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小升初

关于小乌龟的作文

《关于小乌龟的作文》【第一篇】

  看妈妈感言:

  我是一个老群的妈妈(原5群),跟随非常老师学习作文已经近一年多了,虽然中间因为工作和其他原因时断时续,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我觉得非常老师讲作文的方法很好头身脚,鞋衣帽,六根六尘出生动,还有对称等等,觉得这些方法特别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孩子听了明白,也喜欢听。

  孩子原来背课文很费劲,我就用非常老师的头身脚、对称等方法给孩子来分析课文,这样他就能很快背会了,孩子还高兴地说:非常老师的方法真好!妈妈你真幸运,能遇见非常老师!还说,妈妈的幸运就是我的幸运。呵呵。

  平时我和孩子一起读非常老师的书,孩子都说:老师分析的真好,小朋友写的也很好。也经常跟孩子一起交流,口说作文,分析头身脚。惭愧的是,没有写几篇作文,目前除了这篇《小乌龟》外,还有两篇半成品,打算在最近几天和孩子一起完成。

  另外,感谢非常老师和义工妈妈们的无私奉献与付出,非常感谢!我也希望以后随非常老师一起能更多的为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孩子一起更加努力地跟随非常老师学习。

  看到这篇作文的,觉得很吃惊,作为六年级的孩子,写得确实非常好。就文字本身而言,可以说没法做更多的改动,所以只能另辟蹊径。

  说到背课文的问题,我们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读书、分析、写作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这位妈妈通过亲身实践,小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理解、背诵、写作,只要了解了头身脚这种方法,背书的速度就会加快。头身脚,说白了就是思路,就是章法。你把文章的思路、顺序和逻辑都捋清楚了,不用过多的背,自然就了然于心。所以,小朋友在读语文书或其他书的时候,全文一定要有头身脚的意识,以及段落中一定要有帽衣鞋的概念。你看到的帽子就是这一段的主题;衣服就是这一段为帽子服务的内容;所谓的鞋,就是这一段的补充。最主要的是,首先要了解这一段的主旨,然后根据这个主旨再去理解这一段的身子,那样就会很容易了。脚就是一个补充,捎带记忆和理解,这样就很容易去背。随着对头身脚越来越多的训练,自然会有体会。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写一篇是一篇,特别是刚起步的时候,不要随意。因为一旦操作变形,再扭就不好板正了,所以一开始要尽可能地让动作规范。在辅导小朋友写头十篇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对待。这样操作十篇左右,小朋友就自然明白作文是怎么来表现的,文字是怎么来体现思想的。

  这位妈妈学习得很到位,还能够帮助小朋友画思维导图(结构的图像化),用图形把几百几千个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确实简洁有力。但是,从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讲,因为思维导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较抽象,我个人认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不必强求去画,结合小朋友的能力,如果能画当然最好。其实打草稿、列提纲,本身就是画思维导图,但是提纲不如思维导图更具有逻辑性。如果小朋友的逻辑性有所建立,尤其高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尝试着画思维导图。

  第二、写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四个对称、六根六尘、作文八法,也不能够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熏陶,要潜移默化。

  第三、眼高手低,潜移默化,从各个方面去突破。今天不行,明天讲一点;明天不行,后天再讲一点。这位妈妈用了一年的时间去熏习,可能很有体会了。我们把熏习转化成一句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每天拿出几分钟来给孩子讲讲,今天学习的什么?今天这个作文怎么写?明天那个作文怎么写?细水长流,经过这样的熏习,才可能在小朋友脑子里进行沉淀生根。小朋友掌握的才是自己的东西,掌握的才是能力,才是知道。如果是强灌的知识,跟考试填个答案是一样的。知识没经过熏习,没经过沉淀,转换不成小朋友们笔头上的写作能力。

  作为家长,要在平时对孩子进行熏陶,潜移默化,关键是熏习,一点一点来,不要着急。

  以上讲的,是从妈妈感言里解读出来的东西。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原文:

  小乌龟

  李书同(小名:昊昊)8岁六年级

  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菊香姐姐送给我的。

  它的头尖尖的,形状和动车头一样;眼睛小小的,像黑色的芝麻粒一样;嘴巴只有一条裂缝,很不显眼;它的壳硬硬的,就像军人穿的盔甲一样。它的四只脚不大,长有脚掌,适合游泳;听大人们说乌龟的寿命很长。

  乌龟很通人性。你只要连续几天喂它食物和给它换水,它就会喜欢上你。一开始我喂它食物时,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等我离开后,它才慢慢开吃。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喂它食和给他换水的时候,它竟然把脖子伸的很长,好像在跟我说:谢谢你,小主人!

  乌龟是两栖爬行类的动物。我给它自造了一个能陆、水两种生活的家,让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玩耍。它的陆生活家,我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山,这样它爬上小山就等于在陆地上生活了;想水生,就直接跳到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了。

  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起床上厕所路过它的住处时,它总是伸着长长的脖子,转动着脑袋,给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上学的时候给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探出脑袋、伸长脖子给我说:放学了,小主人!。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因为有了小乌龟,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开始讲正文:

  作文的题目叫《小乌龟》,看第一段: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菊香姐姐送给我的。开门见山,基本是我们每次都讲到的东西,要做到主题集中,就必须把边边沿沿的枝叶去掉。比如说:在一个花园的草丛里面有一簇花,你要想这一簇花很明显,就要把旁边的杂草和树枝给修理掉。换句话说,就相当于拍照片一样,想要突出主角,就要把背景虚化一下。

  总而言之,就是突出主题。明白了这个道理,来看第一句话: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菊香姐姐送给我的。这个菊香就显得多余了,除非在下面的文字中,菊香还会出现。如果只是为了表示一下乌龟是谁送的,就可以不要菊香了,改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姐姐送给我的。甚至可以不要姐姐,也不会影响到主题的展示,这是细节的地方。其原则是:字词为句子服务,句子为块服务,块为段落服务,段落为主题服务。主题是小乌龟,那么是不是菊香姐姐送我的,就不重要了与主题关联度不大的,就弱化;如果要增加关联度,就要多写。

  我们看身子,主要写的是乌龟的长相:

  它的头尖尖的,形状和动车头一样;眼睛小小的,像黑色的芝麻粒一样;嘴巴只有一条裂缝,很不显眼;它的壳硬硬的,就像军人穿的盔甲一样。它的四只脚不大,长有脚掌,适合游泳;听大人们说乌龟的寿命很长。

  写得很好!如果大家还记得妈妈的感言:有些地方,小朋友不知道如何表达。不知道妈妈的结论从何而出,从这篇文章来看,孩子的表达能力没有问题。妈妈认为小朋友表达有问题,我个人理解是妈妈认为孩子没有用很好的词汇。好作文不在于是否用了华丽、生僻的词汇,其第一要义就是要表达清晰。朴实和华丽,只是风格不同而已,并不是说华丽的就比朴实的强。

  举个例子。李白杜甫的诗,李白的诗很华丽,充满想象,如果没有一定的常识,有些地方就读不懂,词句比较生僻,引经据典都比较孤傲。而杜甫的诗,就很朴实易懂。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千金裘是什么东西?小朋友一时还很难理解。但是,杜甫叫诗圣,李白为诗仙,都不会影响他们在文学上的地位。比如《论语》,就是记录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起行坐卧的,但照样不影响它成为四书之一。

  我们读《中庸》,其后面就显得荡气回肠,很华丽;《三字经》简单好懂;《千字文》就显得华丽。教孩子写作文,一定不要从字句上入手。朴实与华丽,只是文风不同,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回到正文上来:它的头尖尖的,形状和动车头一样;眼睛小小的,像黑色的芝麻粒一样。这些都没问题,写得很朴实,很准确。最后的脚:听大人们说乌龟的寿命很长。看得出,妈妈的指导很到位。

  在《基础篇》第26页,最后一条:帽子有了,衣服有了,为了整体形象,要下个结论,或者是做个补充,这就是套鞋。还要再强调一下,鞋是从属地位、补充地位的。

  所以,大家一看到这里就知道了,刚才讲到的这句话是鞋,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因为其他地方讲的都是长相。头如何,嘴巴如何,贝壳如何,脚如何?现在他换过来了,写了乌龟的寿命,起到补充作用。所以,这个脚不一定都要有,如果需要补充,就套上,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了,也没有关系的。

  来看第二段:

  乌龟很通人性。你只要连续几天喂它食物和给他换水,它就会喜欢上你。一开始我喂它食物时,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等我离开了后,它才慢慢开吃。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喂它食和给他换水的时候,它竟然把脖子伸得很长,好像在给我说:谢谢你,小主人!

  乌龟很通人性这就是帽子。下面肯定要写到乌龟是怎样通人性的。你先戴好帽子,那么穿的衣服就要与帽子协调统一。这段描写得很生动,虽然语言很朴实,但是从陌生到熟悉,特别是写到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以及后来熟悉以后,它很大胆地伸出脖子,好像在给我说:谢谢你,小主人!写得很好。

  但在文字上,由于是六年级的小朋友,文字还有不熟悉的原因,你只要连续几天喂它食物和给他换水,它就会喜欢上你。这里面有一个和字,显得有些别扭,可以去掉。一开始,我喂它食,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这个地方来个意法:就像是一辆没有大炮的坦克一样。等我离开后,它才慢慢开吃。这个地方你已经写到缩进去了,就要把它伸展开,可以这样:

  等我离开以后,它的头、四肢和尾巴,才会慢慢伸展开,然后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开吃起来。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在给他喂食时,它竟然把脖子伸得很长,张着小小的嘴巴,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

  这样写,就显得生动一些。

  再看下面一段:

  乌龟是两栖爬行类的动物。我给它建造了一个能陆、水两种生活的家,让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玩耍。它的陆生活家,我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山,这样它爬上小山就等于在陆地上生活了;想水生,就直接跳到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了。

  写得非常好,逻辑性强,这里最好是补充一下:

  乌龟是两栖爬行类的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我给它建造了一个水、陆两用的家,让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玩耍。它陆地生活的家,我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山。这样,它爬上小山就等于在陆地上生活了;想下水,就直接扑通到水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我再介绍一个小技法,直接跳到是一个色法,我们可以用一个声法:直接扑通到水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了。这样呢,就可以让文字有声音了。我们读六根六尘的时候,第一重要的是色法眼睛看到的;第二重要的是意法想象到的;第三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声法,言之有物,言之有意,言之有声。一定要让声音出来,直接扑通到水里,就是用了声法。

  大家看一下《实战篇》第181页的《一张相片的故事》,倒数第二自然段:妈妈看我们玩得这么疯狂,连忙拿起相机,咔嚓一声,咔嚓出了我们这一瞬间。不要再说妈妈拿起来相机,拍了一张相片,这里就用咔嚓。这个声法就比妈妈拿着相机给我们照了一张照片强多了,就是把名称变成了动词。这里面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直接扑通,一个是:拍照片咔嚓一声,就咔嚓出了这张照片,这都是文字的运用。

  再往下看:

  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起床上厕所路过它的住处时,它总是伸着长长的脖子,转动着脑袋,给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上学的时候给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探出脑袋、伸长脖子给我说:放学了,小主人!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帽子戴得很好。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是帽子。每天早上我起床上厕所路过它的住处的时候,这个地方要修修枝,减减叶:

  每天早上我起床路过它的住处时,它总是伸着长长的脖子,转动着脑袋,给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上学的时候就对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探出脑袋、伸长脖子给我说:放学了,小主人!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写到这里,我们要说:第一,有帽子;第二,丰满。他写了几个对称块:早上的乌龟,上学前的乌龟,放学后的乌龟。对称,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同一个事物。这篇作文,从不同的时间去写一个小乌龟,我们在这里提一些意见,这样改:

  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起床路过它的住处时,它也正好伸着懒腰,伸着长长的脖子,吱吱嘎嘎地转动着脑袋跟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上学的时候也会开心地和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会探出脑袋,伸长脖子,四肢兴奋地扑棱着,好像在给我说:小主人,放学了!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这里增加了一个声法。

  最后一段,因为有了小乌龟,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如果身子写得丰满了,脚就很容易写,不必要刻意。正因为身子不丰满,才会去强调我的脚怎么写?只要结构好,脚自然而然就写好了。身子结构不好,脚就不好写了。

  这篇作文,第一眼看到时,除了个别的字句,觉得没有什么可改的。我们不要太纠缠于字句,如果勉强而行之,只能改变一下风格。就像我们以前讲过的《假如我有一匹马》一样,要体现出它的引经据典。

  为了丰富这篇文章,我给小朋友提供两个素材。第一个素材:龟兔赛跑,可以这样写:

  乌龟和白兔赛跑,白兔因为骄傲自满,觉得自己肯定能跑过乌龟,就睡在了大树边,而小乌龟却不急不缓、不亢不卑地一直前行着,结果领先跑到了终点。我们家的小乌龟,是传说中的那个小乌龟吗?

  这就是引经据典的写法。

  第二个素材,《西游记》的倒数第二回中,讲到了一个缘。缘可以理解成一个大的乌龟。当唐僧师徒几人,从佛国取经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了。这时就有一个缘在喊:师父,我在这里呢!唐僧他们去西天时,乌龟曾经帮助过它们师徒,当时缘和唐僧有个约定:如果见到了佛祖,帮它问一下,还能活多久?回来时,乌龟又把他们驮过河,缘问他们说帮问了没,它还能活多久?唐僧无语,脸红了。乌龟很机灵,立刻明白了,一生气就沉下水,师徒几人便掉进了河里,把经书弄湿了,后来才有了晒经石这一段传说。这样一个故事,我们能不能把它编在作文里面?

  这小乌龟,是不是当年渡江送唐僧,一怒之下把唐僧沉入水中的那只任性的、调皮的乌龟呢?

  通过这种引经据典的方式,把乌龟写得更丰满一些。不是说非要这样写,而是要为以后打基础。因为到了高年级,甚至小升初、中升高、考大学,就是要考察你的知识面、阅读量,体现实力的地方就是引经据典。那篇《假如我有一匹马》,处处都是引用的经典。语重心长地说,小朋友把学过的经典、名言、故事等,都要用上。所以,提议小朋友把这两个引经据典用上。

  在结尾时,可以这样写:

  小乌龟很可爱,它和我成了好朋友。我多么希望他就是龟兔赛跑里那只坚忍不拔、制心一处,最终走向终点的小乌龟呀!

  这样就把引经据典用上了,同时又对小乌龟寄予了希望。用引经据典的方式,就是考察小朋友的实力和深度,以及平时积累能力的一个方法,小朋友要充分的重视。

  关于写小动物,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还有《可爱的小金鱼》,其中的龙兄虎弟,就是用了借代的手法,然后一路借下去。在这篇作文中,为了突出这个技法,也可以用这种拟人的手法来写。再者就是大家要看博客,寒梅的孩子写了一篇《有趣的小仓鼠》,用借代的方法,把小仓鼠比喻成了公子哥、小少爷,小主人就是小丫鬟,天天给小少爷传膳食,用这样的方式去写,也不失为意法。还有就是用以情动人的方式,比如前面讲过的《一只小狗》,博客中的题目叫用声音把小狗拴起来:

  一只小狗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我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

  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小院,远远地就看见一只小狗安静地趴在地上。当我走近它时,它一跃而起,汪汪地叫起来,好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我走到它的身边,看到这只小狗小小的,大约一尺多长,灰黑色的嫩毛,一双伶俐的黑亮亮的小眼睛,尖尖的小爪子,摇着细长的小尾巴。多可爱的小狗呀!

  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看到小狗咯吱咯吱地啃着一根鸡骨头。我走过去忍不住想要摸摸它,又怕它咬我,这家的奶奶告诉我它是从别的村子里带回来的,才两个月。我不放心,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它的尾巴,它没有咬我,只是把小尾巴不时地翘一翘,仍旧在那儿咯吱咯吱地啃那根鸡骨头。我放心了,就轻轻地摸了它的全身,它的身体摸上去绵绵的。它扭过头来望了望我,眼睛黑亮亮的,然后又津津有味地咯吱起来。它真是一只温顺的小狗。

  我正抚摸着它,突然,它跑走了,我连忙追上去。它跑到小河边哗哗地喝起水来,哦,原来它渴了。喝完水,它看到一只大狗,就飞快地跑过去舔大狗的脖子,还绕着大狗转来转去,嘴里哼哼着,就像孩子在妈妈身边撒娇。大狗也亲热地舔着小狗,就像见到了久别的宝贝。看着小狗那水汪汪的小眼睛,就像是要哭了,多可怜的小狗呀!

  过了一会儿,一只鸡走过来,脚上缠着一块布,这吸引了小狗的注意。他跟着鸡,不停地咬着那块布。鸡走到哪儿,小狗就跟到哪儿;鸡打转转,小狗也跟着打转转。最后,小狗猛地扑过去,咬下那块布,还拽着布打滚,嘴里汪汪地欢快地叫着,就像小朋友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玩具。这小狗真调皮。

  玩了一天,我们要走了。一出门,它看了看我,我望了望它。小狗嘴里呜呜着,好像在和我依依不舍地告别。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小狗,一定要在这里等着我,下次我再来的时候,会给你带许多肉骨头。

  通过这样的方法写狗,写出了人狗情深,也不失为一种写法。总而言之,孩子写小动物,可以通过突出一个技法来写。比如刚才提到的:写小狗可以突出用声法;写小金鱼和小仓鼠,突出用借代的技法等等。在基础篇里面,《小兔子》这篇文章以情动人,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怀,感动了很多妈妈。

  关于小乌龟这类文章,孩子们写的也很多,实战篇里就有一篇。大家可以看一下书,有关其他动物的也很多。就作文而言,写动物、人物、景物都大同小异。总之,只要一门深入,用心来学,不需多久,就可以写好了。注意长期熏习,把每一篇作文认真写好。只要在写的时候时常留意一下,这个是非常老师讲过的声法、意法,那个是对称;这里是引经据典,那里是写黑以白、相片相框的技法等等。只要写出能自我欣赏的文章,你的作文必定不成问题。

  【下面是小作者的妈妈(山东-碧水)根据老师讲评后,结合小朋友的意见修改的】

  《小乌龟》

  李书同(小名:昊昊)8岁六年级

  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姐姐送给我的。

  它的头尖尖的,形状和动车头一样;眼睛小小的,像黑色的芝麻粒一样;嘴巴只有一条裂缝,很不显眼;它的壳硬硬的,就像军人穿的盔甲一样。它的尾巴很短,和一片树叶的尖头差不多;它的四只脚不大,长有脚掌,适合游泳;听大人们说,乌龟的寿命很长。不知我这只小乌龟,是不是当年渡江送唐僧,一怒之下把唐僧沉入水中的那只任性的、调皮的乌龟呢?

  乌龟很通人性。你只要连续几天喂它食物、给它换水,它就会喜欢上你。一开始,我喂它食,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就像是一辆没有大炮的坦克一样。等我离开以后,它的头、四肢和尾巴,才会慢慢伸展开,然后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开吃起来。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再给它喂食时,它竟然把脖子伸得很长,张着小小的嘴巴,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

  乌龟是两栖爬行类的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我给它建造了一个水、陆两用的家,让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玩耍。它的陆地生活家,我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山。这样,它爬上小山就等于在陆地上生活了;想下水,直接扑通到水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起床路过它的住处时,它也正好伸着懒腰,够着长长的脖子,吱吱嘎嘎地转动着脑袋给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去上学的时候,也会开心地和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会探出脑袋、伸长脖子,四肢兴奋地卜楞着,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放学了!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乌龟和白兔赛跑,白兔因为骄傲自满,觉得自己肯定能跑过乌龟,就睡在了大树边,而小乌龟却不急不缓、不亢不卑地一直前行着,结果领先跑到了终点。我们家的小乌龟,就是传说中的那只小乌龟吗?

  小乌龟很可爱,它和我成了好朋友。我多么希望它就是龟兔赛跑里那只坚忍不拔、制心一处,最终走向终点的小乌龟呀!

《关于小乌龟的作文》【第二篇】

  看妈妈感言:

  我是一个老群的妈妈(原5群),跟随非常老师学习作文已经近一年多了,虽然中间因为工作和其他原因时断时续,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我觉得非常老师讲作文的方法很好头身脚,鞋衣帽,六根六尘出生动,还有对称等等,觉得这些方法特别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孩子听了明白,也喜欢听。

  孩子原来背课文很费劲,我就用非常老师的头身脚、对称等方法给孩子来分析课文,这样他就能很快背会了,孩子还高兴地说:非常老师的方法真好!妈妈你真幸运,能遇见非常老师!还说,妈妈的幸运就是我的幸运。呵呵。

  平时我和孩子一起读非常老师的书,孩子都说:老师分析的真好,小朋友写的也很好。也经常跟孩子一起交流,口说作文,分析头身脚。惭愧的是,没有写几篇作文,目前除了这篇《小乌龟》外,还有两篇半成品,打算在最近几天和孩子一起完成。

  另外,感谢非常老师和义工妈妈们的无私奉献与付出,非常感谢!我也希望以后随非常老师一起能更多的为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孩子一起更加努力地跟随非常老师学习。

  看到这篇作文的,觉得很吃惊,作为六年级的孩子,写得确实非常好。就文字本身而言,可以说没法做更多的改动,所以只能另辟蹊径。

  说到背课文的问题,我们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读书、分析、写作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这位妈妈通过亲身实践,小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理解、背诵、写作,只要了解了头身脚这种方法,背书的速度就会加快。头身脚,说白了就是思路,就是章法。你把文章的思路、顺序和逻辑都捋清楚了,不用过多的背,自然就了然于心。所以,小朋友在读语文书或其他书的时候,全文一定要有头身脚的意识,以及段落中一定要有帽衣鞋的概念。你看到的帽子就是这一段的主题;衣服就是这一段为帽子服务的内容;所谓的鞋,就是这一段的补充。最主要的是,首先要了解这一段的主旨,然后根据这个主旨再去理解这一段的身子,那样就会很容易了。脚就是一个补充,捎带记忆和理解,这样就很容易去背。随着对头身脚越来越多的训练,自然会有体会。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写一篇是一篇,特别是刚起步的时候,不要随意。因为一旦操作变形,再扭就不好板正了,所以一开始要尽可能地让动作规范。在辅导小朋友写头十篇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对待。这样操作十篇左右,小朋友就自然明白作文是怎么来表现的,文字是怎么来体现思想的。

  这位妈妈学习得很到位,还能够帮助小朋友画思维导图(结构的图像化),用图形把几百几千个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确实简洁有力。但是,从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讲,因为思维导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较抽象,我个人认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不必强求去画,结合小朋友的能力,如果能画当然最好。其实打草稿、列提纲,本身就是画思维导图,但是提纲不如思维导图更具有逻辑性。如果小朋友的逻辑性有所建立,尤其高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尝试着画思维导图。

  第二、写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四个对称、六根六尘、作文八法,也不能够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熏陶,要潜移默化。

  第三、眼高手低,潜移默化,从各个方面去突破。今天不行,明天讲一点;明天不行,后天再讲一点。这位妈妈用了一年的时间去熏习,可能很有体会了。我们把熏习转化成一句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每天拿出几分钟来给孩子讲讲,今天学习的什么?今天这个作文怎么写?明天那个作文怎么写?细水长流,经过这样的熏习,才可能在小朋友脑子里进行沉淀生根。小朋友掌握的才是自己的东西,掌握的才是能力,才是知道。如果是强灌的知识,跟考试填个答案是一样的。知识没经过熏习,没经过沉淀,转换不成小朋友们笔头上的写作能力。

  作为家长,要在平时对孩子进行熏陶,潜移默化,关键是熏习,一点一点来,不要着急。

  以上讲的,是从妈妈感言里解读出来的东西。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原文:

  小乌龟

  李书同(小名:昊昊)8岁六年级

  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菊香姐姐送给我的。

  它的头尖尖的,形状和动车头一样;眼睛小小的,像黑色的芝麻粒一样;嘴巴只有一条裂缝,很不显眼;它的壳硬硬的,就像军人穿的盔甲一样。它的四只脚不大,长有脚掌,适合游泳;听大人们说乌龟的寿命很长。

  乌龟很通人性。你只要连续几天喂它食物和给它换水,它就会喜欢上你。一开始我喂它食物时,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等我离开后,它才慢慢开吃。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喂它食和给他换水的时候,它竟然把脖子伸的很长,好像在跟我说:谢谢你,小主人!

  乌龟是两栖爬行类的动物。我给它自造了一个能陆、水两种生活的家,让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玩耍。它的陆生活家,我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山,这样它爬上小山就等于在陆地上生活了;想水生,就直接跳到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了。

  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起床上厕所路过它的住处时,它总是伸着长长的脖子,转动着脑袋,给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上学的时候给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探出脑袋、伸长脖子给我说:放学了,小主人!。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因为有了小乌龟,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开始讲正文:

  作文的题目叫《小乌龟》,看第一段: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菊香姐姐送给我的。开门见山,基本是我们每次都讲到的东西,要做到主题集中,就必须把边边沿沿的枝叶去掉。比如说:在一个花园的草丛里面有一簇花,你要想这一簇花很明显,就要把旁边的杂草和树枝给修理掉。换句话说,就相当于拍照片一样,想要突出主角,就要把背景虚化一下。

  总而言之,就是突出主题。明白了这个道理,来看第一句话: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菊香姐姐送给我的。这个菊香就显得多余了,除非在下面的文字中,菊香还会出现。如果只是为了表示一下乌龟是谁送的,就可以不要菊香了,改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姐姐送给我的。甚至可以不要姐姐,也不会影响到主题的展示,这是细节的地方。其原则是:字词为句子服务,句子为块服务,块为段落服务,段落为主题服务。主题是小乌龟,那么是不是菊香姐姐送我的,就不重要了与主题关联度不大的,就弱化;如果要增加关联度,就要多写。

  我们看身子,主要写的是乌龟的长相:

  它的头尖尖的,形状和动车头一样;眼睛小小的,像黑色的芝麻粒一样;嘴巴只有一条裂缝,很不显眼;它的壳硬硬的,就像军人穿的盔甲一样。它的四只脚不大,长有脚掌,适合游泳;听大人们说乌龟的寿命很长。

  写得很好!如果大家还记得妈妈的感言:有些地方,小朋友不知道如何表达。不知道妈妈的结论从何而出,从这篇文章来看,孩子的表达能力没有问题。妈妈认为小朋友表达有问题,我个人理解是妈妈认为孩子没有用很好的词汇。好作文不在于是否用了华丽、生僻的词汇,其第一要义就是要表达清晰。朴实和华丽,只是风格不同而已,并不是说华丽的就比朴实的强。

  举个例子。李白与杜甫的诗,李白的诗很华丽,充满想象,如果没有一定的常识,有些地方就读不懂,词句比较生僻,引经据典都比较孤傲。而杜甫的诗,就很朴实易懂。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千金裘是什么东西?小朋友一时还很难理解。但是,杜甫叫诗圣,李白为诗仙,都不会影响他们在文学上的地位。比如《论语》,就是记录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起行坐卧的,但照样不影响它成为四书之一。

  我们读《中庸》,其后面就显得荡气回肠,很华丽;《三字经》简单好懂;《千字文》就显得华丽。教孩子写作文,一定不要从字句上入手。朴实与华丽,只是文风不同,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回到正文上来:它的头尖尖的,形状和动车头一样;眼睛小小的,像黑色的芝麻粒一样。这些都没问题,写得很朴实,很准确。最后的脚:听大人们说乌龟的寿命很长。看得出,妈妈的指导很到位。

  在《基础篇》第26页,最后一条:帽子有了,衣服有了,为了整体形象,要下个结论,或者是做个补充,这就是套鞋。还要再强调一下,鞋是从属地位、补充地位的。

  所以,大家一看到这里就知道了,刚才讲到的这句话是鞋,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因为其他地方讲的都是长相。头如何,嘴巴如何,贝壳如何,脚如何?现在他换过来了,写了乌龟的寿命,起到补充作用。所以,这个脚不一定都要有,如果需要补充,就套上,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了,也没有关系的。

  来看第二段:

  乌龟很通人性。你只要连续几天喂它食物和给他换水,它就会喜欢上你。一开始我喂它食物时,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等我离开了后,它才慢慢开吃。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喂它食和给他换水的时候,它竟然把脖子伸得很长,好像在给我说:谢谢你,小主人!

  乌龟很通人性这就是帽子。下面肯定要写到乌龟是怎样通人性的。你先戴好帽子,那么穿的衣服就要与帽子协调统一。这段描写得很生动,虽然语言很朴实,但是从陌生到熟悉,特别是写到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以及后来熟悉以后,它很大胆地伸出脖子,好像在给我说:谢谢你,小主人!写得很好。

  但在文字上,由于是六年级的小朋友,文字还有不熟悉的原因,你只要连续几天喂它食物和给他换水,它就会喜欢上你。这里面有一个和字,显得有些别扭,可以去掉。一开始,我喂它食,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这个地方来个意法:就像是一辆没有大炮的坦克一样。等我离开后,它才慢慢开吃。这个地方你已经写到缩进去了,就要把它伸展开,可以这样:

  等我离开以后,它的头、四肢和尾巴,才会慢慢伸展开,然后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开吃起来。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在给他喂食时,它竟然把脖子伸得很长,张着小小的嘴巴,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

  这样写,就显得生动一些。

  再看下面一段:

  乌龟是两栖爬行类的动物。我给它建造了一个能陆、水两种生活的家,让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玩耍。它的陆生活家,我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山,这样它爬上小山就等于在陆地上生活了;想水生,就直接跳到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了。

  写得非常好,逻辑性强,这里最好是补充一下:

  乌龟是两栖爬行类的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我给它建造了一个水、陆两用的家,让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玩耍。它陆地生活的家,我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山。这样,它爬上小山就等于在陆地上生活了;想下水,就直接扑通到水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我再介绍一个小技法,直接跳到是一个色法,我们可以用一个声法:直接扑通到水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了。这样呢,就可以让文字有声音了。我们读六根六尘的时候,第一重要的是色法眼睛看到的;第二重要的是意法想象到的;第三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声法,言之有物,言之有意,言之有声。一定要让声音出来,直接扑通到水里,就是用了声法。

  大家看一下《实战篇》第181页的《一张相片的故事》,倒数第二自然段:妈妈看我们玩得这么疯狂,连忙拿起相机,咔嚓一声,咔嚓出了我们这一瞬间。不要再说妈妈拿起来相机,拍了一张相片,这里就用咔嚓。这个声法就比妈妈拿着相机给我们照了一张照片强多了,就是把名称变成了动词。这里面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直接扑通,一个是:拍照片咔嚓一声,就咔嚓出了这张照片,这都是文字的运用。

  再往下看:

  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起床上厕所路过它的住处时,它总是伸着长长的脖子,转动着脑袋,给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上学的时候给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探出脑袋、伸长脖子给我说:放学了,小主人!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帽子戴得很好。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是帽子。每天早上我起床上厕所路过它的住处的时候,这个地方要修修枝,减减叶:

  每天早上我起床路过它的住处时,它总是伸着长长的脖子,转动着脑袋,给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上学的时候就对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探出脑袋、伸长脖子给我说:放学了,小主人!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写到这里,我们要说:第一,有帽子;第二,丰满。他写了几个对称块:早上的乌龟,上学前的乌龟,放学后的乌龟。对称,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同一个事物。这篇作文,从不同的时间去写一个小乌龟,我们在这里提一些意见,这样改:

  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起床路过它的住处时,它也正好伸着懒腰,伸着长长的脖子,吱吱嘎嘎地转动着脑袋跟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上学的时候也会开心地和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会探出脑袋,伸长脖子,四肢兴奋地扑棱着,好像在给我说:小主人,放学了!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这里增加了一个声法。

  最后一段,因为有了小乌龟,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如果身子写得丰满了,脚就很容易写,不必要刻意。正因为身子不丰满,才会去强调我的脚怎么写?只要结构好,脚自然而然就写好了。身子结构不好,脚就不好写了。

  这篇作文,第一眼看到时,除了个别的字句,觉得没有什么可改的。我们不要太纠缠于字句,如果勉强而行之,只能改变一下风格。就像我们以前讲过的《假如我有一匹马》一样,要体现出它的引经据典。

  为了丰富这篇文章,我给小朋友提供两个素材。第一个素材:龟兔赛跑,可以这样写:

  乌龟和白兔赛跑,白兔因为骄傲自满,觉得自己肯定能跑过乌龟,就睡在了大树边,而小乌龟却不急不缓、不亢不卑地一直前行着,结果领先跑到了终点。我们家的小乌龟,是传说中的那个小乌龟吗?

  这就是引经据典的写法。

  第二个素材,《西游记》的倒数第二回中,讲到了一个缘。缘可以理解成一个大的乌龟。当唐僧师徒几人,从佛国取经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了。这时就有一个缘在喊:师父,我在这里呢!唐僧他们去西天时,乌龟曾经帮助过它们师徒,当时缘和唐僧有个约定:如果见到了佛祖,帮它问一下,还能活多久?回来时,乌龟又把他们驮过河,缘问他们说帮问了没,它还能活多久?唐僧无语,脸红了。乌龟很机灵,立刻明白了,一生气就沉下水,师徒几人便掉进了河里,把经书弄湿了,后来才有了晒经石这一段传说。这样一个故事,我们能不能把它编在作文里面?

  这小乌龟,是不是当年渡江送唐僧,一怒之下把唐僧沉入水中的那只任性的、调皮的乌龟呢?

  通过这种引经据典的方式,把乌龟写得更丰满一些。不是说非要这样写,而是要为以后打基础。因为到了高年级,甚至小升初、中升高、考大学,就是要考察你的知识面、阅读量,体现实力的地方就是引经据典。那篇《假如我有一匹马》,处处都是引用的经典。语重心长地说,小朋友把学过的经典、名言、故事等,都要用上。所以,提议小朋友把这两个引经据典用上。

  在结尾时,可以这样写:

  小乌龟很可爱,它和我成了好朋友。我多么希望他就是龟兔赛跑里那只坚忍不拔、制心一处,最终走向终点的小乌龟呀!

  这样就把引经据典用上了,同时又对小乌龟寄予了希望。用引经据典的方式,就是考察小朋友的实力和深度,以及平时积累能力的一个方法,小朋友要充分的重视。

  关于写小动物,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还有《可爱的小金鱼》,其中的龙兄虎弟,就是用了借代的手法,然后一路借下去。在这篇作文中,为了突出这个技法,也可以用这种拟人的手法来写。再者就是大家要看博客,寒梅的孩子写了一篇《有趣的小仓鼠》,用借代的方法,把小仓鼠比喻成了公子哥、小少爷,小主人就是小丫鬟,天天给小少爷传膳食,用这样的方式去写,也不失为意法。还有就是用以情动人的方式,比如前面讲过的《一只小狗》,博客中的题目叫用声音把小狗拴起来:

  一只小狗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我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

  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小院,远远地就看见一只小狗安静地趴在地上。当我走近它时,它一跃而起,汪汪地叫起来,好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我走到它的身边,看到这只小狗小小的,大约一尺多长,灰黑色的嫩毛,一双伶俐的黑亮亮的小眼睛,尖尖的小爪子,摇着细长的小尾巴。多可爱的小狗呀!

  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看到小狗咯吱咯吱地啃着一根鸡骨头。我走过去忍不住想要摸摸它,又怕它咬我,这家的奶奶告诉我它是从别的村子里带回来的,才两个月。我不放心,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它的尾巴,它没有咬我,只是把小尾巴不时地翘一翘,仍旧在那儿咯吱咯吱地啃那根鸡骨头。我放心了,就轻轻地摸了它的全身,它的身体摸上去绵绵的。它扭过头来望了望我,眼睛黑亮亮的,然后又津津有味地咯吱起来。它真是一只温顺的小狗。

  我正抚摸着它,突然,它跑走了,我连忙追上去。它跑到小河边哗哗地喝起水来,哦,原来它渴了。喝完水,它看到一只大狗,就飞快地跑过去舔大狗的脖子,还绕着大狗转来转去,嘴里哼哼着,就像孩子在妈妈身边撒娇。大狗也亲热地舔着小狗,就像见到了久别的宝贝。看着小狗那水汪汪的小眼睛,就像是要哭了,多可怜的小狗呀!

  过了一会儿,一只鸡走过来,脚上缠着一块布,这吸引了小狗的注意。他跟着鸡,不停地咬着那块布。鸡走到哪儿,小狗就跟到哪儿;鸡打转转,小狗也跟着打转转。最后,小狗猛地扑过去,咬下那块布,还拽着布打滚,嘴里汪汪地欢快地叫着,就像小朋友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玩具。这小狗真调皮。

  玩了一天,我们要走了。一出门,它看了看我,我望了望它。小狗嘴里呜呜着,好像在和我依依不舍地告别。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小狗,一定要在这里等着我,下次我再来的时候,会给你带许多肉骨头。

  通过这样的方法写狗,写出了人狗情深,也不失为一种写法。总而言之,孩子写小动物,可以通过突出一个技法来写。比如刚才提到的:写小狗可以突出用声法;写小金鱼和小仓鼠,突出用借代的技法等等。在基础篇里面,《小兔子》这篇文章以情动人,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怀,感动了很多妈妈。

  关于小乌龟这类文章,孩子们写的也很多,实战篇里就有一篇。大家可以看一下书,有关其他动物的也很多。就作文而言,写动物、人物、景物都大同小异。总之,只要一门深入,用心来学,不需多久,就可以写好了。注意长期熏习,把每一篇作文认真写好。只要在写的时候时常留意一下,这个是非常老师讲过的声法、意法,那个是对称;这里是引经据典,那里是写黑以白、相片相框的技法等等。只要写出能自我欣赏的文章,你的作文必定不成问题。

  【下面是小作者的妈妈(山东-碧水)根据老师讲评后,结合小朋友的意见修改的】

  《小乌龟》

  李书同(小名:昊昊)8岁六年级

  我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是姐姐送给我的。

  它的头尖尖的,形状和动车头一样;眼睛小小的,像黑色的芝麻粒一样;嘴巴只有一条裂缝,很不显眼;它的壳硬硬的,就像军人穿的盔甲一样。它的尾巴很短,和一片树叶的尖头差不多;它的四只脚不大,长有脚掌,适合游泳;听大人们说,乌龟的寿命很长。不知我这只小乌龟,是不是当年渡江送唐僧,一怒之下把唐僧沉入水中的那只任性的、调皮的乌龟呢?

  乌龟很通人性。你只要连续几天喂它食物、给它换水,它就会喜欢上你。一开始,我喂它食,它还很害怕,头、四肢和尾巴都缩进了壳里,就像是一辆没有大炮的坦克一样。等我离开以后,它的头、四肢和尾巴,才会慢慢伸展开,然后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开吃起来。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再给它喂食时,它竟然把脖子伸得很长,张着小小的嘴巴,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

  乌龟是两栖爬行类的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我给它建造了一个水、陆两用的家,让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玩耍。它的陆地生活家,我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山。这样,它爬上小山就等于在陆地上生活了;想下水,直接扑通到水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小乌龟来我们家快一年了,它和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起床路过它的住处时,它也正好伸着懒腰,够着长长的脖子,吱吱嘎嘎地转动着脑袋给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早上好,小主人!我去上学的时候,也会开心地和它说:再见,小乌龟!我放学的时候,它听见开门声,就会探出脑袋、伸长脖子,四肢兴奋地卜楞着,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放学了!你们说,我的小乌龟很可爱吧?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乌龟和白兔赛跑,白兔因为骄傲自满,觉得自己肯定能跑过乌龟,就睡在了大树边,而小乌龟却不急不缓、不亢不卑地一直前行着,结果领先跑到了终点。我们家的小乌龟,就是传说中的那只小乌龟吗?

  小乌龟很可爱,它和我成了好朋友。我多么希望它就是龟兔赛跑里那只坚忍不拔、制心一处,最终走向终点的小乌龟呀!

《关于小乌龟的作文》【第三篇】

小 乌 龟

我家有只小乌龟,它的名字叫龟田。有时,懒惰的我会一连几天龟食都不喂。可是,龟田毫不在乎。你不给它吃,它也不抗议。有时,想起来就去喂一喂,它又狼吞虎咽地在吃起来。它先是用那绿豆般大的小眼睛死死地盯着食物,看准时机,突然把头从龟壳里伸出来,咬住食物,一下就把食物吞了进去,然后慢慢地游到角落,把头脚都缩进壳里,睡起觉来,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还真让人佩服。渐渐地,我喜欢上它了,不光是因为它好养,而且很聪明。有一天,为了考验龟田的耐力,我把它翻过来,它就拼命地挣扎,好像说:怎么办,怎么办,我起不来了。过了一会,没动静了,我正准备伸手去帮它,忽然它又动了,把我吓了一跳。它虽然也在挣扎,不过这次不像上次那样挣扎,而是用头顶着地,轻轻一斜就翻了过来。啊,原来它是在想办法呀!虽然龟田这个名字起得不是太好听,但是我得承认小乌龟很聪明。我对小乌龟说:是我不对,我不该说你笨,真是对不起。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