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五年级

关于雨后的作文

 

《关于雨后的作文》【第一篇】

 

  啪啪,滴滴,嗒嗒,雨点不停地落在我的身上。哇!下雨了,姐姐,姐姐,快进来啊,妹妹在屋里喊道。在朦朦烟雨中的我什么都没有听见,只感觉到好清新,好凉爽,好痛快。手中什么都没有,没有雨伞,没有雨衣,只有那晶莹剔透的如似水晶一般的雨水。

  不知怎的,雨慢慢的,变小了,仅如牛毛一般,咝咝,咝咝的落在地上,这时,妹妹也跑出来了,睁着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我,疑惑重重地问:姐姐,刚才下雨你怎么不进去?我微微一笑,回答说:你还小,不懂,其实,我并不是想来淋雨。告诉你,这是天空因为你的可爱而落下了感动的泪珠。妹妹点点头,似懂非懂的样子着实令我好笑。

  不一会,雨停了。蔚蓝的天空上不知镶嵌上了什么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道七彩霓虹。哇塞!好美啊!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美的彩虹了。今天,老天眷顾我,又让我看见了彩虹姐姐。由七色组成的彩虹,固然美丽,可是不常见,每次只有在雨后才会看见。小的时候,自己看着图片,模仿着画彩虹,拿出水彩笔,一画就是小半天。但是,即使我画的再好,再像,再逼真,也没有那真正的彩虹美丽、晶莹、鲜亮。

  很快就到傍晚了,往夕的红艳,还是如此,被鲜血浸红的太阳缓缓地落山了,天空大地一片淤红,就这样,我和妹妹在这样的天空,这样的傍晚中度过了一段有意义的时间!我想,只有这样的才是最自然的!!!

 

山东济宁嘉祥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李传杰

 

《关于雨后的作文》【第二篇】

 

  连着几天阴雨,星期一终于放晴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走进校园,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愁云。

  原来操场刚整修完,剩余的材料来不及处理,排水口便被沙石堵住了,积水无法排出,阴雨让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已分不清哪里的水深,哪里的水浅了。

  看到这片汪洋大海,同学们纷纷驻足不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唉,怎么过去呀,马上就要上课了。

  我穿的白校服,过去就变成黑校服了。

  有几个胆大的同学,带头过海,真是八妖过海,各招算计。一个同学踩到了水坑,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一个同学脚底一滑,来了个四脚朝天;一个同学眼看就要到教学楼底楼了,结果被石头绊倒了,吃了个狗啃泥

  看到此情此景,同学们都望而生畏,简直把这条往常平坦的路当做了危险的百慕大,心里打起了小鼓,简直是30个吊桶打水,14上,16下呀!

  李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细细的眉毛紧紧地锁在了一起,让人不禁担心,再锁下去,会断了似的。

  该怎么办呢?

  突然,她的脑子里灵光一闪,大喊:有了!

  她急冲冲地跑到值班室,向学校的警卫员借了一个铁簸箕和一把扫帚,她与污水的战争正式开始了。

  她躬下腰,弯着腿,一手拿着铁簸箕,一手拿着扫帚,轻轻挥动扫帚,把污水扫进铁簸箕里,可污水一点儿也不听话,像个调皮的孩子,蹦跳着,李玲雪白的袜子上沾满了泥水,变得灰不溜秋的,裙摆也涨涨的,似乎都能挤出水来,可她全然不顾,专心清扫污水。

  一个同学大声提议:我们也和她一起来扫水吧!

  同学们被她的热情感动了,踏着她清扫好的地方飞奔上教室,取来扫帚和铁簸箕,加入了与污水的战斗中。

  大家你一扫,我一铲,干得热火朝天,像上天派来降服海怪的神兵,与海怪正在激烈地争斗。

  突然,一个同学向远处的洗手池跑去倒污水时,跑急了,不小心摔倒了,手里的簸箕也摔了出去,污水洒了一地,同学们见状,七手八脚地把他扶了起来:同学,慢点儿跑。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那片汪洋大海被彻底消灭了。

  望着同学们和老师纷纷走过的身影,李玲的眼情如月牙般微笑起来。在微风中,她裙摆飘扬,分外美丽。

五年级:徐瑾美

 

《关于雨后的作文》【第三篇】

 

 

  春天,一个清爽而美丽的季节,春天的叶子美、春天的庄稼美,但是春天雨后的景色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伴着雷公叔叔的雷声,秋雨妹妹来到了人间,她用露雨滋润了大地、滋润了田野、滋润了人们美好的心灵。雨后,我看见了一个像仙境般的世界,所有的景色都变美了,所有的庄稼都变的丰盛了,人们在田野里忙着,姑娘们从溪边挑回一桶桶甘甜的溪水。

  我在追赶着彩蝶,小鸟在树枝上一遍又一遍的唱着那优美而动听的歌曲。春风姑娘用她那微风吹拂着大地,河边的柳树姐姐在轻轻的梳洗着它那柔软而又细长的头发,在微风中飘舞着,好像在展示她那柔软而又细长的头发。

  望望别处,看见有人在耕地,有人在织衣,有的孩子虽然不会耕地也不会织衣,但是他(她)们也在树阴下认真的学种瓜。

  春天的雨后是多么的美丽,春天的雨后是多么的迷人。

  如果你们真正的见到春天雨后的景色,你们谁还会说:春天的雨后是无聊的呢?

  五年级:王怡然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