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参加了跟着课本游绍兴的夏令营活动。今天,我们来到了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兰亭。
一进入兰亭,我便被眼前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这边是郁郁葱葱的竹林,每根竹子都有三四米高。林子里阴凉无比,不时传来几声鸟鸣,令人心情舒畅。而那边则是一个较大的荷花池,池中荷叶数不胜数,连成一片碧绿,如同一个青色的盘子。荷叶上不时有几朵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如同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完全盛开,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阳光的映照下,他们显得格外艳丽鲜红。看着这荷叶荷花,我不禁想起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着,我们参加了曲水流觞的活动。规则是:大家坐在小溪边,将一只装好可乐酒杯从上流放下,停在谁的身旁,谁就将可乐一饮而尽,并作诗一首。祭拜王羲之的仪式过后,活动便开始了。主持人把酒杯放入溪中,酒杯随水流缓缓而下,谁知被岩石挡住了去路,停在了一位大哥哥的身旁。他拿起酒杯,将可乐一饮而尽。到了吟诗之时,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经过我们的鼓励,他才小声地念起了一首诗,真是十分害羞啊。
然后,我们来到了御碑亭前,御碑亭里有一块大石碑,正面是康熙皇帝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反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
最后,我们来到了临池十八缸,这里有一块太字碑,它背后有个故事。相传王羲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献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的母亲看了后,说:王羲之练的太,只有下面一点像他的父亲。王羲之听后很惭愧,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终于练完了十八缸水,成为了着名的大书法家。
兰亭就玩到这儿了,我们回到了旅馆,可我的心却还留在兰亭,迟迟不愿回去。
六年级:周俊超
放暑假了,我们小记者团组织去赤山采风,大家到齐后,我们就出发了。
打开车窗,夏风送来蝉清脆嘹亮的歌声,那歌声一直在耳畔回荡。路旁,一朵朵鲜花拥抱着阳光,树木长着繁茂的绿色大叶子,树木好像一把把大伞,洒下一片阴凉,为人们乘凉。我的心情格外舒畅,任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此刻焉能不醉?
快乐的心情缩短了漫长的旅程,很快到了赤山脚下。远远望去,赤山明神屹立在山顶上,树木围着它,好像它是皇上,树木就是他的士兵和守护神,时时刻刻在守卫着它。我们先去看了几座寺庙,里面有几个和尚,还有一些人在跪拜菩萨,请求菩萨赐福。
走出寺庙,就看到一座高大的菩萨坐在莲花台上,手里拿着水瓶,这座雕像比楼房还要高,贴在菩萨身上的是几个三国人物,还有几个玩偶围着菩萨在跳舞。喷出的水有的是喇叭花形状的,有的是树的形状,还有的再喷很细的水注,它们来回旋转,形成交错的水流。其中龙喷水最壮观了,它们一齐向菩萨喷水,三国人物这是就开始喷火,菩萨下面有个门,里面有个小孩拿着灯笼,灯笼一会变成橙色,一会儿变成紫色,一会变成绿色太阳火辣辣的照着,都到中午了,时间太晚了,我们不能去看赤山明神了,我觉得很遗憾,下次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看的。
来时,我带着对赤山的问候;去时,我带着对赤山的依恋,我会再来的,一定!
六年级: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