季的智,冬季的爱,冬季的锐
此季是漫长的,而此季给予的情意,是绵绵的
【例二】题目《淡笑无痕》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决绝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次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晨晖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淡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六、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
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例一】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道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
车渐行渐远。
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
【例二】题目《一步与一生》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我以为,不能简单地把作文仅仅变成一种教学,一种训练。它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文字,更是一个人生活、阅读、思维、情怀、思想的综合展现。它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其心灵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语言驰骋空间的大小。而这需要两种生活的滋养,一是自然的生活,一是文化的生活。
自然生活的滋养需要孩子去接触自然,接触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阅历。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文化生活的滋养在于阅读。童年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作文,更重要的是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培养会思考的头脑,拥有比较丰厚的知识、文化、语言的储备,积淀精神的底子。
小学阶段应充分地为孩子的这两种生活积累丰富的存折,擦亮儿童诗意的眼睛,打开儿童诗意的耳朵,还原儿童本色的生活。切莫让永无休止的机械练习、永无休止的特长培训、永无休止的家教辅导、永无休止的学科竞赛填塞了孩子的童年空间。要跳出习作看习作,树立大语文观,大习作观,让读书、活动、习作、育人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战略策划。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
一句话,只在作文本身的小圈子里腾挪翻滚是不会有出息的。正如诗人布莱克在《小学生》一诗中发出的呐喊:为了欢乐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这首歌曾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也传进了我妈妈的耳朵里。
让我叫苦不迭的是,妈妈为了培养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叫我去卖矿泉水。我的交流能力一向不足,这回真被命中要害了有妈妈大人亲自督阵,我只好硬着头皮出发了。我先来到一个小区。此时正值晚饭过后,社区活动中心有许多人在健身,很多孩子则在旁边追跑着,玩耍着。
我看着别人,自己却先不好意思了,不知道怎么向人家开口。几分钟的心理斗争后,胆子终于战胜了面子,我咬咬牙上了。
迎面走来一个慈祥的老爷爷,我上去说:爷爷,您渴了吧?买一瓶矿泉水吧!
可惜我出师不利,老爷爷一口拒绝,真让人泄气!我看看妈妈,她的眼神那么坚定,似乎在给我打气。我怎么能一次失败就打退堂鼓呢阿姨,买瓶矿泉水吧!
大姐姐,买瓶矿泉水吧!
这位大伯,买瓶矿泉水吧有了第一次,我也不怕难为情了,开始没有目标地狂轰滥炸。反正他们也不认识我!
可是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路过的行人我几乎一个都没有错过,可是他们不是说不渴,就是说家都近着呢,这不浪费一块钱吗,
问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我垂头丧气地来到妈妈面前。妈妈总结我的失败原因,给我指点说:你卖矿泉水太被动了,
盲目地向每个行人推销,也不看看对方需不需要,当然会碰壁喽;另外,你卖矿泉水时要有礼貌,见到对方先问声好,
就算对方不买,你也要说声谢谢,明白吗?哦!听了妈妈的教诲,我仿佛领得了真经一般,
又充满信心地开始向新的阵地走去我的第二个战线是在西桥,听说那里有许多人在欣赏月色。
我带着满怀的希望走到那里,寻找下一个目标。我见到一个老奶奶手握扇子,头上有几颗大珍珠汗。
我欣喜若狂,跑过去,说老奶奶,您好,您头上有那么多的汗,一定很热吧!这些水都冰过,您买一瓶去喝喝?我说的话可甜了
,甜得连泥巴都想喝了,老奶奶微微一笑,问我:你是搞推销的啊,矿泉水要多少钱一瓶?
我想了想,说:您认为多少钱一瓶合适?老奶奶说:又不是我卖,应该你说才对!
一元五角吧!老奶奶真是非一般豪爽,立马掏钱买下了。
虽然之后我再也没有卖出去第二瓶,但我至少挣了五毛!更重要的,在卖水的过程中,
我懂得了怎样更好地与人交往,怎样才能为人接纳、被人认可。尽管我的实践历程有过太多的磕磕绊绊
,但是妈妈却告诉我:你长大啦!我看到,妈妈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着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