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飞行在浩淼的太湖之滨,远远就看见一座佛像屹立在苍翠的山峦之中,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金光。不管峰回路转,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看见大佛的身影!
1997年建成的的灵山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山不高,水不阔,却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北踏青峰,尽揽山形之美;南面太湖,一挹水色之秀。流云拂面,包融天光地宝;至高无上,更显胜境之灵。
灵山胜境门楼前的灵山大照壁,全长39.8米,由带有深浮雕的花岗石拼块贴面而成,十分壮观,堪称"华夏第一壁"。照壁面向大佛一面,中间刻有赵朴初老爷爷所写的一首诗《小灵山》“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
迈进胜境门楼,进入五智门,一条约有30米宽的菩提大道出现在眼前,两边是一年四季长青的绿化带,让人感受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人生”的境界。大道上饰有七朵莲花,大概取自佛祖出生时步步生莲的典故吧!大道两侧,高大伟岸的银杏树相对峙立,浓荫匝地,形如小扇的叶片在夏风里摇曳,沙沙地响着,仿佛诉说一个古老的传说…… 沿菩提大道走到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好一个庄严宏大的广场啊!广场直径足有140米,圆形的广场外围,上千株香樟树合围成一个大千世界。33个巨大的大理石风水球环形分布,在水流的冲击力下自转不息。长廊里悬挂着直径足有1米的转经筒,加上石铸的莲灯、巨大的玉盏,共同组成了一个无言的散发着神秘气息的场景。
我们在视野开阔的广场中漫步,如同行走在另一个世界中,空山鸟语,花木葱茏,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耳边忽然飘来佛乐,这乐曲那么庄严祥和,激荡人心,如同一只温柔的手抚慰我们疲惫的蒙尘的心;周围不知何时有白雾氤氲,错愕间我几乎以为真的身处仙境!
紧接着,我看到永生难忘的情景。瞧,广场中央,方圆百米的圆形水池内,四个身高数丈、仿佛来自遥远洪荒的金刚,如同活了一般横眉怒目,他们托举的巨型莲座竟然在缓缓地展开……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又不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青铜莲花绽放的同时,一座闪闪发光的佛像从中徐徐升起起,演绎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诞生。这是根据佛经上所记载的佛祖出生时的故事而建造的。据说他全身镏金,共使用黄金18公斤,重12吨,高7.2米,可显然还是一个小孩呢!只见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嘴唇微张,表情严肃,全身笼罩在金色光芒中。他完全升起以后,又自转一周。这时,在激荡人心的佛乐旋律中,水池四周的九条巨龙一起喷水,九条水柱如同九条彩虹,交织成巨大的水幕笼罩着佛像。这大概就是壮丽无比的“九龙灌浴”了!
再往前走,一根高耸的石柱拔地而起,这就是“阿育王柱”了。它有中国第一柱之称,四只威武的石狮高踞柱头的莲花宝座上。令人惊叹的是,如此高大的阿育王柱竟是用整块石材人工雕刻成的。石柱上都刻经文以此来弘扬佛法。广场旁边四根石柱称为经幢,通常上面也刻有经文,映衬出阿育王柱的雄伟庄重,佛教的博大精深。
在佛前广场上,你还还可以观赏到许多天下第一:有重达13吨、手指直径1米的“天下第一掌”,有8.8米高的神州第一鼎;有重达12 .8吨的江南第一钟……
拾级而上,登上灵山最高点,顶天立地的大佛屹立在你面前,你立刻变成了童话王国里的小矮人。在激越的佛乐旋律中,仰望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全部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总用铜量达余吨,花瓣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佛像。我不信佛,但是我却惊叹大佛的巍峨逼真和精湛工艺,为那激荡人心的佛乐而深深震撼!
在大佛脚下放眼望去,四周青碧苍翠,在灿烂阳光下,层层叠叠的绿浪高低起伏,水映着林,林傍着水,恰似一幅苍翠欲滴的山水画卷…… 写于XX年国庆节
灵山胜境文化园区导游词 大照壁 大家好,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照壁广场。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就是长40米,高8.6米的大照壁,它被称为华夏第一壁。照壁面向太湖一面,刻有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题写的一句诗“湖光万顷净琉璃”,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注:佛教七宝为金银、砗磲、玛瑙、红珊瑚、琉璃、琥珀)佛经上说,琉璃世界清净、美好。这句诗把灵山喻为琉璃世界,与三万六千顷的太湖交相辉映。或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要把照壁设在这里,那我们说我们灵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因为“前有照,后有靠,两边抱”前面可以把三万六千顷的太湖当镜子照,背靠小灵山,左青龙,右白虎,整个地形从远处看犹如一张太师椅一样。凡是风水宝地都蕴含着福气、运气、灵气,为了不让“福气、运气、灵气”外泄,就必须要有一样法物来收气。大照壁就起了一个收气的作用。
照壁面向大佛一面,中间刻有赵朴初老先生所写的一首诗《小灵山》“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说,朴老曾到印度灵鹫山去游访,看到已没有佛祖在世时在那里讲经说法的繁盛,觉得非常可惜和心酸。在97年时朴老再次来到我们灵山景区,看到建成灵山大佛,修复完千年古刹祥符寺以后,这里香火十分旺盛,又重现了当年灵鹫峰的繁荣,于是兴起题写了这首《小灵山》的诗。
那我们这里的小灵山与印度的灵鹫山又有什么联系呢?这就要从唐朝的玄奘法师说起。玄奘法师从西天取经回来以后,就在全国各地弘扬佛法,后来到了这里,发现原称为“秦履峰”的周围风景秀丽,非常像他曾到过的印度灵鹫山,于是赐名“小灵山”。当地的杭将军舍地出资建了“小灵山寺”,玄奘法师还留他的大弟子窥基在此讲经说法,任第一任方丈。到了北宋年间改为“祥符禅寺”一直延用到现在,在1938年时祥符禅寺被日本人的三光政策彻底毁掉。于1994年开始修复,也在此建造了灵山大佛。在大照壁的两边也可以看到灵山的整个缘起和始末。
五明桥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五明桥。佛教中“明”是智慧的意思,“五明”就是五种智慧。中间这座桥代表“内明”,是佛教中的精髓,也是最高境界,代表“大彻大悟”。佛经上说菩萨要普渡众生必须广学五明,所以其他“四明”是基础,分别为“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何为“声明”?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流传过来的,最初经文是用梵文写的,要想看懂经书,首先要懂梵文,这就是语言学,像现在我们和外国朋友交流要懂英语、日语、法语等那在佛教称之为“声明”。
那什么又是“因明”呢?如果像现在我在向大家介绍这个景点时,没有条理性,那大家就很难理解和听懂我所讲的内容,那这在西方称为逻辑学,也是佛教所说的“因明”。
“医方明”,大家应该比较能理解,我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就不能很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学习一些保健知识,懂得一些养身之道以确保自己健康,这在佛教称为“医方明”。
“工巧明”包含的内容很多,指的是所有世俗间的技能,如,电脑,音乐,建筑,绘画等。希望世人能多学一些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那在佛教中也需要掌握“工巧明”。
在我们学习好这世俗间的文化之后,我们应该化知识为智慧,不断的提高自己,最终获得大智慧,达到内明的境界,也就是不断修炼内心,了解自己,彻悟自己,觉悟人生。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佛教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五明”,现在依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所以说佛教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朋友们可以跟我走内明桥,或根据自己的心境,来选择所要过的桥,通过走五明桥来提高自己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们可以看到五明桥的桥栏十分精美,光滑,它们是用北京房山的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有些朋友或许会问只是桥栏而已,为什么要采用这么好的玉呢?这是因为我们灵山公司一直以创“一流景区”为目标,希望使每个工程都成为精品,所以,桥栏才会用全国有名的北京房山汉白玉。
朋友们,五明桥下潺潺的流水被称之为“玉带河”,它是引自西太湖的活水,成一个弧形环绕灵山景区,正应证了赵朴老的那句诗句“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
门楼 广场两边种植的是紫竹,我们常说“紫竹林中观自在”意思是说见到紫竹林就如同见到观世音菩萨一样。
广场中间这两棵高大的银杏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们像两个门神一样守护着我们整个景区。
我们再来看一下结合了北方皇家建筑和藏传建筑风格的胜境门楼,是不是觉得看上去很雄伟很大气呢?
在门楼中间写有“灵山胜境”的这块匾额是由朴老所题写的。
我们灵山景区是国家首批的4a级景区,所以软件与硬件设施都是一流的。在门楼两边设有小件出租处、导游室、广播站等,为需要的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穿过门楼之后,我们不妨再回头看一下,门楼中间也挂有一个匾,上面用梵文写有“灵山胜境”。这块匾是由北大教授,也是我国研究梵文的泰斗人物,季羡林先生所题写的。
洗心池 佛足坛 在我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池子,是我们灵山景区的洗心池,我们常说“洗心革面”,意思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在佛教不是从品性的角度来讲的。佛经上说“心性本净,客尘所染”。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人一生下来心灵本来是很纯净的,犹如一面干净的镜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增添了很多的烦恼,就像镜子沾染了灰尘一样。朋友们可以通过洗手来洗去心间烦恼,换一种清新自在心境来游览我们的灵山景区。
在我们洗完手之后,让我们带着虔诚的心来瞻拜我们的佛足。<
晚风轻轻澎湖湾,白浪逐沙滩电视机里一位男歌手正起劲儿地唱着,手机响了,是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一个网上学生打来的。说语文老师把他写的大海游记评上了流水账。我说,我们qq上谈吧,省点电话费哦!
爱心若水(徐守文):避免把游记写成流水账的方法主要是选择写作对象的时候要分清主次。
自由如风(学生):我第一次看海,看什么都新鲜,蓝的白的黑的黄的我都想写,怎么分清主次呢?
爱心若水:哈哈,你都想写很好,但不能都放在一篇作文里写,因为我们小学生的作文篇幅短小,装不下那么多的内容不是。集中写某一点,是分清主次的首要。文章是你来写,写的又是你的情感,学会在有趣的景物里,感动你的人事里选择写作对象,是分清主次的关键。
自由如风:我对浪花最感兴趣了,怎么分清主次写呢?
爱心若水:浪花在这篇游记里就是我们的写作对象,选择的点,最感兴趣的点。要想写得好,你就要把这个点展开。展开的部分,就是次要的,浪花这个点就是主要的。把浪花展开写,可以从远处写起,一排排的,是一条线,若有若无的;渐渐的近了,浪花变得一堆堆的,是团团的棉花似的;然后到了眼前,一朵朵浪花翻滚着,奔跑着,欢笑着,扑向金色的沙滩;有的成排的浪花,跑去拍击礁石,激起像你们兴安岭冬天飞扬的雪你还可以略写海鸥戏浪花、游人戏浪花,自己戏浪花最后,还应写出类似自己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是人海里一朵浪花的感受来。这样情景交融的游记,应该说主次分明了,主题突出了。
自由如风:老师,我明白了。游记中写出自己的情感来是主,写好一处景物的某一个点是次;详写一处景物的某一点是主,写好与这处景物相关的东东是次。
爱心若水:正确,加10分!这叫万蓝秀得一朵白啊。再见。
我们先到的是赤水的竹海公园,我的感觉就是,除咯一眼望去满眼的竹子,其他就没什么了,总共上竹海公园有2公里的路程(来回),我们一行20多个人,那天老头老妈他们先走前面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后面垫后,然后我走一走的就遇到个穿蓝色吊带裙的,和我年记差不多的女孩,先前她一直走在我前面,后来我小加快两步就把她超咯,然后就一路上和她聊天吹牛(哪个先起的话题我搞忘了,
只记得当时聊得很投机...)走一走的我们就碰到一些抬滑竿的,走咯将近一公里的路,都是上坡,所以我们都想去坐哈,于是呼,我们就上去问价格,一问,说是要40快钱,来回的话80,听到这个话那个姑娘就有点生气,意思是觉得贵咯,就在那点和那两个抬滑竿的吵,
我劝她说是不要吵咯,他们本来就是来赚这些旅游的人的钱嘛,反正没几步路咯,我们走上去就行咯,然后我们就走咯,走到眺望竹海的那个塔的顶顶,正好她们一大家人在上面,我们一大家人也在上面,然后就道别了,互留了姓名和电话号码,我才晓得她叫阳阳...
从竹海公园下来已经是晚上8点过钟咯,我们就路过一个叫丙安的古镇,这个镇相当的有特色,就在赤水河边边,很有以前小时候在乌江的感觉,晚上家黑凉快,我们在一个饭店吃了饭,我家大老子就和老板商量,看能不能在此借宿一晚,不晓得他们那些大人们是浪个说的,反正到最后我们20多个人两人一张床,全部睡下了,听说老板收了我们很少的钱,我不禁感慨,老人家些的嘴皮不晓得是浪个练出来的,呵呵,晚上,我和哥哥姐姐们就在饭店头找了张桌子,四个板凳,搬到河边边去打板子,晚上的夜风吹得我们也是相当的板杂,虽说那天我输咯40多块钱,但心情还是相当的舒畅.....
第二天一早,我们吃过早餐以后继续赶路,由于丙安过去就是十丈洞,所以8点过,我们到达十丈洞门口,坐景区旅游车进去,来到瀑布前,我郁闷了,就看到一面墙壁样的山,我想枯水期也没这么老火不可能一点水都没有吧?后来有个景区的工作人员说八点半左右开水....我靠,瀑布都新人工控制的嗦?八点半刚到,顶顶开始有水倾泻下来了,我赶紧把dv打开,一直摄了将近5,6分钟的样子,真的,亲眼看到一个瀑布的形成真的感觉好爽哦,最后行成的瀑布和黄果树的一样大小,难辨真假....
从十丈洞出来,我们就直奔四洞沟景区,四洞沟就是在一个峡谷里面,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瀑布,总共有四个,大概我们十点种到的四洞沟,下午出来差不多5点多了,可想而知里面的路有好多,当时我还是穿起草鞋进去的,我原以为里面就是那种供人玩水的小溪流,结果我穿起草鞋,就和一大家人耿耿的走了将近10公里的路。当时我笑嘻嘻的走进去,出来的时候人是虚脱起出来的,天气又热.....555555555,失算了....
那几天天气太热了,老辈子们坐的都是好车,我们一群娃娃坐哥哥的面包车,而且没空调(其实是有的,只是空调只有热的没冷的)
四洞沟出来我们就直奔四川泸洲,我一直不晓得长江流过泸洲,到泸洲的时候,我问哥哥那条是什么河?好宽哦,而且还通航,哥哥说那是长江,然后把我说咯一顿,说我当了n年的地理科代表,居然连长江流过泸洲都不晓得.....我当时选择沉默.....
差不多7点过钟我们出泸洲驶上成渝高速,路况之好啊,随便小踩哈油门就130,飚起的感觉,真的.....晚上8点半,我们就站在朝天门了.....
重庆的夜景真的巴适,和香港有得一比,也是有名的耗电城市,我当时想的是,离遵义有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有点小满足小满足的....
在朝天门逛了哈,就进宾馆了,第二天大人们说是要走成都,就早早的去休息了,我喊起哥哥姐姐又走重庆街上来了,重庆一直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一个城市,那天我真的觉得重庆好时尚,恩~~是个黑有魅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